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探索生物界的未解之謎(3 / 3)

“野人”是由於人為因素而出現在地球上,還是由於外星人作用而出現在地球上,這仍是一個謎,這個謎地揭開,有待後人的繼續努力探索。

“神遊天下”

尼泊爾和中國地區的居民長久以來一直認為有一種奇異的似人怪物——“雪人”,生活在渺無人煙的喜馬拉雅山南坡的高山懸崖間和帕米爾高原上。科學家為解開雪人之謎,進行了科學考察。至今還未能解開其中奧秘。

“眼界大開”

曆史上,在神農架山區就有人發現野人,據目擊者稱,其中以紅毛野人居多。已發現的野人的糞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內含果皮之類的殘渣和昆蟲蛹等,由此可推想他們平時的飲食習慣。最令人驚歎的還是野人的“家”,它們是用二十多根箭竹扭成的。人躺在上麵,視野開闊,並且像躺椅一樣舒服。後經多方麵驗證,這絕不是獵人所為,更不是猴類、熊類所為,它的製造與使用者當然是那介於人和高等靈長目之間的奇異動物了。

“想一想”

在崇山峻嶺中,會有野人存在嗎?他們靠什麼來生活呢?

狼孩之謎

1972年5月,在印度的那拉雅普爾村有一名叫那爾辛格的居民。有一天他騎單車穿過森林時,意外地發現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小男孩正趴在地上與四隻小狼玩耍。那爾辛格隨即抓起了那個小孩,把他帶回了村裏。這個孩子牙齒鋒利,那爾辛格的雙手被他咬得鮮血直流。可是那爾辛格並沒把這個小孩當人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賺錢的工具,讓他和狗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帶著他到處展覽、表演,使他過著悲慘的生活。人們把活的小雞投給這個孩子時,他竟馬上抓住生啃起來。5個月之後,他才開始困難地學會了用雙腿走路。

1981年1月,他被送到一家醫院進行治療。“惡習不改”的他在醫院裏一見到地上的螞蟻,就抓住往嘴裏塞;睡覺或休息時,他總是肚皮朝下趴著,雙臂向前伸出,雙腿伸直向後,就像一些動物睡覺時的姿勢。後來人們都叫這個小孩為“狼孩”。

1964年,有人在立陶宛又發現了一個“熊孩”,他走路搖搖晃晃,喜歡敲打樹木,經常發出咆哮,十足的熊樣;1974年,兩個“猴孩”被發現,他們像猴一樣跑跳、爬樹,並且隻吃香蕉……

這些小孩因為很早就脫離了人類,而較長時間與狼、熊、猴等野獸共同生活,所以他們的習性變得更像與他們共同生活的野獸。當回到人類社會以後,盡管有慢慢地往“人性”方麵發展的可能,但由於心理上、生理上發育的最好時期已被錯過,很顯然,他們在各方麵仍顯得比一般兒童落後。

那麼,人類是如何被凶猛的野獸撫養成“獸”的呢?科學家們經過不斷地研究發現,撫養人孩的野獸一般都是雌性。因此,就有人猜測,也許是小獸出生不久就死了,母獸的乳汁無法排出,脹得難受,碰巧遇到被遺棄的人孩,於是就讓他吸乳汁。

但事實卻是,有的母獸在“領養”人孩的同時,還哺育自己的小獸,由此看來,乳汁多到“脹得難受”的說法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動物撫養人類的“動機”何在?是出於本能還是另有意圖?要揭開這個謎底,恐怕還要等待。

“我猜你不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其實,狼孩並不是一個傳說和故事,而是真正發生在法國大

革命時期的一個曆史事件。法國大革命開始後的第三天,三個獵人捕獲了一個小男孩,他赤

裸身體,正在尋找橡果和樹根充饑,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狼孩”,也叫“阿韋龍野人”。

“眼界大開”

20世紀60年代的一天,前蘇聯政府在打撈貨輪的時候,發現一條奇怪的魚。這條魚渾身長滿了鱗,但長著一張娃娃臉,還有一雙靈活的小手。後來打撈貨輪的潛艇抓到了這名魚孩。科學家向他問了幾個問題,令人吃驚的是,他告訴船員,自己來自深海中的亞特蘭蒂斯城,可是那個城在很久以前就沉到海底了。為了進一步研究魚孩的秘密,魚孩被送到蘇聯國內的實驗室,但從此以後,無論用什麼方法,也很難使魚孩再開口說話。

“想一想”

你聽過有關狼孩的故事或看過類似的動畫片嗎?你認為狼為什麼要撫養人類的孩子?

