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倍感珍惜,願全身心嗬護這簇適宜修心、養性、陶情、健體的翠綠。誰不羨慕鳥語花香、怡人心神的環境,誰不需要健康的體魄!
生命在於運動,來吧!到我的翠園來,與我全家一起晨練,孩子們!加油!加油!
自小嗜書如命,常常沉溺書海,廢寢忘食,長大後便成了教書人,其實初衷很單純一一教書人與書更有緣。
離開故鄉二十餘年,一直渴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屋,卻始終未能如願,便時時在睡夢裏回到故鄉栗木坳老屋那間鎖著書櫃的臥室裏,那盞掛在板壁上忽閃著橘黃色燈焰的煤油燈下,那扇我用粉筆書寫著“閉門推出窗前月,投石衝開水底天”木窗下的二尺書案上。
祖父高大威猛,總嫌己毀於火災的老屋空間狹促,於是親自掌墨在栗木坳的風水寶地一一那棵千年古杉下,豎了一幢六排五間上下兩層有八個房間的木樓。我在二樓選了靠樓道那間明亮寬綽的作臥房,並自製了一個嵌入牆體的書櫃,高中畢業時書櫃己裝不下書了。那時很窮但書都很便宜,省吃儉用想方設法充實了《收獲》《江南》等大型文學書刊、雜誌上百本,一整套褚人獲、蔡東藩等著的各朝曆史《演義》,還有從朋友那裏“借”(源於孔乙己的經典“竊書不算偷書”)來收藏的古代、武俠、言情、推理小說和大量連環畫。於是這間“書屋”便成了我少年時期最流連的角落。
為方便看書,床頭的板壁上釘了三顆高低不同的鐵釘,分別適用於坐、靠、躺三種挑燈夜讀姿勢,所幸至今視力仍無大礙,許是久居鄉間,滿眼綠色之故吧,聽說綠綠的草木藍藍的天空最能保護眼睛。極目窗外遠接藍天白雲的是漠漠群山,近處的山嶺則滿是一年四季青翠欲滴的楠竹,看書之餘總喜憑窗眺望那條帶著思緒消消停停地飄飛到未知遠方的山道,做著一個山村少年騰飛的夢。
多年後,在遠離故鄉的小城一隅終於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且有幸擁有了一個上天賜予的天然後花園一一家住一樓,屋後是翠竹清溪鳥語花香。卻始終未能像少年時期那樣獨自擁有一間僻靜的書屋,常常歎氣:書屋,今生無緣了!
.| ?後園書屋 當後園新砌的保坎終因基礎不牢而在一個暴雨的夏天轟然崩塌之後,我傷心之餘,忽然腦際靈光一現,欣喜若狂。兩個月後,一個比原來擴大了一半的後園再次擺滿了花缽,後園西麵與鄰居共牆修了一間8平方米麵朝翠竹清溪的耳房,將一副親手精心書寫、刻製的“但得茗壺煮天地,且將素願寄後園”對聯的木板掛在木門兩邊,再在門楣上掛上“聽溪書屋”的聯額,於是這小小的耳房便成了我期盼了二十餘年的書屋了。書屋夢,終於圓了!
書屋堪稱陋室,卻讓我流浪的心有了歸屬。一張小竹床(總也改不了少年時養成的躺著看書的壞習慣),一張搖椅,一櫃圖書,一張小桌權作書案,擺了部分我喜愛的近當代作家魯迅、錢鍾書、張愛玲、沈叢文、李敖及餘秋雨等人的集子。雖為教書人,卻煩心事不少,環境又嘈雜,往往很難有適合的場所靜下心來看自己喜愛的書,有了這間單門獨戶與溪水為鄰又在構皮樹與竹子庇蔭下的小書屋,隨時與名家相約的夙願可償矣!
