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老大放學回家,手裏拿著一張《英雄》的招貼畫,頓時激發了我的靈感。
晚餐桌上,我與老大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起有關《英雄》的話題:據說《天地英雄》與《英雄》是兩部很有可比性的影片,章子怡與趙薇都有上佳表演,是近期最叫座的片子,有影碟出租,可惜太搶手。此時,正在冷著臉慢慢吃飯,平時對電視劇情有獨鍾,不大關注電影的妻子,耳朵頓時豎了起來,筷子停在嘴邊,瞪大了雙眼,飯在口裏也不見嘴動了,我暗暗好笑:有戲了。突然“啪!”一聲脆響,妻子放下碗筷:“快給我備車!”“幹什麼?”我故意板著臉孔問,妻子果然低聲下氣又急切地說:“上街租碟,我倒要看看趙薇與章子怡誰更英雄!”。凍可是解了,可今晚的電視卻又全給了趙薇和章子怡了。
看來妻子還是與她班上的少男少女們一般心思,還是追星一族,還是長不大。也難怪她有那麼大的親和力,教學效果就是好,與她的學生們總有扯不完的話題,在這方麵我是望塵莫及的了。也罷,還是省點其他開支,再添一台電視機吧,誰讓我攤上這麼個永遠是十五六歲的嬌妻呢!
憑窗看竹 也許是因為沒有受到不相幹的視覺影像的影響,一處很平常普通的景觀在相機鏡頭裏就顯得清純秀美多了,所以我幾乎每天都要將臨後園的那扇小窗當作鏡頭,佇立窗前,調整焦距到最理想效果,用雙目取景,心靈攝像,將後園的美景一一攝下,存入腦中。其中拍得最多的便是後園的竹了。
我的故鄉叫竹林,其竹之多自不必言,老屋就坐落在翁曬村的千畝楠竹林裏,清晨起床,前是竹,後是竹,左是竹,右也是竹,滿眼青翠,爽心悅目。待到清明前夕,一聲聲炸雷便將春筍紛紛驚出地麵,放眼望去,春筍高高矮矮,密密麻麻,蓬蓬勃勃,一日三變,無不令人生發奮進之感,所以,我喜歡看竹,更喜歡看筍,尤其喜歡看筍成長為竹的過程。
為使我的後園多一份蒼翠秀色,更為能將時常現於夢境的故鄉竹林的一角帶到現實的眼前,圓我半紮思鄉夢,便在後園裏栽了一排麻竹。每到夏天(麻竹是仲夏後才生筍),竹鞭上便會生出一排排筍苞,像育嬰室搖籃裏白白胖胖的寶貝們,隻要無人蓄意采摘,不久,筍寶貝們便會接二連三地掙脫母親的庇蔭,嶄露頭角,向空中穿越而出。由於沒有負擔,又飽吸了母親提供的充足營養,於是筍兒便賁張著滿身銳氣,張張揚揚地瘋長了,夜深人靜時常常能聽到竹筍拔節的聲音。
嘎!筍兒將身子一震,抖掉了母親包在身上的護體衣衫,掙脫母體的束縛,筍殼脫落了,赤條條橫空出世,俯視群竹,毫無約束地伸展自己的身姿,充分展示了挺拔向上,奮勇直前的精神風貌;臨風傲然,將自己無所畏懼、剛直不阿的鮮明個性彰顯得淋漓盡致。
直到有一天,筍兒累了,不想再往上躥了,竹葉生發了,身上逐漸有了負擔,多了一份責任,當冬雪來臨,寒風勁吹,厚厚的冰衣壓得它挺不了身,才懂得了原來世事滄桑,好像意識到自己己不是一棵少不更事的筍了,便悄悄地低下高昂的頭顱,高挑的身板不再堅挺,腰,彎了。
第二年春天來臨的時候,筍兒完成了從堅挺的筍到彎腰的竹的全過程,己經成為一棵成熟的竹子了,與母親一樣,盡量伸展自己寬大的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將生命全部融入為下一代提供生長所需養分的活動中;混身於竹叢,再也分不清哪一棵是曾經高昂的驕傲的頭顱了。直到多年後死去,完成生命的輪回。
我常常看呆了。小時候,故鄉的老人對後輩講得太多的就是一句“要筍子高過竹啊!”這是老人對後輩的諄諄叮囑與殷殷期望,自己從未敢片刻忘卻過。奮鬥,奮鬥,胸懷濟世之誌,帶著滿身泥土與銳氣衝出了大山竹海,像一名獨闖天下的少俠,直到銳氣隱退,棱角鈍化,傷痕累累,如今潛心於心靈永駐的精神寄所一一後花園,經曆的不正是這後園筍變竹的曆程嗎?除了懵懂少年時在故鄉的竹海裏,毫無思考地目睹過一年又一年竹生筍筍成竹的演變外,幾十年來確實沒機會更沒心思看這一幕,如果自己不是進了不惑之年,又適逢其會擁有了這有竹的後園和這扇臨園的小窗,也同樣與這一幕無緣的。
古人愛竹的清純脫俗,與鬆、梅同列歲寒三友,更主要的還是喜其節骨清奇與虛心頑強,是謂“虛心竹有低頭葉”。筍雖富銳氣,然韌性不足,鋒芒太露,遇挫易折;而竹彎而不折,剛柔兼濟,不張不揚,精華內斂,將浮囂淡去,讓寧靜回歸,實為植物王國中的大智者。
這片小小的竹林裏演繹的何嚐不是大千世界的生存法則呢!
