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白發。
【方劑6】黑芝麻、製首烏各等份。
【製用法】研末為丸。每服6克,日服3、次,飯後服,連服數月。
【適應證】白發。
【方劑7】桑椹、蜂蜜各適量。
【製用法】用紗布將桑椹絞汁,放陶瓷器皿中,用文火熬成膏,加蜂蜜調勻。每服1~2湯匙,每日1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8】黑豆、山楂、大青葉各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9】黑大豆250克,米醋500毫升。
【製用法】大豆用醋煮,去豆再煎如糊狀。染發。
【適應證】女性白發。
【方劑10】黑棗、黑芝麻各120克,核桃、黑豆、何首烏、胡麻仁、桑椹子各90克,黃柏、當歸、雞血藤各45克。
【製用法】研末蜜調服,每日3次,每次3克。
【適應證】少自發血熱證。
【方劑11】熟地黃18克,黑芝麻、當歸各12克,紅棗12枚,甘草3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少白發血虛證。
【方劑12】小黑豆30克,枸杞子、生地、熟地、山藥、994紅棗各10克,何首烏、山萸肉、黑芝麻各1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少白發。
【方劑13】鬆樹皮、合歡皮、熟地各30克。
芾5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4】女貞子18克,生地、桑枝各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家庭調護
1.避免精神緊張和抑鬱,正確對待疾病。
2.加強營養,適當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頭屑過多(4方)
頭屑是指頭皮表麵脫落下來的碎屑。正常時頭部可有少量頭屑,無任何不適,頭屑過多時,則會出現頭皮瘙癢等不適,需采取一定的治療措施。
【方劑1】生薑切片適量。
【製用法】煎液。洗頭。
【適應證】頭屑過多。
【方劑2】菊花葉30片。
【製用法】用水煎至液體呈現綠色為度。用液洗頭。
【適應證】脂肪性頭屑過多。
【方劑3】韭菜、大蔥各適量。
【製用法】洗淨切段,上鍋加油爆炒。佐餐。
【適應證】頭皮發癢和多屑。
【方劑4】新潔爾滅液適量。
【製用法】將新潔爾滅配成1:5000水溶液3000毫升(約半臉盆)。頭發浸入藥液中,用洗頭刷或手指反複抓洗頭皮5分鍾,再用清水洗淨。每月用此溶液洗頭1次,可保持頭部無碎屑。
【適應證】同上方。
家庭調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洗頭,保持頭皮清潔,若有不適可選用上述諸法治療。
白癜風(22方)
白癜風是大小和形狀不規則的原發性皮膚色素脫失斑。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精神、遺傳以及自身免疫等有關。本病好發於麵部、頸部、手背、軀幹和外生殖器,常對稱分布,無自覺症狀。皮損為局部色素脫失斑,呈白堊色,拍擊後可轉紅色,邊緣清楚,周圍有時可見色素沉著。中醫稱本病為“白駁風”,並認為係風濕鬱於皮毛、氣血失和、膚失濡養所致。
【方劑1】桔梗、懷牛膝、獨活、桃仁各10克,何首烏、黑芝麻、旱蓮草各18克,苦參15克,製白附子6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3個月為1療程。同時使用外用方:覆盆子、補骨脂,取藥液塗於患處,每日3次。
【適應證】白癜風。
【方劑2】生地、秦艽、知母、徐長卿、八月劄、茜草、芡實各15克,天冬、白蒺藜各12克,自然銅30克,甘草8克。
【製用法】水煎服.隨證加減。同時可H服激素強的鬆或地塞米鬆,連服1.5~2個月後逐漸減量。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柴胡、白芍、川芎、桔梗各9~12克,鬱金、桃仁、紅花、防風、荊芥、龍膽草、補骨脂、白術、陳皮各6~10克,丹參、首烏備10~15克,當歸12~25克。
【製用法】水煎服,隨證加減。療程不超過5個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4】川芎、赤芍、桃仁(搗泥)、紅花、蔥白(切碎)、鮮薑(切碎)、防風、蒼耳子各9克,桔梗、黃芪、桂枝、浮萍各15克,麝香0.1克(或白芷20克代替),紅棗(去核)7枚,黃酒120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小兒酌減,孕婦忌服。同時配合艾灸:用艾條熏灸患處及癜風穴,一圈一圈地逐漸縮小以能夠忍耐為度。每次30分鍾,灸到皮膚變深紅或接近患者正常膚色最佳。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5】防風、密陀僧、枯礬各等份。
【製用法】鮮黃瓜切片,蘸藥末擦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6】歸尾、赤芍、桃仁、鬱金、、薑黃各10克,紅花6克,石決明、補骨脂各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7】補骨脂30克,烏梅50克。
