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南蘭陵蕭氏詩文曆代編集綜錄(3 / 3)

大同哀辭(並序)

安成蕃王墓誌銘

征君何先生墓誌

華陽陶先生墓誌銘

戎昭將軍劉顯墓銘(據李柏考證作者為劉之遴)

儀同徐勉墓誌銘

中書令臨汝靈侯墓誌銘

庶子王規墓誌銘

太子舍人蕭特墓誌銘

同泰寺故功德正智寂師墓誌銘

宋姬寺慧念法師墓誌銘

甘露鼓山寺敬脫法師墓誌銘

湘宮寺智蓓法師墓誌銘

淨居寺法昂墓誌銘

吳興楚王神廟碑

長沙宣武王北涼州廟碑

丞相長沙宣武王碑

招真館碑

善覺寺碑

神山寺碑(李柏考證與《秀林山銘》為重文)

慈覺寺碑

相宮寺碑

吳郡石像碑

祭戰亡者文

祭灰人文

六根杆文

悔高慢文

唱導文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

千佛願文

為諸寺檀越願疏

為人造丈八夾佇金薄像疏

為人作造寺疏

元帝蕭繹(138篇)

春賦

玄覽賦

目誌賦

蕩婦秋思賦

對燭賦

采蓮賦

鴛鴦賦

秋風搖落

即位改元詔(承聖元年十一月丙子)

手詔封宗懍

勸農詔(承聖二年二月庚午)

將歸建鄴先遣軍東下詔(承聖二年八月庚子)

13?贈諡杜勳詔(承聖二年)

加王僧辯太尉、車騎大將軍詔(承聖三年三月甲辰)

追諡王僉詔(承聖三年)

敕杜龕(承聖初)

手敕報王僧辯

手敕報顏之儀

19?別敕王僧辯(承聖三年十月)

答南平王恪等令(太清四年十一月)

與諸藩令

答王僧辯等勸進令(太清五年十月)

又答(太清五年十一月乙亥)

下斷勸進表奏令

耕種令(太清六年正月甲戌)

又答王僧辯等勸進令(太清六年三月己醜)

解嚴令(太清六年四月丁已)

赦令(太清六年五月乙酉)

召學生教

下荊州辟韓懷明等教

上《忠臣傳》表

請於州立學校表

薦顧協表

薦鮑幾表

遷荊州輸江州節表

高祖武皇帝諡議

馳檄告四方

慶南郊啟

慶東耕啟

謝敕賜第啟

為東宮薦石門侯啟

謝東宮賜白牙鏤管筆啟

謝東宮賚貂蟬啟

謝東宮賜麈尾錦帔團扇等啟

謝東宮賚寶枕啟

謝敕賜縟啟

謝東宮賚花欽啟

上東宮跡啟

49?謝上畫蒙敕褒賞啟

謝東宮賚陸探微畫啟

謝東宮賜彈棋局啟

上穀充軍糧啟

為江夏王安豐謝東宮賚錦啟

謝東宮賚辟邪子錦白褊等啟

謝東宮賚瓜啟

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

謝晉安王賜馬啟

謝東宮賚蒸栗牛啟

謝賚車螯蛤蜊啟

謝賜功德淨饌一頭啟

又謝賚功德食一頭啟

謝敕送齊王瑞像還啟

與學生書

答晉安王敘南康簡王薨書

與劉孝綽書

與蕭挹書

賜劉墦書

遺周弘直書

與周弘正手書

答劉饀求述製旨義書

為書責數鮑泉二十罪

答齊國雙馬書73?又書

與武陵王紀書止蜀軍東下

又別紙

與西魏書

答王僧辯書

遺王僧辯書

與武陵王紀書

又與武陵王紀書

裂帛為書催王僧辯人援

與蕭谘議等書

與劉智藏書

鄭眾論

《全德誌》論

論詩

《職貢圖》序

《丹陽尹傳》序

《懷舊誌》序

《全德誌》序

《孝德傳》序92?《忠臣傳》序

《忠臣傳?死節篇》序

《忠臣傳?諫爭篇》序

《金樓子》序96?《洞林》序

《追思張纘詩》序

《法寶聯璧》序

《內典碑銘集林》序

《職貢圖》讚

《孝德傳?皇王篇》讚

《孝德傳?天性篇》讚

《忠臣傳.記托篇》讚

《忠臣傳?陳爭篇》讚(《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作“《忠臣傳?諫爭篇》讚”)

