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一章:長安(2 / 2)

”帶上本子和朕去趟奉宸府“

武後吩咐了一聲就被簇擁著走向殿外,上了李隆基已備好的車輦。

奉宸府內,武後將名為《三教珠英》(699年,武後命二張領十數臣子編撰的集儒、道、佛三教事典的一本書,701年11月12日成書,張昌宗呈予武後)的本冊放到案幾上,對跪拜相迎的張昌宗,張易之二兄弟說:

卿等起來吧~

冊集中三教的事典猶有不足,可招李嶠等繼續修撰。

“是,陛下”二張齊聲答應。

一旁的上官婉兒自是最明白聖意,心道,這《三教珠英》怕是不管修得如何完善,都還是要繼續編撰下去的。

。。。

再說那侯明出得延英殿,回住所換上便服,便策馬往東而去。

唐初年有一僧人洪昉禪師,曾說自己夢中去過仙界會過神仙,信奉他的人越來越多,投奔他的僧侶也有很多,,後來他在陝州建了一座寺廟,專門用來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病人,多的時候達到數百人。時稱該處為“病坊”,平日都是靠禪師化緣來供養他們,其他地方的寺廟也偶爾有仿效他這樣去做的,至長安元年秋,武則天詔命各州縣就近撥錢糧、悲田給境內的病坊,以資助寺院賑濟病坊裏的病弱者。

侯明此去的第一站便是長安城東麵的陝州病坊。他知道資助病坊,這是朝廷首開先河,究竟執行情況如何,聖上更相信他呈報的消息。

十二月二十二日,侯明回京師,入大明宮上報武後:

所察幾處病坊俱得實數田、糧、錢,眾皆泣謝天恩。

武後點頭。

轉而對侯明道:接下來你就替朕看著點那邊(太子李顯住所)。侯明當然明白,點頭稱是。

武後接著道:前日小青那邊報說已有線索,正在追查,不知現在是什麼境地了。

頓了一下又說:好了,不說這些了,你下去領賞回去吧。

侯明謝恩退下。

。。。

那日清晨,張赫與那美豔女子兩撥人出了冀縣客棧,張赫的車馬在前,出了城西門沿著西邊的官道而去,這期間美豔女子也沒問張赫何處是目的地,張赫求之不得當然也沒說。

如此曉行夜宿,數日後,不覺前方已是甘州,這期間雙方有如心有靈犀,從不提及此去將往何方(可不是心有靈犀嗎,那美豔女子當初跟蹤張李二人,就是在甘州這見他們分的手,那腰懸長劍的漢子扶靈柩往甘州西邊去了,自己尾隨這肩膀負傷的男子回的冀縣。所以那女子見張赫一路帶她往西,向甘州方向而來,心裏反倒踏實了,也樂得不問去向。)。

他們在甘州找個客棧歇息了一宿,第二天出得甘州,繼續一路向西,如此不覺又行了兩日,這日中午歇息的時候,那美豔女子終是耐不住性子了,她把張赫叫到一旁問:

前麵還有多遠,方能到達取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