妻子來信 與同樣來自遠方的妻子相依20年,平時工作三點一線,生活平平淡淡,彼此知根知底,在一起久了,也就劃不出多少激情的火花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暫時離開了自己鍾愛的三尺講台,轉崗到教育行政部門做管理工作。“今天我就擱下百吃不膩的魚,去吃一餐並不喜歡的兔子肉怎樣?”經常與朋友們調侃。
新崗位出差的機會多了,在家陪妻兒的時間少了,雖自認沒有公務員們身上的那股“得意”味和“張揚”勁,久而久之便也逐漸習慣了在外逗留的日子,對家的感覺也逐漸淡了。
出差剛回來,又帶著幾十名從未外出考察過的小學校長奔赴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學習考察。
剛登上東去的列車,便收到妻子的手機短信:“羅漢(妻子對我的昵稱)請安心出門,我己給你開通了省際漫遊了,又交了100元話費,艾”。出行太匆忙無法顧及手機漫遊的事了,立即回信:“慚愧,謝謝!”內心湧起一股暖流,還是妻子細心、周到,一切盡在不言中。
“長話太貴,我們就用短信交流吧!”妻子素來節儉。
“要注意身體,別再丟東西了。”她知道我是不大會照顧自己的,太大意,常常丟失一些小東西。
後來的幾天,帶著校長們完全沉到所考察的學校裏,開會、參觀、聽課、列席講座、參加活動、接受媒體采訪、準備聯歡節目,回到賓館往往己是深夜,很多時候手機呈關機或靜音狀態,也沒時間與妻子聯係。第五天晚上稍有空隙,忽然想起應該給妻子回信了,打開手機,卻是妻子在不同時段發來的短信: “羅漢,你在做什麼?睡了嗎?很忙嗎?你為何不回電呢?”“你就早點休息好了,少喝酒,多做夢,好想你呀。”妻子生性靦腆,平生沒說過一句“葷話”,也從未給我發過貌似卿卿我我實則虛情假意哄人開心的“舶來”短信,不喜縹渺無端的浪漫,一直很滿足地生活在平淡的真實之中,如果麵對麵交流抑或手機通話是絕不會有“想你”二字的,看來還是“短信吐真言”呀!也難怪古人最喜以書傳情呢,這感覺就是不一樣。
“我買了幾隻小雞養在後花園裏,毛茸茸的太漂亮了,真好玩也,你可別生氣啊!”妻子天性溫良敦厚,也喜歡玩,有時像長不大的小女孩,與班上的小女生們特合群,曾為丟失的小狗“拉拉”哭得眼睛紅腫了三天,從此我不敢再養貓呀狗呀雞呀了,怕的是妻子“日久生情”,一旦有閃失,她又會受不了,一受不了就頭暈。可好,趁我外出她又開始偷偷養小雞了,唉!
“你的胃還痛嗎?注意按時服陳香露白露啊。母親來後我的眩暈症好多了,放心吧,不會有事的。”每次出差她總會在包裏放很多陳香露白露,這次也不例外,我的胃炎嚴重,服中成藥“陳香露白露”還挺見效的,或許是這藥名與妻子的名字(陳香艾)很近的原因吧。上個月我強行將孤零零待在老家的嶽母接到身邊,一為盡孝,二為能緩解妻子一緊張就頭暈目眩的“美女症(美尼爾式綜合征)”,隻要生活工作不過於緊張,能有人分散她的精力就沒事,想不到還真見效呢。
“你接受浙江電視台和金華電視台采訪的錄像帶回來了嗎?我想一睹你的風采呢。”聽說我在浙江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新聞己上金華台、浙江台、中央台及《金華日報》與《浙江日報》後,妻子很是高興:“羅漢,你真行,我真為你高興。你真自信,假如是我可不行的”。說得我心裏暖烘烘的,頭暈乎乎的,頗有點飄飄然的感覺。
金華離義烏很近,準備去看看亞洲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我想一定得給妻子帶點什麼作紀念,可我從沒買過,“我能給你買點什麼呢?”我隻好“問客殺雞”。
“如果價格不是很貴且實用的話可考慮買一件棉衣,不是羽絨的,是棉的。”
1 “中長或短的,不要太長,就像以前的那幾件,不要白色的,.兩個或三個加的。”
得知我未能成功買到合適的棉衣,正在愧疚不己時。又收到妻子的來信:“羅漢,不要過意不去,東西有沒有是次要的,隻有你心裏有我,就滿足了,盼你早歸。”字字情真意切,人生還能有比理解更重要的嗎?唉!我無言以對。
