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早市(1 / 1)

大概是80年代,在浙江餘姚與慈溪交界的地方,靠著馬路,興起了一個很大的古玩集市,時間是每個星期的星期三。又稱露水市場。北京人叫鬼市。天不亮交易,天一亮結束。聽起來好像有一點見不得人的樣子。其實也不是那麼回事。因為賣貨的趕早,想占一個好的攤位。買貨的也想趕早,怕好東西被別人捷足先登。因為兩下都早,所以天不亮就開始了交易。天亮之後,買貨的要趕回去上班,賣貨的要趕回去種田。兩下裏一散,所以市場也就早早地結束了。集市是政府組織的,比較正規。地攤結束之後,市場裏的門店開始經營。有時間的,逛完了地攤就接著再逛店鋪。有些地攤的攤主,往往就是古玩店的店主。地攤上賣過一陣,沒有賣出的貨搬回店裏再賣。有些店主則也是地攤上的買主,天不亮在地攤上撿到貨,天亮以後擺到店裏再賣。

反正地攤熱鬧,店鋪繁榮。買與賣的都非常開心,買與賣的也都沒有現在的人那麼精明。那時候,對古玩這行,真懂的人很少,不懂的居多。而真東西很多,假東西很少。那時候集市上的東西不貴,口袋裏的錢也很少。

我們約上三五個朋友,一般都是夜裏三點左右坐上火車。車到餘姚,三四點鍾,再換三卡去周巷,黑燈瞎火地顛上半個小時上下。到時就可以進場,都帶著電筒。

有一個常去的人向我們傳授經驗,說,逛集市,第一趟要走得快,先看搶眼的東西。然後再靜下來慢慢細找。切不可一開始就為一件小東西討價還價弄一個半天,時間耽擱了,其他地方還有更好的或更便宜的,倒讓別人買走了。想想很有道理,就像進考場做試卷,切不能為一道難題,把所有的時間都耗上。好做的先做,好買的先買上。

那地方頭幾年去過幾趟,到90年代末再去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了什麼東西也看不到什麼人了。以後就再也沒有去過。

現在想起來,那時候東西真多。可惜我隻買了一些硯台和印章。其實那時候文物商店東西也多,而且按現在的眼光看來,價格也未必就貴。有一年陳道明在拍攝《紹興師爺》,我去探班,聽說他在當地文物商店買到了一些東西。我不知道他買了一些什麼,但想必那時候買的東西一定是好貨居多。而且,相對於現在,一定是非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