《忠臣傳?執法篇》讚

東宮後堂仙室山銘

漏刻銘

香爐銘

梁安寺刹下銘

庾先生承先墓誌

特進蕭深墓誌銘

侍中新渝侯墓誌銘

侍中吳平光侯墓誌

黃門侍郎劉孝綽墓誌銘

散騎常侍裴子野墓誌銘

中書令庾肩吾墓誌

太常卿陸倕墓誌銘

玄圃牛渚磯碑

廬山碑

隱居先生陶弘景碑

皇太子講學碑

荊州長沙寺阿育王像碑

善覺寺碑

鍾山飛流寺碑

曠野寺碑

郢州晉安寺碑

揚州梁安寺碑

攝山棲霞寺碑

歸來寺碑

莊嚴寺僧旻法師碑

光宅寺大僧正法師碑

荊州放生亭碑

南嶽衡山九貞館碑

青谿山館碑

釋奠祭孔子文

又祭顏子文

祭東耕文

山水鬆竹格

敬帝蕭方智(4篇)

即位改元詔(紹泰元年十月己已)

搜舉孔子後並繕廟堂詔(太平二年正月壬寅)

置中正詔(太平二年正月壬寅)

宗室聽襲本爵詔

蕭統(44篇)

殿賦

銅博山香爐賦

扇賦

芙蓉賦

鸚鵡賦

蟬賦

議東宮禮絕傍親令

與晉安王綱令

與明山賓令

與殷芸令

與東宮官屬令

答《玄圃園講頌啟》令

請停吳興等三郡丁役疏(中大通三年)

謝敕賚地圖啟

謝敕賚水犀如意啟

謝敕賚廣州甌等啟

謝敕賚銅造善覺寺塔露盤啟

謝敕賚河南菜啟

謝敕賚大菘啟

謝敕賚魏國所獻錦等啟

謝敕賚邊城橘啟

謝敕賚看講啟

謝敕參解講啟

謝賴賚《製旨大涅槃經講疏》啟

謝敕賚《製旨大集經講疏》啟

錦帶書十二月啟太簇正月

夾鍾二月姑洗三月中呂四月蕤賓五月林鍾六月夷則七月南呂八月無射九月黃鍾十一月大呂十二月

與何胤書

答晉安王書

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

誡諭殷鈞手書

與張緬弟纘書

答雲法師請開講書

又答雲法師書

七契

《陶淵明集》序

《文選》序

同泰寺僧正講詩序

《爾雅製法則》讚

弓矢讚

蟬讚

陶淵明傳

祭達磨大師文

令旨解二諦義

令旨解法身義

臨川王蕭宏(2篇)

令軍中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臨賀王蕭正德(1篇)

與武帝啟

安成王蕭秀(2篇)

臨江州下給船教

臨荊州下招隱逸教

蕭欣(1篇)

謝賜甘露啟

南平王蕭偉(1篇)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南平王蕭恪(1篇)

奉湘東王為相國、總百揆隻

蕭映(1篇)

答晉安王書

長沙王蕭淵業(1篇)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衡陽王蕭元簡(1篇)

上言得劍

蕭景(《梁書酢“景”,避諱。3篇)

上言得鏤麒麟

答從兄安成王書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蕭昂(1篇)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蕭昱(1篇)

請解職表

邵陵王蕭綸(10篇)

贈言賦

設無礙福會教

讓丹陽尹初表

遵敕舍老子受菩薩戒啟

答皇太子示《大法頌》啟

謝令賚馬啟

與湘東王書

揚州僧正智寂法師墓誌銘

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

祀魯山神文

蕭圓照(1篇)

偽為討侯景啟

蕭方等(2篇)

與湘東王啟

散逸論

蕭子範(10篇)

家園三月三日賦

建安城門峽賦

直坊賦(並序)

傷往賦

求撰《昭明太子集》表

為兄宗正讓都官尚書表

為蔡令樽讓吳郡表

到臨賀王信威府箋

七誘

冠子箴

蕭子顯(2篇)

《禦講摩訶般若經》序

自序

蕭子雲(5篇)

歲暮直廬賦

玄圃園講賦

請改郊廟樂辭啟

答敕改撰郊廟樂辭

答敕論書

蕭子暉(2篇)

冬草賦

反舌賦蕭際素(1篇)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蕭介(1篇)

諫納侯景表

蕭琛(4篇)

