其它論文(1 / 3)

其它論文

二十一世紀當然始於2001年

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作為權威計時機構,業向全世界通告:二十一世紀從2001年開始。這是毫無疑問,完全正確的。現由簡單得連小學生都會算。既然十四世紀確立公曆紀年時所定起點是“公元一年”,則公元一世紀自然終於公元100年,十世紀自然終於公元1001)年,二十世紀自然終於公元2000年,何疑之有?

然而美、德等國家,以及我國一些科學家卻予反對。美、德等國基於自己從“o“開始計時的習慣,主張二十一世紀始於2000年。殊不知他們從“o“始計的習慣本來就不科學,整整一年過去後,還稱紀元一年,豈非滑天下之大稽?國家不發達時持此習慣還有情可原,業已成為科學大國,還抱殘守缺,固守不科學的習慣,就令人遺憾了。

我國一些科學家持異議的依據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從199()年到1999年”之類。這也是習慣的錯誤,因為照此上溯推導,二十世紀初十年代則是從1910年到1919年,那麼,置“1901-19(-)9'’年於何地?難道還要算到十九世紀去不成?豈非天大的笑話!那就應該果斷改稱:1901年到1910年為二十世紀初十年代,1911年到1920年為二十年代,以此類推,以後各世紀亦然。如是,則1981年到199()年為九十年代,何愁2000年沒有年代歸宿?

清醒、開放、民主的當今世界在這一問題上,也不能盲目地隨大國跑了。有關國際組織應明文規範科學的年代劃分,世紀劃分。結論必須而且隻能是:二十一世紀始於2001年元旦,其初十年代為2001年到2010年,以此上下類推。

優生優育之我見

一個民族,人口要興旺,一般不在於繁衍速度、數量,而在於質量,在於優化。換言之,就在於提高人口素質,就在於抓好優生優育。欲達此目的,措施如次。

一是嚴禁近親結婚、生育。進化論開山祖師達爾文一生最大的遺憾即在於此。由於他和表妹結婚,生育的十來個孩子不是有殘疾,就是患上終身不育症。此外,世界各國都大有例在。我國的婚煙法在這方麵有嚴格規定,關鍵是要人人遵守,個個執行。更重要的是,一切宣傳工具都要大造輿論,切不可逆向使勁。1997年末隨著電視劇《潘漢年》的公演形成的潘漢年熱潮中,竟有評論家在報紙上公開替潘漢年與表妹姚瑩擦身而過的近親婚配惋惜,實在是錯誤的輿論導向。

二是嚴禁弱智者、雌雄同體人、嚴重遺傳病患者等生育。有的國家已經做出了樣子,隻創造條件允許他們過性生活,以酬人道主義。男壯女美並且個頭都高的配偶,準許多生一胎。遺憾的是,這一切迄今沒在我們國家形成輿論,更無法律保證。

三是墜掉頭胎,保留第二胎。君不見白酒醇不過二鍋頭,雞鴨頭蛋小如丸?萬物一理,人類一般也是頭胎不如二胎長得高大健壯,大哥矮於二弟司空見慣。墜一保二,既拖延了時間,有利於計劃生育國策,又可保後代健壯,一舉兩得,利國利家,何樂而不為?而且,一般隻留一胎了,著什麼急呢?

四是抓準時機,配合默契,應在男女均處於性高潮時性交,使女方懷孕。道理不言自明。

五是注射翠丸素於胚胎,可使嬰兒獲得高智商。時在胚胎長到六周之前。

上述措施利於當代,功在千秋,應該盡快全麵落實。

邢家村調查與思考

水稻減產的教訓

作為全國298個農村經濟觀察點之一的遼寧大石橋市水源鎮邢家村,去年受害於稻瘟病,糧食減產22.6萬公斤,損失18萬元,人均減收167元。其中,13戶上繳任務糧款不足以抵償鄉、村兩級繁重的負擔費用。

調查證明,減產原因有五。一是種子選擇失誤,80%以上地塊種的是往常連年豐收,卻由於抗病力弱、易倒伏、生育期長、產量極不穩定而不適於去年多雨情況的“遼梗287“;二是氣候判斷失誤,竟然認為“遼粳287'’最適宜的發病條件隻是溫度高,雨水多、濕度大是好事,利於莊稼生長;三是農藥防治不力,隻按習慣噴灑樂果、敵百蟲等常用藥,不知“富士1號”是對症特效藥;四是肥料投入過多,基於“肥多增產”的傳統思想,全村畝投量超過往年10-巧公斤,畝施氮肥本來不應超過50公斤,卻平均施了70公斤以上,地溫高、雨水大又延長了肥效期,使水稻貪青徒長,拖延了成熟期,倒伏嚴重,不減產都怪了;五是農業技術部門在選擇品種、氣候分析、對症下藥、投人肥量諸方麵服務失職。

僅僅幾天的時間,稻瘟病就席卷開來,迅雷不及掩耳。稻農回天無術,眼睜睜瞅著自己辛苦了大半年的勞動果實瞬間被吞噬,許多人全家抱頭痛哭。

關鍵是以後,悲劇不能重演了!

二、災年自有高產戶

國家觀察點邢家村立卷戶之一的趙春生,去年承種耕地11.3畝,大災之年畝均收獲水稻675公斤,比全村平均產量高出27.9%。其基本經驗是:

一、選準優良品種——遼梗5號。其特點是:①抗病力強,足以抗住稻瘟病泛濫;②抗倒伏,抗早衰;③成熟早,生長期152天;④比遼梗287耐肥;⑤穗緊,出米率高;⑥畝產量穩定於575--625公斤之間,波動不大。

二、打破傳統模式,早畦苗、早插秧、稀插減棵。比別人提前7天,他4月13日開始畦苗,每床投種量特意減少20--25%.加上科學管理.實現苗齊、苗壯,苗情長勢居全村首位;;5月18日就提前插秧,也比別人早出7天;創行稀插減棵,株距0.1-0.13米,行距0.33米,每株隻插2-3棵苗。

三、抓緊早期管理。近年來,人們采用藥物除草,插完秧就投肥用藥,忽視鬆根鬆土作業,致使土質硬結,排氣、滲透力差,秧苗質軟,長勢緩慢。趙春生決心克服這一弊端,勤懇耕作,精心管理,共鬆根鬆土三遍,既降低了費用支出,又促進了水稻生長。看了他家的水稻長勢,無人不拍手叫好。

四、加強肥期管理,做到早、少。返青肥、分縈肥、苗肥、穗肥等均比別人早投5天以上。畝均投肥7公斤,其中氮肥50公斤,分別比全村平均值減少2.1%和28.6%a

老天不負苦心人,趙春生災年奪高產是因地製宜、科學管理的結果。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對邢家村乃至全市農民,應該有所啟迪。

三、還是隻生一孩好

邢家村,國家百家調查戶中有12家是獨生子女戶。同多子女戶比較,他們在家庭生產、生活諸項指標方麵普遍顯示了優越性。

人均收人高。1991年獨生子女戶人均收人824.2元,較多子女戶多53.6元,高39.2%0

消費水平高。1991年獨生子女戶人均生活支出1796.4元,比多子女戶多523.9元,高4%。彩電、電冰箱、錄音機、錄相機、電風扇、摩托車、吸塵器、金銀首飾、液化氣罐、大型家具等人均擁有量都高於多子女戶24.8-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