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戒除壞習慣,健康生活
習慣猶如一把雙刃劍,好習慣固然可以提高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質量和效率,而壞習慣同樣會影響辦事的結果,甚至危害身體的健康。對於一心上進的男人來說,盡量養成好習慣,摒棄壞習慣,會對自己的一生大有裨益。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習慣的依賴越來越明顯。但習慣猶如一把雙刃劍,好習慣固然可以提高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質量和效率;而壞習慣同樣會影響辦事的結果,甚至危害身體的健康。
諸如吸煙、酗酒之類的壞習慣,主要是男人的專利。人們甚至把它作為男子漢氣概的象征,很多小夥子們也因此才染上此道。
適量的喝酒可以加速血液遁環,促進新陳代謝,有的醫生也建議人們每天飲用少量紅酒,可以達到滋補的效果。而一旦形成酗酒的習慣,就無異於自我毀滅。有些人對酒精的麻醉效果情有獨鍾——可以忘記內心與外界的問題,進入一個夢幻世界,企圖逃避生活。然而酒精的麻醉是暫時性的,酒醒之後,該發生的還得發生,該麵對的依舊要麵對。所以酗酒這種壞習慣不要也罷。
至於香煙,同樣因為它能刺激人的大腦,產生一些虛幻的快感,而讓人們趨之若騖。很多科學研究指出,抽煙和癌症、心髒病及其他嚴重的疾病有關係。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打破這種世界性的習慣,甚至未造成絲毫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人們麵對近時的快感和“遙遠”的疾病的選擇時,往往會選擇前者。
除了酗酒和吸煙之外,毒品以可怕的危害性為全人類所深惡痛絕。各國政府和許多國際、民間組織不遺餘力進行反毒品的宣傳,但是毒品仍然猖獗流行,給千百萬人帶來精神和物質上的巨大損失。專家告誡我們:對毒品我們要堅決抵製,哪怕是沾染極少的一點點,都會為此付出一生的幸福。
困擾人類的壞習慣還有很多,隻不過其危害性還未達到千夫所指的程度,人們對他們的危害性並不加以重視。但是對於一心上進的男人來說,盡量養成好習慣,摒棄壞習慣,會對自己一生大有裨益。
培根在《論習慣》中告誡我們:“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不可以一蹴而就。有關專家研究發現,一般人要想改掉一個舊習慣,大概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所以你必須給自己一段時間,來改掉你的壞習慣,如做事拖拉、不拘小節,甚至吸煙等等,然後以更好的方式取而代之。
有一位曾經久患牙病的人這樣回憶他培養一個好習慣和該掉一個壞習慣的經曆——
牙醫告誡我剔牙和刷牙一樣重要,如果不剔牙的話,我的牙齦病會更厲害,我一直打算剔牙,但老是拖延著不行動。
“好,就利用這三周改變自己的方法試試看。"我心裏自忖。第一天算是最困難的了。第二天,第三天,剔牙這件事還是顯得討厭又麻煩。但第一個星期才過去,剔牙就成為上床前的例行公事了。
到了第三個星期結束,使我驚異的是,剔牙變得和刷牙一樣容易不過了。我得意洋洋——因為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有了這樣一個開頭,我就能再接再厲,朝更困難的目標邁步了。
我一直打算多吃些有營養的東西,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些甜食。於是我把該吃的列出表貼在冰箱門上,從精神上提醒自己。
說實在話,第一天的日子可不好過。我努力讓自己忙碌些,但腦海裏卻翻騰著冰箱裏的巧克力蛋糕和甜食盒裏的奶油甜餅。第四天,全家吃蛋糕和甜餅,我卻獨自吃水果和蔬菜,我心裏湧起一陣自尊的波浪。三個星期一過,習慣就固定下來了。我不再拚命吃甜食,我的體重減輕了5磅。
對於一個一心上進的男人來說,盡量養成好習慣,摒棄壞習慣,會對自己的一生大有裨益。不要以習慣為借口,一些不良習慣日積月累,終會破壞你的一生。請記住,你不要對改掉壞習慣這一點既向往不已,又心存疑惑,生活裏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隻要你做了,就會達到目的。2. 一諾千金,誠信鋪就健康人生路
諾言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力量,是因為信用具有無上的價值。社會秩序建立在人與人之間彼此遵守約定的基礎之上,是否實踐諾言,是衡量人類精神是否高尚的準則。道義、道德也都表現在守信上,如果人們不把守信作為製約自身行為的準繩,影響所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都將蒙受其害。每一個人都應遵守諾言,諾言是神聖的,承諾是金。
現在的社會缺少誠信。損人利己的人被譽為能人,誠實可靠的人受到人們的嘲笑。
社會缺乏誠信是金錢社會的必然產物,拜金主義是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富商受到人們的狂熱追捧,他們還掌握著國家機器。
社會缺乏誠信還是人們普遍缺乏信仰的結果。自然科學和醫學的發展一方麵讓我們的生活得益,另一方麵使無神論風行。人性一旦擺脫天理和道德的約束,微弱的法律無法阻止罪惡的發生。
缺乏誠信的世界使我們的生活大受影響。首先我們不再相信別人,多疑使很多機會從我們身邊溜走;其次別人不再相信我們,我們無法用良心和榮譽擔保去獲得借貸,因為它們一錢不值。
“狼來了”的故事是人們精心創作的一個寓言,它以經久不衰的現實意義廣泛流傳:一個在深山裏放羊的孩子,為了與大人們開個玩笑,在沒狼的時候大叫“狼來了”,引來人們徒勞地奔走。後來狼真的來了,卻再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於是羊被叨走了。而現實中,失去誠信就不僅僅損失幾隻羊。小孩子不誠實,長大就會變壞;老年人不誠實,大半生的清名就會毀於一旦;年輕人不誠實,後麵的漫漫長路就舉步維艱。
鑒於誠信的空白給社會造成的種種傷害,有識之士已經發出了“重歸誠信”的呼籲。不管誠信時代能不能夠重新歸來,但畢竟表達了人們一種普遍的願望。很多人都不想騙人,也不想被騙,無聊的遊戲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為了響應這個偉大的倡議,也為了讓別人因為你真誠的言行、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信譽而願意和你合作,你必須樹立自己誠信處世的形象。
花兒是春天的諾言,潮汛是大海的諾言,遠方是道路的諾言。世界因為信守許多大大小小的諾言,肅穆而深情。
有個女孩小的時候,曾遇上一個男生開口向她借錢,而且張口就是借兩元錢,在當時,這相當於女孩兩個月的零花錢。女孩有些猶豫,因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貧窮,他母親仿佛是個職業孕婦,每年都為他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她留給大家的形象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腹部隆起行走蹣跚;另一種是剛生產完畢,額上紮著布條抱著新生嬰兒坐在家門口曬太陽。
女孩的為難令那男生難堪,他低下頭,說那錢有急用,又說保證5天內歸還。女孩不知怎麼來拒絕他,隻得把錢借給了他。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到了第5天,男生竟沒來上學。整個白天,女孩都在心裏責怪他,罵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總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