狐狸的“追悼會”

人都知道狐狸刁鑽狡猾、詭計多端,但是狐狸同仇敵愾、兄弟情深的一麵也頗讓人感動。曾經有一隻狐狸的死引發了全體狐狸的震怒與憤恨。為紀念這隻狐狸,它們還特地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

那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一個冬天,廣西某鄉一個青年獵手在山間打得一隻周身通紅的狐狸。回家剝了狐皮之後,將狐肉煮熟招待全村人。飯後,時至傍晚,兩個鄰村的姑娘準備回家,但是剛走到村口,兩個姑娘就嚇得麵無血色,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村裏,大聲叫喊:“狐狸來了……”

青年獵手見兩個姑娘如此狼狽,就說了句“膽小如鼠”,然後背了支獵槍走出家門,邊走邊說:“來了,再打兩個,就夠做一件全毛大衣了。”眾人也都一起跟了出來。

等人們走到村邊時,全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隻見幾百隻狐狸把村子團團圍住。村民們誰都沒有見過這種陣勢,一時都嚇得心驚膽戰,後來,有些人醒過神來,忙不迭地叫著:“快把那張狐狸皮還給它們……”

青年獵手看到眼前的景象無奈地取下狐皮向遠處扔去,頓時,所有的狐狸都圍攏上來,形成一個內徑五六米的圓圈,它們一個個站在那裏垂頭喪氣,沒有一點喧鬧聲。

人們趕緊跑回家中從門縫和窗洞朝外張望,他們都認為是大禍即將臨頭,所以個個嚇得麵如土色。不多時,這群狐狸又都一齊低下頭,靜靜地站了約有一兩分鍾,然後伴隨著一聲尖厲的叫聲,那張狐狸皮被一隻花狐狸叼起,在這群狐狸的簇擁下離開了村莊。從此,這個村子附近再也看不見有狐狸出沒的蹤跡了,而村民們也不敢再打狐狸取皮做大衣了。

在狐狸家族裏,親情可謂是至高無上的。一旦有狐狸遭到不幸,全體狐狸將會傾巢而出。但是狐狸開追悼會這種事,科學家們還需進一步研究。

“故事主角介紹”

我們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它們長得尖嘴大耳,而且身子長腿短,身後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全身棕紅色,耳背黑色,尾尖白色,尾巴基部有個小孔,能放出一種刺鼻的臭氣,用來逃避敵害。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於樹洞或土穴中,傍晚時外出覓食,到無亮才回家。由於它的嗅覺和聽覺極好,加上行動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種老鼠、野兔、小鳥、魚、蛙、蜥蜴、昆蟲和蠕蟲等,也食一些野果。因為它主要吃鼠,偶爾才襲擊家禽,所以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動物,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壞。

“我猜你不知道”

狐狸屬於經濟毛皮獸之一,所以有些地區已把它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它的皮是製裘的原料,可做皮大衣、皮領、帽子、圍巾和衣袖等。狐狸皮毛厚、色澤鮮亮,質量優佳。此外,狐膽、肝還可入藥,其膽主治卒暴亡,其肝主治破傷風,在日本民間被用做蘇醒藥。

“想一想”

你喜歡狐狸嗎?那你能說一下你喜歡或討厭狐狸的哪一方麵嗎?

神秘的人體自燃

意大利牧師貝多利到全國各地旅行,有天晚上他到了姐夫家裏,休息的時候,他由姐夫帶領到暫時歇宿的房間。由於他穿的襯衫是用馬毛做的,所以把肩膀刮得很不舒服,當他走到自己歇宿的房間後,就立刻要了一條手帕,以此把襯衫和肩膀隔開。接著他獨自留在房中祈禱。

