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之卷 第三章 既昌永壽(2 / 2)

林尋雙目一亮,頓時來了精神,笑道:“那前輩想要論何物何道?”

嚴樊右手一抓,空中銀絲若隱若現,似斷似連,看似雜亂無章卻又渾然天成。隻見嚴樊五指騰挪,林尋雙腕上的銀絲齊飛,收於掌中。嚴樊把右手攤開,笑道:“就論老夫掌中之物,天絲羅網。觀我泱泱華夏,絲綢聞名天下,關外夷狄,無論皇室富商,或是平民奴隸皆喜愛無比。我西城天絲羅網便是西商前輩受那大財神沈萬三之教,取其之意,為求自保而創立的絕學,如今更是睥睨天下。”

林尋暗忖,此人端的無賴,且不論這天絲羅網乃是西城嚴家絕學,論此物本對自己就不公平。光是這絲綢,曆來都是西方絲綢之路為主,海路為輔,對自己是大大的不妙。所謂論道,便是格物致知,嚴樊出生敦煌,對絲綢的理解已登峰造極,林尋自知不如他,當下答道:“前輩所言不假,不過晚輩認為絲綢一物不過是財富與權力的附屬品,與平民奴隸卻是無緣,倒是絲綢一物通胡商,渡西洋,引得四方夷狄虎視眈眈,亂我華夏,孰知是功是過?”

嚴樊笑道:“非也非也,所謂南宋之後無漢人,卻唯獨這絲綢流傳千古,絲既如此,人何以堪!青銅已蝕,陶瓷即廢,良人不貞,唯獨這絲綢一物看似軟弱無骨卻長存不衰,所謂道家有言,以柔克剛,方是正理。”

林尋一時苦笑,舉杯道:“所謂禍患遺千年,此物誘惑百官斂財,致使百姓疾苦,如今流毒不消,西城可謂功不可沒也。西城如此偏袒此物,大發絲綢橫財,豈不是助紂為虐?”

“好大的罪名,如此一來,我西城豈不是華夏興衰的罪魁禍首?俗語道,衣食住行衣為先,百蟲吐絲,百絲聚線,百線成衣,何罪之有?若是以偏概全,曆來改朝換代,起於莽草必因糧草之亂,那天下之亂根源豈不是這米粟?”

林尋頓時語塞,嚴樊心道,此子定非池中物,須趁他一時失勢乘勝追擊,以免此子再生詭辯,令自己失了麵子。嚴樊正下身形笑道:“所謂功過,皆起人心,小子,你輸在立意上了。”說罷右手一分五指,數根銀絲齊飛向林尋,林尋躲閃不及,心想這老瘋子莫非要殺人滅口?當下正要張嘴呼救,口型雖對,卻發不出聲來,隻聽得嚴樊笑道:“小二,結賬。”說罷掏出一錠白銀,王二忙上前接過笑道:“老爺可吃夠了?”又問道:“林尋小弟,這賬多少?”林尋此時卻說不出話來,嚴樊忙接過話道:“不用找了。”

王二見手上銀錠足有十兩,遠遠夠了菜錢,忙笑道:“是是是,多謝大老爺。”嚴樊起身,林尋也不得已起身,形似木偶。原來嚴樊用天絲羅網封住林尋的聲穴,令他發不了聲,又控製林尋的經脈操縱林尋的行動,隻見二人均要出門之時。王二呼道:“嗨,帳房,哪兒去?”嚴樊笑道:“你家帳房與老夫有事,需得外出一趟。”王二見林尋不言,頓時生疑道:“這不好吧,需得等掌櫃吱一聲啊。”

嚴樊不耐煩的扔出一物,道:“告訴你家掌櫃就說,既昌永壽。”王二杵在門前,定睛一看,乃是一錠金元寶直插桌麵,當下咽了咽口水,答道:“遵大老爺吩咐。”

嚴樊與林尋一路向北出了城門,隻見一顆老樟樹下停著一輛破馬車,馬夫衣裳破爛不堪,見嚴樊走來,忙上揖首前道:“主人,車馬已備好了。先到鳳陽河港再坐船西去,到益州再換馬車回敦煌,完全避開了南北交通線。”嚴樊點頭笑道:“不錯不錯,南北財神必定會來找老夫麻煩,老夫要避開他們,速回敦煌。”

林尋立在一旁,麵無表情,隻能聽嚴樊布置。隻見嚴樊思量半刻,又說道:“將這小子帶上,你們先走,老夫還有點事,隨後就來。”

馬夫答道:“是。”

嚴樊尋思他的穴道暫時被天絲羅網封住,但怕這小子詭計多端,忙囑咐道:“你們要看緊他,不要讓他跑了,必要時你們自己決定。”馬夫當下不敢大意,答道:“請老爺放心。”

嚴樊點點頭,轉而對林尋道:“賢侄不必擔心,老夫不會傷你的。”說罷右手一揮,從遠處竄出一匹棗紅大馬,馬上一人跳將下來單膝著地,低頭道:“主人,馬已備好。”嚴樊不語,駛馬向東而去。

馬夫幾人將林尋抬上馬車,一路西去。馬車才行不過十裏,林尋感覺自己身上的銀絲紛紛萎縮掉落,自己四肢雖麻木無力,行動起來卻無大礙。林尋張嘴見也能發聲,正要說話,忽然兩眼一黑,昏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