【製用法】浸泡在75%酒精500毫升中,1周後濾液。外塗患處,每日2~3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8】雄黃、硫黃、密陀僧各6克,藤黃、輕粉各3克,蛇床子9克。
【製用法】共研細末,醋調。外塗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9】牡丹皮、鬱金、紅花、白蒺藜、紫草各10克,黑豆、製首烏、石決明、地榆各1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0】蛇床子、土大黃、密陀僧各30克,苦參、雄黃、硫黃各15克,輕粉10克,醋300毫升。
【製用法】將上述藥物共研細末,泡入醋中,浸泡5天。塗擦患處,每日2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1】紫草、劉寄奴、丹皮、威靈仙各25克,草河車、丹參、浮萍各50克,琥珀(衝服)、地龍、地鱉蟲各10克,川芎15克,雞血藤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2】沙苑子、女貞子、黑芝麻、白蒺藜各15克,覆盆子、枸杞子、赤芍、白芍、川芎、首烏、當歸、地黃各1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3】蘇木、茺蔚子、蟬蛻、赤芍備10克,首烏20克,白蒺藜15克,大棗6枚。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間隔2~3日可重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4】紫草45克,墨旱蓮90克,白芷、首烏、潼蒺藜各60克,重樓、丹參、苦參各30克,生蒼術25克。
【製用法】研末水泛為丸。每日3次,每次30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5】生地、赤芍、蔓荊子、製附子、防風各25克,黃連、大黃、當歸各50克,首烏、蒼術、胡麻仁、黑芝麻、苦參、威靈仙、牛膝、石菖蒲、花粉各100克。
【製用法】共研末。每服10克,每日2次,飯後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6】硫黃20克,豆腐250克。
【製用法】將硫黃研成細末,摻入豆腐。睡前頓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7】旱蓮草120克,何首烏、紫丹參、薏苡仁各90克,香白芷、沙蒺藜、金銀花各60克,紫草40克,防風、苦參、白鮮皮各30克。
【製用法】共研細末。每日3次,每次服9克,用米醋送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8】生大黃末30克。
【製用法】加甘油少許,酒精混合為糊狀。塗擦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9】銅綠、硫黃、白冰糖各15克。
【製用法】共為細末。每逢出汗時搽之,以愈為度。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0】蒼耳莖、葉、子各等份。
【製用法】曬幹研末,煉蜜為丸。每服3克,日服3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1】鮮芝麻花100克,白菊花90克,自降汞9克。
【製用法】共搗爛。外敷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2】阿膠、熟地、當歸各600克,胡麻仁450克,川芎、赤芍、苦參各350克,肉桂、威靈仙各‘250克,防風300克,製附片150克,薄荷200克。
【製用法】共研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日服3次,飯前鹽水送服。瘙癢明顯者加蒼耳子180克,白鮮皮150克;麵色無華、舌淡者重用阿膠、熟地、當歸;舌有淤斑或淤點者加丹參300克,紅花150克;兼肝氣不舒者加柴胡、製香附各300克,鬱金350克;皮損在腰以上者加羌活300克,桔梗150克;皮損在腰以下者加獨活300克,川牛膝180克。
【適應證】同上方。
家庭調護
1.白癜風不影響身體健康,隻影響容貌,一般不需要治療,若治療最好能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2.病人平時宜多食些富含酪氨酸與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動物的肝髒和腎髒、牛奶、新鮮蔬菜、豆類製品、花生、黑芝麻與核桃等。而含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如山楂、西2D07紅柿等應盡量避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