有人說,外出的男人最難對付的就是在家的老婆。可是,經常外出的我卻覺得最對不起的是在家的妻子一一一顆遙望著遠航歸帆的心。雖隻是隻言片語,平平淡淡,卻無不透出真真情感與絲絲牽掛,正像一根根無形的絲線緊緊係住一顆經常逗留在外的心,讓他時時記住那份永遠不該淡忘的責任,讓心田之泉永不枯竭,重新劃亮激情的火花。
感謝妻子,感謝無時不在的通訊網絡。
全家晨練
每天天剛蒙蒙亮,絕大多數人還在香甜的睡夢中,被滿山蔥蘢樹木包圍的小城二中運動場上便己有高矮、胖瘦迥異,老少不同的三男一女頂著晨霧,踏著露珠開始晨跑了,那便是我們一家四口。緊慢不一的跑步聲和著小鳥們的吵鬧聲,使整個校園顯得更加靜謐和空曠。
雖然跑不快但總喜歡跑在最前麵的那胖小子是剛七周歲、體重36,身高130自稱需要減肥的我家老二;緊隨其後的是年紀不算大,人卻顯得有些臃腫,月前剛做過腎結石取石手術,正在遵醫囑跑步鍛煉的孩子他娘了;腳綁兩公斤沙袋,大步流星往前趕的是我家大公子,他身材高挑,苗條單薄,下盤功夫尚淺,卻希望能在秋季與三中學生男籃對抗賽中大出風頭,為此得痛下決心在暑期猛練體力、速度、彈跳、應變能力等基本素質。那個頭發稀疏,光著上身,腆起個啤酒肚殿後,卻隨時準備超前的半大老頭自然是我了,近年來塊頭大増,雖雄風不再,青春不再,卻雄心難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眼看麾下球員紛紛轉隊(調出)本隊實力銳減,身為領隊兼教練的我心中焦急異常,但望能挾素來之氣勢再闖小城“國慶杯”四強,準備效佘太君掛帥一一厚著老臉披袍上場掠陣,沒體力怎能行?
近年來,家中隻要有人身體欠佳,生活就全亂了套,所以對“身體好比什麼都強”感受真是刻骨銘心。於是我便有了今年暑期進 行晨練的倡議,可喜的是全家人一拍即合,可謂“英雄所見略同”。雖各有所需,卻殊途同歸,為保證訓練成效,我執筆製定了晨練計劃,並負責督促實施,成了這支小小暑期晨練隊當然的領頭雁,!堅持至今,一月有餘,各有所得,效果空前,影響空前。
1 其實,且不論是否能達到減肥、排石、強身、健體之功效,.單就能在迷蒙的晨霧之中,在晨犠初露之時,多呼吸幾口清新空氣,聽聽林中此起彼伏的鳥鳴聲,全身心親近大自然,就受益匪淺了。
我供職的學校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位於小城西南角大河與小溪交彙處,我有幸能棲息於此。清晨起床,踏上79級台階,穿過108株法國梧桐和滿是香桂的教學園區,就登上周圍遍布天竺桂和墜滿門簾似果實的棕櫚樹的校園製高點——大運動場了。
晨跑結束,全家人站在演出台上迎接從東山山丫上露出的第一縷陽光,喘著粗氣,貪婪地呼吸著滋潤的空氣。
憑欄遠眺,小城江東南下開發新區盡收眼底,藍帶般的都柳江穿城而過,雄偉的大橋橫貫東西兩岸;對岸高高的山腰上,莽莽古樹叢林中,亭台樓閣、農家小築在薄霧中隱現,直讓人覺得夢幻中的仙境一一瑤池其實就在眼前。身後幾十丈高的懸崖峭壁下是從九曲十八彎的山穀裏潺潺而來的小溪,涼風從小城第一森林公園樹梢漫過,攜裹著晨霧從山穀吹來,仿佛襲來的並不是風而是一片片甜甜的綠意,讓我全身心地溶化在霧與風的海洋裏,沉浸在樹搖與鳥唱交織的動感詩畫中。“有清新空氣潤肺,無嘈雜之聲亂耳,”頓覺靈台空明,一切煩惱與不快俱付東流。
多年前客居浙江時曾與朋友閑談居家的話題,聽說我家距“森林公園”園區還不足500米,朋友大為驚奇,羨慕得不得了,而自小在鄉間長大看慣青山綠水的我當時並無多大感覺,神吹罷了,總不能讓他們覺得咱們西部人都掙紮在窮山惡水之中吧!但自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地在居所與供職學校之間奔波了四個年頭,嚐夠了沒有花香,沒有樹蔭的苦而重新回歸這片翠綠中工作、學習時,簡直就像己經走出了那令人疲乏不堪的夢境,心情爽極了,感受深極了。我己經完全溶進這個屬於我的翠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