嗣君廟見議

郎官緩杖密啟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難範縝《神滅論》(並序)

蕭靡(1篇)

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

蕭和(1篇)

蠻火賦

蕭綺(1篇)

《拾遺記》序

後梁宣帝蕭詧(6篇)

湣時賦(並序)

遊七山寺賦

圍棋賦

櫻桃賦

臨雍川下教

連珠

明帝蕭巋(1篇)

臨終上隋文帝表

後主蕭琮(1篇)

與釋智頡書

《全陳文》

蕭洸(1篇)

請以第六皇弟昌封衡陽王表

《全後周文》

蕭偽(1篇)

請歸養表

《全隋文》

隋煬帝蕭皇後(1篇)

述誌賦(並序)

蕭圓肅(1篇)

少傅箴

蕭吉(4篇)

獻皇後吉葬表

上書言征祥

奏止臨獻皇後發濱

《五行大義》序

蕭愨(1篇)

春賦

肅大圓(2篇)

竹花賦

閑放之言

(五)《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所收南蘭陵蕭氏作品

《宋詩》卷十

蕭璟(1首)

貧士詩

《齊詩》卷一

齊高帝蕭道成(2首)

塞客吟

群鶴詠

齊武帝蕭賾(1首)

估客樂文惠太子蕭長懋(1首)

擬古詩

竟陵王蕭子良(6首)

九日侍宴詩

侍皇太子釋奠宴詩

遊後園

行宅詩並序

登山望雷居士精舍同沈右衛過劉先生墓下作詩並序

後湖放生詩

隨郡王蕭子隆(1首)

經劉讞墓下詩

《梁詩》卷一梁武帝蕭衍

樂府(55首)

芳樹

有所思

臨高台

雍台

長安有狹邪行

擬青青河畔草

擬明月照高樓

閶闔篇

邯鄲歌

子夜歌二首

子夜四時歌(春歌四首、夏歌四首、秋歌四首、冬歌四首)

歡聞歌二首

團扇歌

碧玉歌

上聲歌

襄陽蹋銅蹄歌三首

楊叛兒

白貯辭二首

河中之水歌

東飛伯勞歌

江南弄七曲(江南弄、龍笛曲、采蓮曲、鳳笙曲、采菱曲、遊女曲、朝雲曲)

上雲樂七曲(鳳台曲、桐柏曲、方丈曲、方諸曲、玉龜曲、金丹曲、金陵曲)

詩(39首)

贈逸民詩

直石頭詩

答任殿中宗記室王中書別詩

登北顧樓詩

天安寺疏圃堂詩

藉田詩

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

遊仙詩

遊鍾山大愛敬寺詩

會三教詩

和太子懺悔詩

十喻詩五首(幻詩、如炎詩、靈空詩、乾闥婆詩、夢詩)

代蘇屬國婦詩

古意詩二首

搗衣詩

織婦詩

戲作詩

七夕詩

紫蘭始萌詩

邊戍詩

詠舞詩

詠燭詩

詠筆詩

詠笛詩

賜謝覽、王陳詩

賜張率詩

戲題劉孺手板詩

送始安王方略人關

覺意詩賜江革

答蕭琛詩

聯句詩

清暑殿效柏梁體

貽柳談詩

五字疊韻詩

《梁詩》卷十二

蕭洽(1首)

侍釋奠會詩五章

《梁詩》卷十四昭明太子蕭統

樂府(7首)

1.有所思2?相逢狹路間

三婦豔

飲馬長城窟行

長相思

將進酒

上林詩(25首)

示徐州弟詩

詒明山賓詩

春日宴晉熙王詩

宴闌思舊詩

詠山濤王戎詩二首

和武帝遊鍾山大愛敬寺詩

開善寺法會詩

同泰寺正講詩並序

鍾山解講詩

玄圃講詩

東齋聽講詩

12_講席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

晚春詩(按:《藝文類聚》署簡文帝)

林下作妓詩

擬古詩

賦書蛛詩

詠同心蓮詩

詠彈箏人詩

餞庾仲容詩

貌雪詩

示雲麾弟

擬古詩23?大言

細言

《梁詩》卷十五

蕭琛(4首)

1?和元帝詩

別蕭谘議前夜以醉乖例今晝由酲敬應教詩

餞謝文學詩

詠稗應詔

蕭巡(1首)

離合詩贈尚書令何敬容詩

蕭雉(爵裏不詳,1首)