幾分鍾後,房中傳出牧師痛苦的呼叫聲。全屋的人立刻衝進他的房間。可怕的一幕讓他們心驚膽戰。他們看見貝多利躺在地上,全身被一團火焰包圍,但等到他們上前察看時,火焰卻逐漸消退,最後熄滅了。次日早上,貝多利接受巴塔利亞醫生的檢查。醫生發現傷者右臂的皮膚幾乎完全脫離肌肉,掛在骨頭上。從肩膀直至大腿的皮膚也受到同樣損傷。燒得最嚴重的部分是右手,已開始腐爛。巴塔利亞醫生雖然對他立即進行治療,但傷者的情況卻不斷惡化,總是說口渴想喝水,而且全身抽搐得令人吃驚。據說,他坐過的那張椅子布滿“腐爛和使人惡心的物質”。貝多利一直發熱,又不斷嘔吐,第四天在昏迷中死亡。巴塔利亞醫生無法在貝多利身上找出感染跡象。最可怕的是,在死亡之前,他的身體已發出腐肉般的惡臭。巴塔利亞醫生還說,看見有蟲子從貝多利身上爬到床上,他的指甲也脫落了。

後來,世界各地又相繼有人體自燃的報告,但是科學家們至今也未能解開這一謎團。

“知識鏈接”

夏天的夜晚,在墓地常會出現一種青綠色火焰,一閃一閃,忽隱忽現,十分詭異。古人認為是鬼魂在作祟,就把這種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

“鬼火”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人類與動物身體中有很多磷,死後屍體腐爛生成一種叫磷化氫的氣體在空氣中自燃,這就是曠野上出現的“鬼火”。

“神遊天下”

1985年5月25日晚,在英國倫敦,19歲的波利·列斯裏在大街上散步。突然,他感到周身發熱。他立即低下頭前後環視自己,意想不到的是他發現自己的身體竟噴出火來。火瞬時在他上半身燃燒起來,難以忍受的高熱和疼痛同時向他襲來。列斯裏雙手蒙臉,希望能保住自己的眼睛。但是火勢凶猛,他的胸、背、腕都像被烙鐵燙著那麼疼痛,大腦有煮沸的感覺。他想奔跑,但是沒跨出幾步就重重地摔倒了。當死神向他步步緊逼時,想不到他身上的火焰一下子又完全熄滅了。隨後數分鍾,鑽心的疼痛又降臨到他身上,列斯裏咬住牙,走到了附近的醫院。

由於列斯裏年輕力壯,燒傷後又獲得了及時的治療。而且在治療期間又未被細菌感染,幾星期後他終於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痊愈出院了。他是現代經曆人體自燃現象後仍大難不死的幸運者。

“想一想”

看完人體自燃的故事後,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除此之外,你還發現別的關於這方麵的資料嗎?

長壽之王——龜

我們常聽老人們說: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這是形容龜的長壽。

據史料記載,韓國的一位漁民曾捕到一隻長1.5米、重90公斤的活海龜,經測定,壽數已達700歲;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重修廣東梅縣城南觀瀾亭時,人們在一根大石柱下,發現了一隻重3.5公斤的活烏龜,背麵寬三十多厘米,形狀又大又扁,背上有明顯的被壓痕跡。據記載,該亭建於1746年,在建亭時,在柱下墊上此龜,不料這隻龜就這樣被壓在柱下,度過了二百四十多個春秋。

針對龜的長壽這一問題,很多人都做出了不同的猜測,有人說龜的壽命與其身體大小有關,龜體越大,壽命越長,龜體越小,壽命越短。其根據是,有記錄可查的長壽龜龜體都很大,如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龜——象龜、海龜等壽命都很長。但在我國的上海自然博物館中,有一隻大頭龜的標本,個體不大,卻已存活了一百三十多年。所以這種說法就很難讓人信服。

有的科學家們還檢查了龜的心髒機能,他們把龜的心髒從其體內取出後,發現這隻心髒竟然還能跳動兩天,由此可以說明龜的心髒機能較強,由此他們想到這種強大的心髒機能可能與龜的長壽有很大關係。

龜的長壽之謎還有許多奧秘等待人們加以探索。期待著有一天能徹底揭開龜的長壽之道,造福於人類。

“神遊天下”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陸麵龜是產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島嶼上的象龜。象龜甲長約1.5米,體長2米,伏地時高半米。腹甲離地挺立時,高0.8米,重200~300公斤,幾乎需要六七人才能抬得動。這種龜因腿粗似象腳,故取名“象龜”。

另外,象龜的力氣很大,在加拉帕戈斯島上,人們常常飼養它來馱運東西,據說它的巨甲之上足可載負兩個人。那裏有許多小孩子,經常像騎馬一樣騎在它的背上外出旅行。人們還把死去的象龜殼製作成搖籃來使用。

