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鬆像被抽了筋,渾身軟綿綿的,提不起一點兒勁,他走了幾步,到了床邊,就一下子癱倒在床上。怎麼辦呢?過了好久,他才想到,當務之急是要找到揭蓉。他馬上出去了,給揭蓉寢室打了一個電話,接電話的女孩用甜膩的聲音說,揭蓉一直住在外麵。柴鬆打揭蓉的尋呼機,但服務台說,該號已經欠費停機了。柴鬆又冒充高中同學,給她家裏打電話,她的父親說,揭蓉在康大上學,還沒畢業。
她到底會去哪兒呢?
柴鬆想到了兩人常去的那些地方。他跑到他們喜歡光顧的餐館裏,看到那兒依然人進人出,十分熱鬧,隻是不見揭蓉的身影。揭蓉喜歡在新文化書店裏買書,他又跑了過去,看到書店裏依然很安靜,書香氣絲毫不減,就是找不到他牽掛的人。
他無精打采地拖著腳步,回到了校園。走到第三教學樓側麵,他看到牆上的的宣傳欄上麵,貼滿了五顏六色的海報。其中,有一個學術講座的海報,主題就是現當代文學。柴鬆心裏一亮:她一定在那兒聽講座!他精神大振,飛快地向那個教室跑去。講座安排在一個很大的階梯教室裏,柴鬆進了教室,看到裏麵座無虛席,還有一些人站在走道裏。他先快速地掃視了一番,再逐一地打量每一個人,連揭蓉的影子都沒看到!
時間就像滴漏,每漏下一滴水,柴鬆的心就沉重一分。
從教室裏出來後,他信步來到了那個葡萄架下麵,在架下的水泥長凳上坐了下來。這個葡萄架建在一個小山丘上,在山丘的東邊和西邊,有兩棟教學樓依山而建,南邊是外語學院的辦公樓。這三棟房子地勢較低,樓頂和葡萄架剛剛持平。山坡的北麵有一個水塘,四周是筆直的水杉,排列十分整齊。若是白天站在山丘上看,康大校園盡收眼底,可以看到鱗次櫛比的大樓,鍋爐房那兒嫋嫋升起的煤煙,還可以看到大群的麻雀,從一顆法國梧桐上,飛到另一棵法國梧桐上,它們起飛時,就像在空中撒開了一張大網。
民間傳說認為,七月初七這一天,在葡萄架下,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情話。這給葡萄架賦予了愛情的色彩。再加上這個地方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周圍風景秀麗,葡萄架一帶便成為情侶的福地。柴鬆和揭蓉也常來這裏,兩人常常偎依著,看星星,談人生。
現在柴鬆坐在那兒,幾乎忘記了時間。他一時回想兩人共同的經曆,一時猜測揭蓉遇到了什麼事。回想時甜蜜,猜測時憂愁,兩種感受交錯出現,時間就在這些感受中飛快地流逝。當他回到現實,打量周圍時,發現山丘上隻有他一個人了。
柴鬆忽然想道:“揭蓉會不會已經回到小屋了?早上還如此依戀,哪會這麼快就分手呢?這太離奇了,太荒誕了!不,今天完全就是一場夢,今天的一切都是假的!”
想到這裏,他起身向小屋飛奔而去。甚至還在路上,他就已經看到了,揭蓉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正在屋裏焦急地等他。他還想到,他一進門,揭蓉就會蹙著眉,埋怨他:“你跑到哪兒去了?急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