賦得翠石應令詩(按:逯書《梁詩》卷十七“南鄉侯蕭推”下亦收此詩,同一首詩歸入兩個不同的人名下,顯誤。疑逯書所作“蕭雉”一名係因“雉”、“推”二字字形相近而誤。)

蕭子顯(18首)

1.曰出東南隅行

代美女篇

南征曲

桃花曲

樹中草

燕歌行

從軍行

烏棲曲應令三首

奉和昭明太子鍾山講解詩

侍宴餞陸倕應令

春閨思詩

詠苑中遊人詩

春別詩四首

蕭瑱(1首)

春日貽劉孝綽詩

《梁詩》卷十七

南鄉侯蕭推(1首)

賦得翠石應令詩(按:逯書《梁詩》卷十五“蕭雉”下亦收此詩,同一首詩歸人兩個不同的人名下,顯誤。且《古詩紀》、《初學記》、《文苑英華》諸書均將此詩係於蕭推名下,而不雲有蕭雉其人。疑逯書所作“蕭雉”一名係因“雉”、“推”二字字形相近而誤。)

《梁詩》卷十九

蕭子雲(6首)

東郊望春酬王建安雋晚遊詩

贈海法師遊甑山詩

落日郡西齋望海山詩

寒夜直坊憶袁三公詩

贈吳均詩

春思詩

蕭子暉(四首)

春宵詩

冬曉詩

應教使君春遊詩

隴頭水

蕭子範(10首)

羅敷行

夏夜獨坐詩

東亭極望詩

春望古意詩

望秋月詩

落花詩

夜聽雁詩

後堂聽蟬詩

人元襄王第詩

武陵王蕭紀(6首)

同蕭長史看妓

和湘東王夜夢應令詩(按:《藝文類聚》卷三二題為《夜夢》)

曉思詩

明君詞

閨妾寄征人

詠鵲

夜夜曲

春江曲

桃花曲

樹中草

上留田行

烏夜啼

烏棲曲四首

采菊篇

東飛伯勞歌二首

雞鳴篇

度關山

江南弄三首(江南曲、龍笛曲、采蓮曲。按:《古詩紀》雲:“《玉台》新本、《樂府》、《英華》並作昭明,今從《藝文》作簡文。按《玉台》舊刻稱簡文為皇太子,後人遂謬以為昭明,故諸詩係名多錯互也。”)

淫豫歌

《梁詩》卷二十一簡文帝蕭綱

詩(188首)

和贈逸民應詔詩(十二章)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詩並序

九日侍皇太子樂遊苑詩

應令詩

感亂詩

上已侍宴林光殿曲水詩

和武帝宴詩二首

侍遊新亭應令詩

奉和登北顧樓詩

登烽火樓詩

玩漢水詩

登城詩

山池詩

贈張纘詩

餞廬陵內史王修應令詩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

經琵琶峽詩

仙客詩

往虎窟山寺詩(按:《古詩紀》雲:“考《藝文》此詩簡文帝作,觀《弘明集》所載王冏諸臣和詩也證也。《弘明集》作江令詩,蓋有脫簡紊誤爾。”)

望同泰寺浮圖詩

蒙預懺直疏詩

蒙華林園戒詩

旦出興業寺講詩

遊光宅寺詩應令詩(按:似宜作“遊光宅寺應令詩”)

十空詩六首(如幻、水月、如響、如夢、如影、鏡象)

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詩

和徐錄事見內人作臥具詩

戲贈麗人詩

率爾為詠詩

執筆戲書詩

從頓踅還城詩

詠橘詩

香茅詩

係馬詩

賦得舞鶴詩

登板橋詠洲中獨鶴詩

聽早蟬詩

詠蛺蝶詩

詠螢詩

詠筆格詩

詠鏡詩

正月八日燃燈應令詩

和蕭東陽祀七裏廟詩

賦詠五陰識枝詩

和湘東王三韻詩二首(春宵、冬曉)

曉思詩

同庾肩吾四詠詩二首(蓮舟買荷度、照流看落釵)