“眼界大開”

哈裏特是一隻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陸龜,生於1830年,體重150千克。2006年11月14日,它就年滿176歲了。

這隻巨龜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現存最年長的龜類和帶殼爬行動物。據傳,哈裏特曾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寵物。1835年達爾文在結束“貝格爾”軍艦的環球考察後回到英國時帶回來了好幾隻小龜。這些小龜既是他的寵物,也是他的研究對象,其中就包括哈裏特,但是曆史學家對於這種說法至今尚存有疑問。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裏,哈裏特曾一度被誤認為是一隻公烏龜,並被起名為哈裏。直到20世紀50年代,哈裏特才得以驗明正身,原來它是一隻母龜,名叫哈裏特。

“想一想”

龜是動物界的壽星,龜為什麼那麼長壽呢?

母山羊的單性繁殖

在我國江蘇、安徽一些地縣有這樣一件怪事情:小山羊都沒有父親,隻要母山羊被水刺激,就能受孕產下小羊羔。當地人稱這種繁殖方法為母山羊“水壓窩”繁殖法。而且當地人應用這種方法繁殖山羊的曆史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盡管當地人習以為常,卻令許多專家大為疑惑。

許多專家為了證實這種繁殖方式的可信性,並進而揭開其中的奧秘,就決定親自試驗。於是安徽省昌縣科委於1980年11月,製定了母山羊“水壓窩”繁殖的實驗方案,並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室,從1980年12月到1981年8月,這個實驗室在實行圈養舍飼、與外界雄羊絕對隔離的情況下,對16頭母山羊作了87次“水壓窩”試驗,結果發現,9號、12號、13號、8號山羊先後受孕,有的經剖腹取出了子胎,有的順產子胎,從而證明母山羊“水壓窩”法單性繁殖在人工實驗條件下的成功。

母山羊能夠單性繁殖的現象,對生物學理論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因為,目前人們還無法對這一現象的機理做出合理的解釋。雖然世界上已有哺乳動物單性繁殖的先例,但都是在對卵細胞進行人工刺激的情況下進行的,像這種自然單性繁殖的情況,還沒有過先例。

各種猜測紛紛出現了,但至今仍沒有一個可令人信服的結論。

“知識鏈接”

在進行有性生殖的活動中,卵細胞不經受精,單獨發育成子體的生殖方式叫單性繁殖。

“眼界大開”

1996年7月5日對英國的羅斯林研究所伊恩·維爾穆特科學研究小組全體成員來說,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日子;對全世界也是值得慶賀的一天。因為一隻妊娠了148天,體重為6.6千克,編號為6LL3的小綿羊,來到這個世界,它是科學家們用克隆技術“複製”出來的。維爾穆特因喜愛鄉村歌手多莉·帕頓而把這隻小綿羊命名為多莉。

“想一想”

你能想出別的單性繁殖的例子嗎?

“活化石”負鼠的生存之謎

在7000萬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負鼠的影子了,這種相貌介於家貓和老鼠之間的小動物,能在進化史上的許多動物都已經滅絕的情況下存在至今,實是一個謎。

為了解開這個謎,生物學家們曾對負鼠做了許多實驗,有人在檢查了95隻負鼠的骨骼之後,發現有39隻負鼠在嚴重骨折之後自愈了,而類似的損傷對於其他動物而言卻是致命的。而且人們通過研究發現負鼠能逃避大多數肉食動物的侵襲,雖然平時它跑得很慢,但在短距離內還是很有速度的,遊水的本領也很高。它們很善於躲藏在黑暗中,一動不動地呆著,然後悄悄地溜到附近的洞穴中。負鼠長有50顆牙齒,比美洲大陸上其他動物的牙齒都多,這也許是它們幸存下來的關鍵。它的食物範圍極廣,可以許多東西為食。更使人驚奇的是,它們不吃東西也能活很長時間。野生負鼠維持生存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它驚人的出生率。雖然出生率很高,但每隻負鼠的壽命卻很短,最多不超過5年,大多數不超過2年。

古老的負鼠為何曆經千萬年的生存競爭而依然存在?揭開古老的負鼠之謎,將對我們了解動物的生存演化產生重要作用。

“故事主角介紹”