我有午休的習慣,卻必得有書作瞌睡蟲的誘餌,否則難以入眠,下午肯定精神委頓。於是,中午一扔碗筷便躲進書屋,躺在竹床上,拉過枕邊的餘秋雨,《借我一生》《霜冷長河》《山居日記》《千年一歎》《文化苦旅》一部又一部地看下去,往往到上班時間了還沒有絲毫睡意,鬧得我下午狀態不佳。不行,得換本書,於是,扯過枕邊的本土作家歐陽克儉、楊村、李文明的作品,這些作品當然需要讓思緒停泊的時間少些,也就能在臨上班前得以小憩片刻,哪怕假寐十五分鍾打發一下瞌睡蟲也行。
夜幕降臨,妻子守著臥室裏的那台21英寸看她的趙薇,成兒鑽進了數理化,楠兒在大廳裏守動畫片也隻能到7:30便必須回自己的房間了,我把自己帶進了書屋,一家四口各司其職,倒也相安無事。此時便是我品味名家的最佳時段,魯迅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執著,什麼是正義;餘秋雨讓我懂得了“文化”,學會了反思;沈從文則讓我回到家鄉的竹林茶山地,滔滔清水江,更使我明白了文字的美在於平實、真誠與自然,就像永遠的翠翠,讓我將一度想模仿他人尋章摘句、崇尚華麗辭藻、追求語句凝練、抽象與模糊的浮念一掃而光。這些名家各予我以文思的啟迪與心靈的感悟,如園下涓涓細流輕拂兩岸花草,摩挲溪中孵石一般,蕩滌心頭塵埃,讓我每個清晨醒來時覺得什麼都是新的。
有了這書屋,我躁動不安的心緒平靜了,如放牧荒原的心終於尋到了水草繁茂的草原,疲憊的歸帆終於駛進了休憩的港灣。
有什麼能比擁有寧靜與隨意更重要呢。
在高考錄取率很低的當年盛夏,我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懷揣山寨父老的殷殷希望大步邁出山門,踏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成為黔東南州最高學府一一黔東南民族師專化學係83級的一名學生。
開學伊始,學校領導親臨本班教室宣布了一條令所有化學83級同學驚喜無比的消息:化學83級將成為師專唯一的本科班一一師專向本科院校升級的試點班級。化學83級承載了師專人沉甸甸的希望,在校友們無限欽羨的目光中,我們投入了完全按照本科院校設置的課程學習中,並不負眾望,連年成為學校的文明班級、優秀班級,成為師專人的驕傲。
直到大三上學期的一天上午,天陰沉沉的,深秋的落葉在寒風中翻飛。校領導再度光臨教室,在講台上靜靜地站了3分鍾,用憂鬱的目光掃描著36張疑慮的臉龐,又返身看了一眼三麵“文明班級”的錦旗和幾乎滿牆的各類獎狀,平時性格十分爽朗聲音異常宏亮的班主任範天錫老師臉上幾乎布滿了一層霜。許久,校領導沉重地宣布了一條突如其來消息:本科試點己不可能再辦下去了。
這一殘酷的消息頓時擊倒了所有同學,6名女生眼淚奪眶而出,教室裏一片傷心的哭聲。是啊,兩年多來,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擁有了多少希望,煥發了多少激情,如今,夢想破滅,誰不傷心落淚呢。我沒有抽泣,但腦子己一片空白,心裏卻在放聲地哭了。
二十年後的暑天,當83化學的同學們再度聚首母校,暢敘離別情時,卻迎來了凱裏學院正式掛牌的日子,當年在希望破滅時沒有抽泣的我,終於流下了滴滴老淚。專升本,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與夢想,此時,所有的付出終於變成了沉甸甸的收獲,所有的夢想變成了現實,那沉澱在心底二十幾年的情感突然迸發了!哭吧,同學們!流吧,欣喜的淚!
離開母校二十年,許多同學改行了,從政從商從軍,我卻放棄了數次改行的機會,固守在農村教育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一任銀絲悄然爬上頭,無怨無悔。甚至放棄了多次高校進修的機會,一直懷揣著那份二十年前姚學禮校長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時常不無驕傲地調侃:我就守著我的專科吧,如有興趣時,我這專科生給函授的本科生們上點課也無妨!我用堅定的信念守候我的花園,用母校給我的知識、精神、信念化為股股清泉,流淌在村娃們的心田,滋潤著每一株幼苗,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收獲著每一個秋冬,用強有力的事實證明:師專生是好樣的!我用驕傲的嗓音喊出了讓母校的恩師們倍感欣慰的聲音:我是師專人!
並非我不思進取,隻因我堅信母校會給我回爐深造的機會,永遠記得當年校領導給我們說的最後一句話:“同學們!我們永不放棄,我們的學校一定能升格,到時候歡迎你們回爐深造!”這句話就這樣定格在我的心底,成為我和我的同學們二十年的期盼,二十年的守候,就像《集結號》裏的穀子地們用信念和生命堅守一個聲音一一集結號一般,我默默地承諾:不管多久,都要回母校深造。一句話,一輩子。
昨天,化學係的唐文華主任來電說,回爐母校的時機己成熟,來吧!
老師,謝謝您還記得執拗的我當初許下的諾言。盡管我已年過四旬,禿頭早現,早己過了在學業上進取的最佳年齡,但回爐母校不正是沉澱心底二十年的不解情結嗎?
