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說:如今有兩個詞說得好,叫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規劃裏頭提到了,但沒啥實際內容。農村發展不是三錘兩棒子的事,要下功夫打好基礎,從長計議,咋個科學,咋個合理,咋個來,才能持續發展。
爺說:再有,你說建設新農村,改善居住環境,防止各自為政亂建房,這個想法也好。可你說要實現全村居住大集中,這就離譜了。先不說統一建房錢從哪兒來,盡就是讓農民從祖祖輩輩居住的老莊子搬走,怕就沒多少人會答應。農民靠地吃飯,責任田都在家門口,耕種、經管、收割都方便。你讓大夥都集中居住,遠離責任田,豈不又跟生產隊時期一樣,施肥、收莊稼都要大老遠地背來背去,窩工浪費大的很。而且各家離自留山也遠了,燒柴也難場了。你想這咋行。
爺說:要集中就要本著少用地、方便群眾,以組為單位,讓農民作主,因地製宜搞小集中,可能會好些。說起蓋屋,如今都興蓋鋼筋水泥小洋樓,看起是漂亮洋氣。可農民見識短,有兩個錢了就想趕時髦,卻又光圖省錢,地基打的淺,鋼筋也太細,跨度又很大,屋蓋的一點不結實,三四級地震怕都抗不住,一出事,自己蓋的屋就成了自己的墳墓,那咋行。這幾年就有幾戶把屋蓋得像別墅,人還沒住進去就裂縫了,下陷了。我說的意思是,往後村民蓋屋,村上要關心要幹預,也可請專家來指導把關,農民掙幾個錢不容易,要蓋屋就盡量蓋結實些牢靠些。蓋屋是百年大計,馬虎不得。也可以寫進規劃,定個標準。
爺說:總之,你要把規劃交給群眾提意見,群眾沒意見了再實行。農村就是農村,比不得城市,山區農村,也比不得平原。不能隻圖排場,不講實際……
陸向明像小學生似的,全神貫注地聽著,又一絲不苟地記著。爺說完了,陸向明感慨道:爺說的一針見血,句句在理。這些道理我都能想到,可一到實際起草的時候,就自覺不自覺地帶了主觀的東西。爺的這些意見我會與齊村長商量,一一貫穿到規劃裏和工作中去的。
陸迎福若有所思地吧嗒幾口煙,又說:明子你還很年輕,往後的路子長的很,爺心裏還有幾句話是針對你個人的,我說了娃你愛聽不愛聽我就不管了,反正我想到了就想一吐為快。
陸向明再次表態:爺你放心,你的教誨比啥都金貴,我咋能不聽。
爺就又說:為官施政而身敗名裂,終遭人唾棄者大有人在,說到底就敗在兩個字上:一是 “庸”,一是“腐”。自古至今,上至皇上,下至鄉官,概莫能外。不管大官小官道理是一樣的。庸者,昏庸無能,愚昧糊塗,才疏智淺,碌碌無為;腐者,貪權迷財,恃權亂政,腐化墮落,胡作非為。村官是村民的指望,你要想當個好村官,就當以史為鑒,克庸戒腐,勤學進取,嚴以律己,竭心盡力為鄉村發展建功立業。咱陸家人不靠財富和高官厚祿光宗耀祖,靠的是名分名譽。隻要你把克庸戒腐這兩條銘於心,施於行,那你就給咱陸家人長臉了,對得起群眾,對得起陸家先人了,你在群眾心裏頭也就肯定是個好官。頓一下又補充道:咋樣的官是好官,遠的不說,就說咱認識的、熟悉的,韓少華書記、王清源書記就是榜樣,你能一輩子當成韓少華、王清源這樣的好官,你爺也就放心了、安慰了。