賦樂器名得箜篌詩

春日詩

賦得入階雨詩

詠柳詩

詠芙蓉詩

詠梔子花詩

賦得薔薇詩

仰和衛尉新渝侯巡城口號詩

臨後園詩

雨後詩

和會三教詩

侍講詩

登錦壁詩

夜遊北園詩

遊韋黃門園詩

入漵浦詩

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

示晉陵弟詩

夜望浮圖上相輪絕句詩

愁閨照鏡詩

金閨思二首

寒閨詩

從頓還城南詩

夜遣內人還後舟詩

贈麗人詩

遙望詩

行雨詩

和人渡水詩

雜詠詩

詠武陵王左右詩

彈箏詩

梁塵詩

遊人詩

詠朝日詩

望月詩(按:原書作“望月望”,據《古詩紀》、《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藝文類聚》等書改)

華月詩

詠雲詩

浮雲詩

大同九年秋七月詩

詠薔薇詩

檉詩

詠疏楓詩

詠藤詩

詠飛來瀵鶘詩

詠單鳧詩

詠寒鳧詩

詠新燕詩

詠蜂詩

詠籠燈絕句詩

賦得白羽扇詩

詠獨舞詩

詠舞詩

七夕穿針詩

石橋詩

詠壞橋詩

水中樓影詩

和湘東王後園回文詩

詠雪詩

詩(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作“南城門老詩”,係“八關齋夜賦四城門”之第二賦韻)

登山馬詩

和湘東王古意詠燭詩

倡樓怨節詩

和蕭侍中子顯春別詩四首

夜望單飛雁詩

應令詩

擬古詩

雜句春情詩

傷離新體詩

被幽述誌詩

曲水聯句詩175?歌(年年花色好)

歌(酬醑半兮樂既陳)

詩(綺花非一種)

詩(霞流抱樸椀)

《梁詩》卷二十四

邵陵王蕭綸(8首)

代秋胡婦閨怨詩

車中見美人詩

見姬人詩

人茅山尋桓清遠乃題壁詩

詠新月詩

和湘東王後園回文詩

戲湘東王詩

詩(帷開見釵影)

《梁詩》卷二+五梁元帝蕭繹

樂府(21首)

長歌行

芳樹

巫山高

隴頭水

折楊柳

關山月

洛陽道

長安道

紫騮馬

驄馬驅11?劉生

飛來雙白鶴

班婕妤

半路溪

采蓮曲

吳趨行

燕歌行

烏棲曲四首詩(103首)

登堤望水詩

赴荊州泊三江口

藩難未靜述懷詩

和王僧辯從軍詩

和劉尚書兼明堂齋宮詩

和劉尚書侍五明集詩

和鮑常侍龍川館詩

登顏園故閣詩

代舊姬有怨詩(按:《古詩紀》雲:“一作邵陵王蕭綸。”)

夕出通波閣下觀妓詩

去丹陽尹荊州詩二首

示吏民詩

後臨荊州詩

別荊州吏民

宮殿名詩

縣名詩

姓名詩

將軍名詩

屋名詩

車名詩

船名詩

歌曲名詩

藥名詩

針穴名詩

龜兆名詩

獸名詩

鳥名詩

樹名詩

草名詩

相名詩

望江中月影詩(按:《古詩紀》雲:“《文苑英華》作簡文帝,今從《藝文》、《初學》,作元帝。”)

詠霧詩

春日詩

納涼詩

賦得涉江米芙蓉詩

賦得蘭澤多芳草詩

詠石槽詩

看摘薔薇詩

賦得竹詩

詠池中燭影詩

詠晚棲烏詩

長安路詩

懷舊詩

登江州百花亭懷荊楚詩

自江州還入石頭詩

泛蕪湖詩

早發龍巢詩

夜宿柏齋詩

落日射羆詩

後園看騎馬詩

和劉上黃春日詩

戲作豔詩

和林下作妓應令詩

閨怨詩

祀伍相廟詩

詠風詩

詠霧詩

賦得蒲生我池中詩

詠陽雲樓簷柳詩

五言詩

晚景遊後園詩

遊後園詩

古意詩

詠秋夜詩

寒閨詩

66?和彈箏人詩二首

出江陵縣還詩二首

詠歌詩

贈到溉到洽詩

遺武陵王詩

獄中連句

別荊州吏民詩二首

詠細雨詩

望春詩

綠柳詩

詠梅詩

宜男草詩

細草詩

賦得春荻詩

詠螢火詩

離合詩

後園作回文詩

賦得登山馬詩

古意詠燭詩

春別應令詩四首

別詩二首

送西歸內人詩

宴清言殿作柏梁體詩

秋辭

風人辭

奉敕為詩

幽逼詩四首

臨賀王蕭正德(1首)