謝謝母校終於讓我有了回爐的機會。母校,我來了!
小憩後園 晨昏鳥喧林夜靜水淙聲臨溪垂長釣鉤起滿天星——後花園拾遺 自小在鄉間長大,看慣了茵茵草地,曾無數次置身於山澗、森林,對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有了一份解不開的情結。生活卻跟我開了個玩笑,讓我離開了山奇水清樹綠的故鄉栗木坳,和千千萬萬跨出山門的孩子一樣,拚命躋身於灰色、狹小、了無生機的城市,有了一門足以自慰的手藝一一教書,並在遠離故鄉的小縣城一隅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十幾年潛心教學,總能找到把故鄉淡忘的理由。如今年近不惑,早沒了少年時的那份雄心,更沒了年輕人感情上的羈絆,空餘時間不知不覺多了,家鄉隨時可聽到的鳥鳴聲,隨處可見到的竹林、杉山、油茶地便常常悄然爬進夢鄉,心頭更増添了一份滄桑感。
於是便有了單位集資建房時人人瞠目的一幕:人人都忌諱一樓,而我竟置一樓諸多明顯的缺憾於不顧申請要了一樓。當左鄰右舍的室內裝飾日趨豪華,恨不將長天星漢悉數納於一室時,唯有我家連門都還是初裝的綠漆木門,電視機也還是當年的21英寸。
然而,我卻有了一個人人羨慕不己的“後花園”。
其實這隻是我利用身居一樓之得天獨厚條件,花錢在自家屋 後的斜坡上依山就勢築起的一塊僅有40平方米且不規則的大陽台而己。在陽台中央置一張水泥桌,放上幾張藤椅,陽台周圍擺上一圈各類花盆,種一些花花草草;牆角邊上是一株花期很長的粉!紅色三角梅,很是耐看,由於底肥足,料理得當,入秋便開了花,1映紅了整個後花園。
但更讓人妒忌得發慌,令我自己自豪不己的還是後花園下麵那一片一畝有餘的斜坡,自從我擁有了一樓的居住權後,就自覺地將這片常遭人肆意砍伐而導致泥土裸露多次塌方的斜坡納入了我的領地,不準任何人再進入斜坡砍柴。在別人認為可以開墾成好菜地的地方,扡插了一排排細葉女貞、夾竹桃、夜來香,栽了竹子、花椒、銀杏、木薑、桂花、葡萄和榕樹,一有空就料理這些花草樹木,真恨不得把這一畝變成十畝、幾十畝。幾年下來,斜坡上的樹們便很快繁茂起來,滿坡鬱鬱蔥蔥;而斜坡下麵是從大山裏蜿蜒而來的潺潺小溪,於是我這後園有山有水有樹有花草,我夢中的後花園便基本成形了。
一天清晨,對花草鳥魚特別愛好,自稱是大自然最忠實的朋友的二兒子悄悄告訴我,後花園裏有幾隻鳥在樹上飛來飛去的。啊!梧桐終於引來了“金鳳凰”,我興奮不己。之後,我的後花園便成了小鳥們的樂園。每當清晨來臨,我全家人都還在香甜的睡夢中,“嘰嘰!喳喳!”,窗外便傳來小鳥們快樂的吵鬧聲,仿佛在說:“懶蟲,還不起床呀!”我頓時睡意全無,立馬跑到後花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沉浸在迷漫的晨霧中,陶醉在後花園充滿溫馨花香的空氣裏,在清脆的鳥叫和潺潺的流水聲裏迎來透過構皮樹梢的第一縷陽光,然後作幾次深呼吸,帶著一身輕鬆和滿足投入緊張繁忙的又一天。
每當夕陽西墜,夜幕降臨,帶著一身疲憊的我會躲進後園裏去聆聽水流與鳥叫,去享受大自然賜予的寧靜,陪小鳥一起梳理羽毛。無風的夜晚,明月高懸,灑下銀輝,滿天星鬥眨眨眼,更為深秋的夜晚増添幾分涼意。嘩!嘩!溪水在不知疲倦的輕聲哼著永恒的歌謠,那是在給煩惱人唱的催眠曲,於是,白天的浮躁沉降了,昨天的不快流走了,在流水的歌謠裏陪著小鳥們一起進入了夢鄉。
一位商人說,一個人總是要尋找情感的出口的,於是他便學了寫詩。我不會寫詩,也沒有其他愛好,更無力效謝靈運縱情山水,隻能置身於我的後花園裏,借此撫慰一片思鄉之心和鍾愛山水的情結,心靈便會得到些許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