陸向明是高材生,這些基本道理他不會不懂。可爺爺鄭重而懇切的教誨還是如陣陣春雷在他心中敲下了警鍾。陸向明感動地看著爺爺,心裏就想到了一個詞:“彌足珍貴”。他把這番話看作是爺爺留給他的最後交代和警示,當即找來紙筆,說:爺,你這些話精辟的很,你給我把你說的意思寫下來,一來留下墨跡,作個紀念;二來也便於我日後銘記照行。
爺就笑了說:你爺的書法不行麼,寫下的字沒啥價值。
陸向明說:咱寫咱陸家的家教諍言,這比啥都金貴哩麼!再說爺的字雖比不得書法大家,可在咱寨東卻是數一數二的。我上大學時爺給我寫的“勤以致學 嚴以做人”八字教誨,好多同學見了幾乎都一致地評價:遒勁大方,別有韻味哩。
爺就笑著戴上石頭鏡,起身走近方桌,接過筆說:明子你幫我理一下意思。陸向明思考半會兒,找一片紙寫了一行話,遞給爺說:爺你看概括沒概括你的意思?爺斟酌半會兒,點了點頭,又改了幾個字,就揮筆寫到:
裕民展業 成於勤廉
為官施政 敗於庸貪
陸迎福寫了之後,欣賞了一下,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卻並不擱筆,想想,說:明子,你再拿一張紙,我再寫一幅。陸向明問:咋還要寫一幅?一幅夠了。爺說:我想送王清源一幅,交往了一場,留個紀念,你看合適不?陸向明說:爺這主意好,是該送他一幅,他一定會喜歡的。就又拿來張紙張,寫了一幅。
過幾日,陸向明到街鎮將兩幅題詞用鏡框裝幀後,一幅專程送給了王清源,王清源喜不自禁地欣賞了好一會後,讓陸向明幫著掛在了書房正麵牆上。另一幅陸向明掛在了寨東村黨支部會議室的正麵牆上,讓支部成員分享共勉。兩年後,陸向明被調任鄰縣翠峰鄉黨委書記,這幅匾額又出現在了翠峰鄉黨委會議室的正麵牆上,成了黨委一班人的共同財富。
147
陸迎福不讚成給自己做八十大壽,日子轉眼就過了四年。這回還沒等陸家人考慮過不過大壽的事,房一梁卻又率先鄭重地提了出來,並提議由村裏集體承辦而得到了一致通過。於是舉行壽禮的日子就定在陸迎福八十四歲生日這天,即陰曆十月初十。
齊圓滿從鄰鄉聘請了一名主持紅白喜事的名家擔任主管,然後又任命了執事、禮儀、廚事、支客、雜務等各個小組組長,各組具體安排人員,誰采買貨物,誰殺豬宰羊,誰淘米磨麵,誰支帳送貼,誰籌借桌凳廚具,誰執廚煨酒,誰劈柴燒火,誰端盤傳菜,誰散煙伺水,誰管內雜、照明等大小諸事都一一落實到人頭,然後將執事單寫在紅紙上,於正房牆壁上張榜公布,唯獨因不收壽禮而沒安排禮房事宜。上碥的青壯年男女幾乎一個不拉地都來幫忙,按照榜上吩咐,二話不說,就都各負其責,分頭準備。
房一梁承擔禮儀等雜項費用,便自薦擔任禮儀組長,請了響器班子六人、演藝班子十人,喇叭班子四人,分別布置在正房東西房簷坎上和廈屋房簷坎上;從全村選聘八名俏麗女孩擔任禮儀小姐,身著豔紅禮儀旗袍,分四人一組立於院前門樓兩側和堂屋龍椅兩旁;另備八十四隻銃炮在院外的道場上布成方陣,十隻一排擺了八排,餘下四隻一順順擺在前方正中;兩條用彩色氣球紮製的巨龍一左一右漂浮在院內空中;5000響大盤鞭炮備了十盤,拆包後分別盤繞在十根竹竿上,由十名男青年分別執掌,五竿一排立於院內兩側。堂屋正麵牆上懸掛著一米見方的“福”“壽”兩個大字,香火板上陳列著兩盤壽桃,點著兩支足有半米長的紅色壽燭;香火板下置兩把椅子,寨東村委會送的一麵長二米寬一米用紅綢鑲裹的匾額架於其上。