詠竹火籠詩

《梁詩》卷二十六

上黃侯蕭曄(1首)

奉和太子秋晚詩

《梁詩》卷二十七

梁宣帝蕭詧(10首)

建除詩

迎舍利詩

麈尾詩

詠紙詩

床詩

詠弓詩

詠履詩

大梨詩

詠百合詩

詠蘭詩

《梁詩》卷二十八

蕭若靜(此人籍貫是否南蘭陵尚不得知,姑且存疑,並錄於此。1首)石橋詩

蕭欣(1首)

還宅作詩

《北魏詩》卷二

蕭綜(2首)

聽鍾鳴

悲落葉

《北齊詩》卷一

蕭柢(2首)

香矛詩

和回文詩

蕭放(2首)

冬夜詠妓詩(《初學記》卷十五作“冬夜對妓詩”)

2_詠竹詩

《北齊詩》卷二

蕭愨(17首)

臨高台

上之回

飛龍引

奉和濟黃河應教詩

和崔侍中從駕經山寺詩

奉和悲秋應令詩

屏風詩

奉和元日詩

奉和初秋西園應教詩

奉和冬至應教詩

奉和望山應教詩

奉和詠龍門桃花詩

春庭晚望詩

秋思詩

聽琴詩

和司徒鎧曹陽辟疆秋晚詩

春日曲水詩

蕭轂(1首)

野田黃雀行

《北周詩》卷_

蕭溈(5首)

孀婦吟2_曰出行

勞歌

和梁武陵王遙望道館詩

上蓮山詩

《陳詩》卷六

蕭詮(按:蕭全籍貫不見於文獻記載,此處存疑,姑且錄入。5首)

巫山局

賦得往往孤山映詩

詠銜泥雙燕詩

賦得夜猿啼詩

賦得婀娜當軒織詩

蕭賁首)

長安道

《陳詩》卷九

蕭淳(籍貫無載,存疑,姑且錄入。1首)

長相思

蕭有(籍貫無載,存疑,姑且錄入。1首)

射雉詩

蕭瞵(籍貫無載,存疑,姑且錄人。1首)詠柏複詩

蕭琳(籍貫無載,存疑,姑且錄人。1首)

隔壁聽妓詩

《隋詩》卷二

蕭岑(1首)

櫂歌行

《隋詩》卷五

蕭瓊首)

奉和禦製夜觀星示百僚詩

(六)《釋文紀》所收南蘭陵蕭氏作品

卷十五

蕭摹之(1篇)裁檢佛事奏

卷十七

南齊

武帝(1篇,另有1篇在卷十九,為報釋那伽仙的詔書)

致沙門法獻論僧遠書竟陵王蕭子良(38篇)

與法獻書

諫武帝射雉啟

與孔中丞釋疑惑書

孔稚珪答蕭司徒書

答孔中丞書

6?《淨住子》序

淨住子淨行法門

皇覺辨德門一

開物歸信門二

滌除三業門三

修理六根門四

生老病死門五克責身心門六

檢核三業門七

訶詁四大門八

出家順善門九

在家從總門十

沉冥地獄門十一

出家懷道門十二卷十八

南齊

在家懷善門十三

三界內苦門十四

出三界外樂門十五

斷絕疑惑門十六

十種慚愧門十七

極大慚愧門十八

善友勸獎門十九

戒法攝生門二十

自慶畢故止新門二十一

大忍惡對門二十二30?緣境無礙門二十三

—誌努力門二十四

禮舍利寶塔門二十五

敬重正法門二十六

奉養僧田門二十七35?勸請增進門二十八

隨喜萬善門二十九

回向佛道門三十

發願莊嚴門三十一

卷十九

南齊

釋那伽仙上武帝書武帝詔報

卷二十

武帝(20篇,另有若幹篇在他人之下,為敕答文)

光宅寺金像詔

牙像詔

出古育王塔下佛舍利詔

手敕江革

敕光祿大夫江蓓

敕答僧正南澗寺沙門慧超

寬禁誌公詔

立神明成佛義記9?《淨業賦》序

注解《大品經》序

為亮法師製《涅槃經》疏序

舍道文13?又敕

邵陵王綸上武帝舍事道法啟

四月十八日中書舍人臣任孝恭宣教

摩訶般若懺文

金剛般若懺文

斷酒肉文

菩提達磨大師碑

甘露寺鐵鑊銘

卷二+—

簡文帝(64篇)