負鼠屬負鼠目,負鼠科。負鼠大小不一,有的像貓那麼大,有的則像鼠。它口內的牙齒多達50顆,有長長的口鼻,眼睛小。它們的肚囊形式各異。負鼠的手和腳很適合抱取;每腳上通常有5趾,其中最大趾為對應指。有些負鼠還長有能握住東西的尾,它們多以各種動植物為食。

“眼界大開”

負鼠在遇到突如其來的襲擊感到無法逃生時,它就會通過裝死來保全性命。任何凶殘的猛獸都不敢貿然接近剛死的獵物,何況負鼠的“死”是那麼突然,意想不到之間就把敵人嚇住了。而恐懼感會使獵食者的食欲受到抑製,暫時對已到手的獵物失去興趣,這就給負鼠提供了伺機脫險的機會。於是負鼠會突然之間撒腿逃命,這一反常的表現,又會把獵食者給唬住,所以它們也就不會再去追殺這到手的獵物了。

“想一想”

你認為負鼠是怎麼生存到今天的?

“計劃生育”的兔子

進入20世紀之後,人類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才進入規範狀態,而作為低等動物的兔子,似乎很早就懂得了自我控製種群膨脹繁殖的道理和辦法。

兔子可算是一種繁殖能力很強的動物,每年的3月初到8月底是它們的生育期,平均28天生一胎,約產6隻小兔,6個月中能懷胎7次,每隻雌兔每年可生42隻小兔。如果有36隻母兔,一年後就會增加到512隻,三年後增加到8522000隻,五年後可達到48000000隻,而世界上又豈止36隻母免,照此算來,不要多久,這個地球就會被兔子擠滿。但是人們從來沒擔心過這種事情,因為,真正存活下來的小兔不會超過原有母兔的一半,兔子為了適應自然,自覺地實行了“計劃生育”。

從每年的1月份開始,兔子們就會進行優勝劣汰的比賽,每個野兔家族都要在晚上進行等級爭奪戰,雄兔和雌兔分成兩組各自進行,成對廝殺,在雄兔中產生出一位國王,在雌兔中產生出一位王後,組成兔子王國。兔子王國中的等級是很嚴格的,遇有饑荒時,最下等的兔子必須離開王國,外出逃荒,或凍死、餓死。另外,作為王後的母兔,除了與兔王交配外,往往不能與其他公兔交配,而其他母兔交配出生的子女,隻許產在不安全的洞口附近,經常受到其他野獸的襲擊,在王國內成員過剩的時候,還可能被其他母兔弄死。

但是最令人困惑的是,作為最低等的雌兔,盡管也有交配權,奇怪的是他們在懷孕幾天後,受精卵就自動化為了液體,無法形成胎兒,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兔子的出生數量,但至於其中的原因,卻還是一個謎。

“我猜你不知道”

兔子的眼睛都是紅色的,這是因為兔子的眼球本來是沒有顏色的,我們所看到的紅色,是它眼球內血液所反映出的顏色。所以,我們看上去它的眼睛都是紅紅的。

“眼界大開”

科學家們發現,蜥蜴就能通過控製體溫來選擇後代性別。他們通過試驗發現,在沒有天敵和惡劣天氣幹擾的環境下,一種叫做“南方水生石龍子”的小蜥蜴,雌性會通過曬太陽來保持一個較高的體溫,這時生的都是“兒子”。如果在溫度較低的狀況下,生的就是女兒了。

“想一想”

平時,你喜歡兔子嗎?你知道兔子是怎樣控製自己種族的數量的嗎?

可以哺乳的鳥

講到哺乳動物這一章時,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思考題:世界上曾經存在過可以哺乳的鳥類嗎?

下課後,同學們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了辯論,小華拿出一位英國科學家的觀點來說明世界上曾經存在這種哺乳鳥。

1982年,這位英國科學家認為哺乳動物與鳥類有著共同的祖先,哺乳鳥也是一種2.25億年前從古爬行動物分化出來的,兼有鳥和哺乳動物特征的動物。對不同的動物形態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認為,哺乳動物與鳥類之間存在著22個顯著共同特征,比如,它們都是恒溫動物,有調節體溫的機製,在心髒、關骨、腦的結構上,在蛋白質分子結構、生理和行為上,有顯著的共同之處。

對於小華的說法,小玲是持讚成態度的,她的依據是一些學者經過研究後認為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蛋白質氨基酸排列順序最為接近,而與爬行動物的蛋白質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差異較大,因此認為鳥類與哺乳動物親緣關係較近,而與爬行動物親緣關係較遠。