壽禮儀式於早上九點舉行。四合小院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前來賀壽的有上碥的全體村民和部分下川的村民,以及遠遠近近的親朋好友。原州城地委書記王清源、縣醫院退休院長喬從善親臨賀壽,嶺南縣文明委、老齡委、宣傳部、民政局和樊家鄉、翠峰鄉分別派來代表。陸曉義所在部隊也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好友魏忠良年事已高,身體欠佳,派了兒子來參加。立在堂屋正中龍椅兩旁的四名禮儀小姐躬迎陸迎福就坐後,齊圓滿村長宣布儀式開始。
院內的十竿鞭炮首先點燃,接著院外道場上的八十四隻銃炮方陣依次響起,震天動地一陣緊似一陣的鞭炮聲銃炮聲,使到場人們的心就頓時沸騰起來,整個陸家莊很快縈繞在了一片充滿火藥香味的煙霧之中。接著舉行授匾儀式,兩名禮儀小姐抬著壽匾,由村支書房梁兒代表兩委會授予陸迎福。陸迎福揭開紅綢,露出金碧輝煌的八個大字:“壽比南山 福如東海”。然後舉行贈聯儀式,由王清源現場揮毫題寫。一幅橫批為“一代好人”的四米紅綢楹聯很快展現在人們眼前:
仁和之師譽滿百鄉
厚德楷模名垂千秋
陸迎福接過楹聯,感動地鞠躬致謝後,工作人員即將楹聯張掛於大門上。齊圓滿然後宣讀了縣文明委、老齡委和樊家鄉、翠峰鄉送來的賀匾、錦旗、祝詞。接著村支書房梁兒代表村委會發表了近半個小時的講話,熱情洋溢地頌讚了陸迎福的生平事跡,表達了村委會本次為陸迎福做大壽的重要意義,號召村民向陸迎福學習,爭當文明村民。繼而房一梁、楊二栓、王四娃等三名寨東村民代表先後發表祝壽感言。
前奏儀式舉行之後,布置在房簷坎的響器班子、演藝班子、喇叭班子一起表演、奏樂,在一派歡樂的樂器聲中,主事即將宣布拜壽儀式正式開始,在院內等待的人們,按照主事事先安排的順序,分家人貴賓族人親戚朋友及村民依次緩緩進入堂屋,立於陸迎福身前準備叩拜。那隻大黑貓不識時務地竄出來,鑽進陸迎福懷裏,轉過身,眼睛注視著眼前的叩拜者。排在首位的陸曉仁上前將貓拽下來,說:給先人拜壽哩,你來做啥?也想沾光呀?但他剛回到原位,大黑貓就又回到了陸迎福懷裏。陸曉仁再拽,陸迎福擺擺手,說:你不管,你不管。就摟了貓在懷裏。
然而,陸曉仁正欲俯下身子叩拜時,卻忽然節外生了枝。劉福兒對主事將自己安排在旁係之列而有了意見,就將主事拉到一旁,說:我該在直係裏頭拜,列於旁係拜不合適。主事不以為然地說:已經這麼安排了,你就這麼拜吧,遲拜早拜都是拜,計較做啥。劉福兒說:不是遲拜早拜的事,我原本就該在直係親屬裏頭拜,安排在旁係裏頭拜我心裏過不去。主事一愣:你總歸是姓劉而不姓陸,咋會是直係?