上《大法頌》表

大法頌武帝敕答

上《菩提樹頌》啟

菩提樹頌並序

武帝手敕

上皇太子《玄圃講頌》啟

玄圃園講頌並序昭明太子答令

請武帝禦講啟武帝答敕

重請禦講啟武帝重答敕

又請禦講啟武帝又答敕

謝上降為開講啟

11_奉請上開講啟武帝答敕

重謝上降為開講啟

上為開講日參承啟武帝答敕

.謝敕參迎佛啟

答敕聽從舍利人殿禮拜啟

謝敕使人光嚴殿禮拜啟

謝敕為建涅槃懺啟

謝敕使監善覺寺起刹啟

謝禦幸善覺寺看殺啟武帝敕答

答同泰寺立刹啟

謝敕賚錢升白檀香克法會啟

謝敕賚苦行像並佛跡等啟

謝敕賚銅供造善覺寺塔露齡

奉阿育王寺錢啟

謝敕賜解講錢啟

謝賜放生錢啟

謝敕賚柏刹柱並銅萬斤啟

謝敕賚納袈裟啟

答湘東王書

與廣信侯述聽講事書

與廣信侯重述內典書

與慧琰法師書

吊道澄法師亡書

為諸寺檀越願疏

為人造丈八夾貯金薄像疏

為人作造寺疏

與僧正教

慈覺寺碑序

神山寺碑序

湘宮寺碑銘

善覺寺碑銘

秀林山銘

大愛敬寺刹下銘

吳郡石像銘

釋迦文佛像銘

釋迦文佛像銘

梁安寺釋迦文佛像銘

彌陀佛像銘

式佛像銘

迦葉佛像銘

維衛佛像銘

同泰寺故功德正智寂師墓誌銘

宋姬寺慧念法師墓誌銘

甘露鼓山寺敬脫法師墓誌銘

湘宮寺智蓚法師墓誌銘

淨居寺法昂墓誌銘

錫杖銘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

八關齋製序

唱導文

千佛願文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

六根杆文

悔高慢文

卷二十二

元帝(19篇)

謝敕送齊王瑞像還啟

謝賜功德淨饌一頭啟

又謝賚功德食一頭啟

與蕭谘議等書

與劉智藏書

荊州長沙寺阿育王像碑

善覺寺碑

鍾山飛流寺碑

曠野寺碑

郢州晉安寺碑

揚州棲霞寺碑

歸來寺碑

荊州放生亭碑

莊嚴寺僧旻法師碑

光宅寺大僧正法師碑

梁安寺刹下銘

香爐銘

《內典碑銘集林》序

簡文帝《法寶聯璧》序

昭明太子蕭統(12篇,另有1篇

在卷二十一簡文帝下)

答雲法師請開講書

重答雲法師書

謝敕賚看講啟

謝敕參解講啟

謝敕賚製旨《大涅槃經》講疏啟

謝敕賚製旨《大集經》講疏啟

謝敕賚水犀如意啟

東宮上掘得慈覺寺鍾啟

令旨解二諦義

令旨解法身義

同泰僧正講詩序

祭達磨大師文

邵陵王蕭綸

答皇太子示《大法頌》啟

揚州僧正智寂法師墓誌銘

設無礙福會教

卷二+三梁

蕭琛(1篇)

難《神滅論》並序

(曹思文難範中書《神滅論》)武

帝詔答

(重難範中書《神滅論》)武帝詔答

卷二十四

武帝敕答臣下《神滅論》

莊嚴寺釋法雲與王公朝貴書臨川王宏答建安王偉答長沙王業答衛尉卿蕭昜答散騎常侍蕭琢答

豫章王行事蕭昂答太子洗馬蕭靡答丹陽丞蕭際(畛)素答

卷二十六梁

蕭子顯(1篇)

禦講《摩訶般若經》序

卷三十九

後梁主蕭琮(1篇)

與智頡書

附錄二、本書所收蕭氏人物世係表

(一)劉宋蕭氏

蕭摩之

孝懿蕭皇後(摩之侄女)

蕭思話(孝懿皇後侄)

蕭惠開(思話子)

蕭賾

(道成長子)

蕭長懋蕭子良蕭子懋蕭子隆

(賾長子)(賾次子)(賾七子)(賾八子)蕭昭業蕭昭文

(長懋長子)(長懋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