坐在他們後麵的小明卻不同意小華與小玲的觀點,他認為不能僅僅依據鳥類與哺乳動物的很多共同特征,來做出斷然的推測。因為,科學家至今在古生物化石中,並沒有發現能夠支持哺乳鳥學說的證據。

“知識鏈接”

據科學家推測:第一批哺乳動物,可能是一批以昆蟲和恐龍蛋為食物的小動物。一直到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才逐漸興旺起來。現在科學家主要是依靠對化石的研究來推斷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的,由於化石隻包括動物身體較硬的部分,如骨骼、牙齒等,而哺乳動物的一些重要特征,如溫血、毛皮等並不能變為化石,所以科學家必須從骨骼上另找研究線索。

“眼界大開”

候鳥是天生的“氣象學家”。它們對天氣狀況非常敏感,能根據氣象條件,確定居住時間的長短和遷徙的時間,並能在遷徙途中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順利到達目的地。另外,它還能敏感地感應風向、氣壓的變化與波動,從而調整自己的飛行姿態等。

“想一想”

世界上曾經存在過能夠哺乳的鳥兒嗎?談談你的看法。

噬人鯊“口下留情”之謎

噬人鯊是海洋魚類中公認的暴君,它體格健壯,牙齒鋒利無比,而且還有一個功能極佳的肚子,它不需要每天吃東西,經常三四天才飽餐一頓,因為在噬人鯊的肚內,有一個儲存食物的“口袋”,可以儲存三四十條一斤多重的魚,當它覺得餓的時候,就會把食物從袋中轉移到胃裏,因此,即使在它吃飽的時候,獵物也照樣會被它吞食下去儲存起來。海族裏的一些魚蝦都很怕它,不敢靠近。

但是,許多魚兒們都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如此凶殘貪食的大鯊魚,在水裏遊動時,身邊竟還有許多小魚敢跟著它前呼後擁的,這些小魚身上都帶著美麗的條紋,像是它的侍從,絲毫不擔心被噬人鯊一口吞掉。魚兒們想不明白,又不敢近前去打探詢問,無奈之下它們就求助於一些從事海洋研究的科學家。科學家們對此早有興趣,他們經過觀察研究後,有些科學家就以為,這些小魚跟在噬人鯊後麵,是為了吃些鯊魚剩下的殘渣剩食,但科學家們後來又研究發現,這些魚都是自己去找食物的。於是又有人猜測,這些小魚之所以和噬人鯊為伴,可能是為了借著大鯊魚的威猛,而躲避其他敵害的襲擊。這頗有些狐假虎威的架勢!但最令人奇怪的還是,貪婪吞食其他魚類的噬人鯊為什麼能對身邊的這些小魚表現得十分友好,無論饑餓與否,都不去吞食身邊的小魚,而這些小魚也對噬人鯊十分放心,堅定不移地緊跟。

盡管我們人類都想知道這個秘密,但是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故事主角介紹”

噬人鯊是一種大型海產魚類。一般體長2~5米,有的可達12米。它的身體呈紡錘形,軀幹粗大,尾漸細小。吻短,尖突。眼較小,無瞬膜。口寬大,呈弧形,唇褶短小。它的牙齒銳利,呈三角形,邊緣有細鋸齒。噴水孔小,位於眼後。有5個寬大的鰓孔,最後1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有2個背鰭,第一背鰭較大;第二背鰭和臀鰭都較小,位於體的後部。胸鰭大,呈鐮狀。腹鰭中大。尾鰭寬短,叉形,尾椎鈾上翹。背側部青褐色或暗褐色,腹部淡白色。主要生活在暖溫性大洋海域的中上層,有時也降入深海。性凶猛,遊泳迅速。捕食各種大型動物、魚類及其他軟體動物。在我國的南海、東海、黃海及渤海都有分布。

“我猜你不知道”

惡名昭著的大白鯊就是噬人鯊的一種。在全世界已知的二百五十多種鯊魚中,噬人鯊是其中極少數襲擊人類的鯊魚的一種。

“想一想”

你聽說過別的鯊魚不吃身邊的小魚這種事情嗎?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介紹一些生物界的未解之謎,當然就沒有答案與大家共享了。讀完本章後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根據某方麵的知識對此大膽設想,說不定有一天,你的想法就被證明是正確的哦。趕快寫下你的靈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