曹玉蘭也急忙走近了說:陸老一直把福兒當著親兒子對待的,如今我和他已成夫妻,福兒讓算直係就有算直係的道理,別人咋說咋看我不管,隻要他盡到心意,讓陸老心裏舒坦就成。
主事有些不悅,冷冷地說:你們的要求過分了,幹兒子就是幹兒子,不是一個血統,扯不到一起去麼!局麵一時就僵持了下來。
房一梁從曹玉蘭的話中聽出了話,就猛然聯想到,早在文革前,陸迎福就力薦曹玉蘭當了婦聯主任;劉誌餘與曹玉蘭結婚一直沒生育,十多年後就突然生了兒子;文革中,曹玉蘭和劉誌餘又不顧自身安危而出麵為陸迎福替罪,後來陸迎福又挺身為曹玉蘭說情。再又仔細一打量劉福兒,寬額敞臉,就真的酷似陸迎福;而劉福兒的名字仔細琢磨其實也與他的兒子房梁兒一樣蘊涵著特殊意義……想到這些過去沒曾仔細想過的情況,房一梁就進到堂屋,悄聲問陸迎福劉福兒算直係還是旁係?陸迎福沒加猶豫地說:算直係。房一梁完全明白了事體,就將主事叫到一旁解釋:幹兒子名義上也可算是兒子,他們一向關係處得親,如今又實際是一家人了,我看劉福兒的要求也不為過,況且陸老也是這個意思,我看這麼弄沒啥不妥。主事就悶了一會兒,抬起頭又問: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房一梁說你直說無妨。主事就悄聲說:這裏頭怕是有個啥筋問,就是人常說的隱私啥的,倘若是這樣,那就該另當別論了。房一梁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個兒的隱私,這事咱都不便亂猜亂問,還是尊重老人和曹大姐母子的意見為好。主事這才點了點頭,就將劉福兒安排在陸曉義之後叩拜,曹玉蘭和劉福兒這才滿意地笑了。
安排妥當之後,主事重新宣布參拜開始。參拜的人每人拱手作揖三次,然後在備置的草墊上跪下叩首三拜。在眾人慢條斯理地參拜中,陸迎福的直係旁係等晚輩親屬,分四人一組坐在兩旁輪流陪拜。遇有貴賓和與陸迎福同輩人士參拜時,陪拜的四人就立即跪地回拜。王子香身懷有孕,即將分娩,在陸向明的攙扶下,極其艱難地拜了三拜之後,回裏屋休息,就再沒出來。
壽禮進行到晌午時分,來了兩個讓陸迎福和眾人都沒有想到他們會來的人。一個是郭啞巴,一個是傻女。郭啞巴喜歡趕紅白喜事,遠遠近近都少不了他。一來是瞅熱鬧,二來是能吃上席麵。他人邋遢是邋遢,但門上過大事,來的都是客,沒人嫌棄。郭啞巴趕紅白喜事從來不會也不給人作揖磕頭。包括族人拜譜、拜壽和他的先人、長輩親戚過世,他都沒下過跪。可此刻他就已撲塌在地,極其笨拙而又畢恭畢敬地給陸迎福作了揖磕了頭。旁人驚訝地說:原來郭啞巴也會作揖磕頭的。郭啞巴起身對著陸迎福哇哩哇啦地說了一句話。這話別人沒聽懂,陸迎福聽懂了,是說:祝您老人家健康長壽!陸迎福就有些感動,欠身重重地拍了拍他的頭,極其真誠地回敬了他。傻女與郭啞巴相反,知道自己傻,癲懂,任誰家過紅白喜事,她都從來不光顧,連近鄰過事請她吃飯都幾乎請不動。可這回傻女卻不請自來了。傻女是由苗苗扶著來的。齊圓滿見了就擋在門口責怪苗苗:你咋把我媽帶來了,她血壓高,頭痛哩,來做啥?苗苗說:我擋了不讓來,她硬要來麼!傻女說:莫擋我!莫擋我!我要給你幹爺磕頭哩。說完就跨進門,也撲塌在地,極其笨拙而又畢恭畢敬地給陸迎福作了揖磕了頭。陸迎福也是有些感動,欠身重重地拍了拍她的肩,極其真誠地回敬了她。同樣被感動的曹玉蘭急忙上前扶起了傻女。
晌午參拜結束後,趁著空閑,劉福兒將陸曉義、陸向明、齊圓滿、房一梁和主事找到一起開小會,說是要商量一件事。
我幹爹接納我為直係親屬,這是我劉福兒莫大的榮幸。既然是直係親屬,就該盡直係親屬的義務。所以,我想提個要求,給幹爹過這場大事的費用花銷就由我來承擔。劉福兒給在坐的每人散一支煙,開門見山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