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乞丐(1 / 2)

九色蘊靈方結階,

八卦結階可歸元。

五行歸元後成嬰,

四象成嬰須化玄。

兩儀化玄必得道,

太極得道始成仙。

******

古萊洲乃九星河中太極星磅礴大陸中的一塊,二海連接環繞此洲,一曰陽春海,一曰陰冥海。洲內有三大河,朔河、殤河、洛河,三大河蜿蜒曲折、源遠流長,將古萊洲劃分出東陵、吳越、楚原、流川、東土等五國。

陀城是位於東陵國北部、朔河中段的一處邊陲小城,與吳越國一衣帶水,遙相呼應。這裏有眾多供修士兌換資源的商鋪,諸如琳琅閣、萬丹園等,是兩國修真人士常來常往的集散地。加之和平年代,無風無浪,庶民百姓互通往來,氣運蘊養,使得這小城甚是繁華。

盛夏時節,正午時分,天空豔陽高照,充沛的光亮彌漫在城郭中,大街小巷、居所亭台,煥散出近乎朦朧的流彩。大街上人流穿梭、熙熙攘攘,有的是庶民百姓,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修真之人。

就在這繁華街市的一角,有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乞丐蹲在巷口的陰影處,身體有些消瘦,一身衣衫破爛不堪,挽著褲腳,赤著雙腳,身上滿是塵垢。淩亂的頭發有點發黃,沾著雜草,膚色雖然黝黑但甚有光澤,精致的五官襯著一雙深邃的眼睛,倒也使他顯出一絲與眾不同的氣質。

那少年乞丐名叫墨無邪,乃昆山腳下一樵夫的養子。七歲時,養父不幸墜崖身亡,他自始流離失所,乞討為生,輾轉便來到這陀城。

養父生前說過,墨無邪繈褓出現在屋前那夜,天空月色黯淡,星辰閃爍,浩瀚的星海磅礴萬裏,蘊藏著無比的神秘。突然,一陣雲動,兩道流星劃過天際,攜帶著無比璀璨的金色光芒,將半個天空映亮。其中一道金芒落入遠空,另一道金芒則直奔昆山而來。不多久,養父便聽到嬰兒啼哭之聲傳來,一個用料尊貴的錦色繈褓,被工整地擺放在屋前,一個靈秀的男嬰正在放聲啼哭,嗷嗷待哺,內係錦娟一條,繡著“墨無邪”三字。養父目不識丁,經請教了村裏的秀才後,便為他起名墨無邪。

這是養父唯一說過關於他身世的言語,但這裏麵透出離奇的神話色彩,讓墨無邪很是不信。他想,興許隻是養父為了哄自己,隨便編就的一個故事而已。

此時,墨無邪安靜地蹲在巷子口,眼睛眨巴眨巴地看著街上的人群。肚子咕嚕咕嚕地叫著。他已經半晌沒吃過東西了。他抬起頭,不經意的望向對麵一處包點攤販,看著那一籠籠剛剛蒸好,冒著白氣,雪白雪白的饅頭,幹渴的喉嚨不自覺的咽下一口唾液。

過了許久,他感覺百無聊賴,便自顧自地哼起了小曲:“繞前街後街,進大院深宅。怕那有慈悲好善小裙釵,請乞兒吃一頓飽齋……”,這是那些光棍乞丐愛哼的小曲,聽得多了,他自然也會哼幾句。

“咦,小乞丐在這裏。”此時,街上走來一個體型稍胖的少年,年約十六七歲,隻見他身穿華貴衣衫,手執錦繡折扇,大搖大擺,很是神氣,一看便是有大戶人家的紈絝子弟。他的身後跟著兩個黑褂壯漢,一身橫肉,不斷恭維巴結那少年,顯然是看家護院的家丁。

這人墨無邪認得,正是陀城富商樊家的三少爺樊安。

這樊家是陀城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財大氣粗,有錢有勢,最讓人忌憚的是,那樊家的大少爺、二少爺均是那東陵國黑修第一宗黑龍教的外門弟子,是庶民百姓口中的仙人。

黑龍教在東陵國勢力滔天,尋常修真人士均避而遠之,不敢招惹,庶民百姓更不用說了。

有了這層背景,這樊家在陀城更是呼風喚雨,橫行無忌,欺行霸市,作惡多端。而這樊安,仗著家裏勢大,在陀城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平時不學無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特別是對墨無邪,隔三差五便取笑淩辱,挑釁毆打,以此為樂。

墨無邪對這樊安恨之入骨,恨不得能手刃此人,一雪前恥。可現實就是那麼殘酷,在這陀城,他舉目無親,無依無靠,更不會有人為他出頭。而這樊安對他的欺負則是樂此不疲。他試過忍氣吞聲,也試過掙紮反抗,可換之而來的則是樊安和家丁們的拳**加,大打出手,最後落得一身淤青,傷痕累累。

此時,那樊安一臉譏諷地望著墨無邪:“喲,小乞丐又換新地盤了?以為躲到這巷子來,本少爺便尋你不著啦?本少爺我正愁找不到樂子呢,來來來,蹲在地上,給本少爺當馬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