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3)

春回大地,捂了一冬的人們無不陶醉在明媚春光中。然而,春天卻是一個多病的季節,稍有不慎即會招致疾病甚至引起舊病複發。

關節炎:關節炎病人對天氣變化甚為敏感,尤其是早春時節,氣溫時高時低,時風時雨,關節炎患者多因此而症狀加重。所以,關節炎患者應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注意關節保暖,尤其是腳部保暖,如果受寒,應及時用熱水泡腳以促進血液循環。

冠心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每年3?4月是心肌梗塞的一個發病高峰期。由於這時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會使已患冠心病的人病情惡化。因此,冠心病患者在熬過嚴冬之後,切莫忽視春天的保健。腎炎:春季是外感病的多發季節,人們稍有不慎,易受風寒而致感冒。對腎炎患者來說,感冒不僅有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狀,而且極易導致腎炎複發。

風心病:風心病是風濕性心髒病的簡稱。它是由風濕熱侵犯心髒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濕、居住條件擁擠、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後,出現複發和加重。尤其是春天,風心病活動頻繁,患者應特別注意自我保健,如加強體育鍛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多吃新鮮蔬菜、注意防寒保暖等。

精神病:諺語雲:"菜花黃,癡子忙。"意思是說精神病人容易在春季發作。據有關醫院的統計,每年的3?4月精神病的發病率最高,即便是老病人也在這個時候最易發作,因此,在春季應特別注意預防精神病人的複發。如保證充足的睡眠、按時服藥、創造良好的環境、發現情緒反常應及時就醫等。

春季皮炎:不少青年女性在春天裏易生桃花癬,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幹痛等症狀;也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等;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這多是由於對春天陽光中紫外線過敏所致。因此,春天裏,應盡量少曬太陽,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對易致皮膚過敏的蝦蟹不吃為宜。

花粉症:春暖花開時節,有些人總是感到鼻子裏麵奇癢難忍,經常打噴嚏、流清涕,眼睛也經常奇癢、流淚。有的人還會出現頭痛、胸悶、哮喘等症狀,這種季節性疾病多是過敏體質者接觸某種花粉後引起的過敏反應。預防花粉症的主要方法是:在花粉飄香的季節裏,屬過敏體質者盡量少到花叢中去賞花,必要時應戴上口罩,以減少接觸花粉的機會。(肖祥雲)25. 初春易發慢性病

初春時節,常常是熱幾天冷幾天。即使是某一個晴日,也是中午前後氣溫較高,早晚和夜間氣溫較低,尤其是淩晨4?5時,氣溫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時分要低10℃以上,溫度的變化幅度過大,對人體健康是有影響的,常常會誘發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

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溫、熱、涼、寒的變化,改變著人體腑髒、經絡、氣血等方麵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每逢初春季節,隨著外界環境變化,體內某些變化也相對劇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靜脈中高濃度膽固醇和糖的流動加快,特別是保持人體恒溫的下丘腦對初春多變氣候的應變能力,至少需要幾個星期才能真正調節配合好。這樣,正常人也會感到不適,而有慢性病灶的人則容易發病,精神病、肺心病、氣管炎、膽石症等病都有發作和加重的可能。

初春時節,西伯利亞的冷空氣與太平洋的暖濕氣流不斷交鋒,此消彼長,有風的日子特別多,從而導致空氣中的正負離子比例破壞,可引起氣候敏感者血液中激素大大增加,體內產生過多腎上腺素,使得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困乏疲勞,有人稱之為"腎上腺綜合症"。"邪風"對疾病及由精神錯亂導致的犯罪、交通事故有促進作用。初春的風速較大,風向變化頻繁,從而給各種病毒帶來可乘之機,風沙陣陣,花粉飄飄,蕁麻疹、過敏性皮炎、鼻炎及眼疾患者會大大增多,哮喘病患者由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支氣管處於"高反應狀態",也會出現症狀。

所以,在多風、冷暖不定的初春時節,應該特別關注天氣及其變化,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以變應變",安排好衣食住行,防止寒氣、濕氣的侵入,平時也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調節能力。(王武中)26. 冬春時節防哮喘

哮喘目前在世界的發病率為3%~5%,我國目前至少有100萬哮喘患者,並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因此,應該引起社會的共同關注。哮喘發作是由於支氣管內膜腫脹、粘液分泌過多等因素造成空氣通道受阻塞,其最明顯的病症是呼氣時發出似汽笛的高音,臨床上表現為發作性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嚴重時可延續數日或呈反複發作病程,並發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寒冷空氣刺激、病毒和細菌的感染,情緒活動及過敏因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誘發因素。冬春季節是支氣管哮喘的高發時節。哮喘的發作會引起支氣管病變而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哮喘的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控製發作,預防複發。一般采用脫敏治療和支氣管擴張劑,主要有擬腎上腺素類藥物、茶堿類、抗膽堿能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嚴重者要首先緩解缺氧、失水、排除並發症,同時做支氣管解痙和抗感染治療,如吸氧、氨茶堿靜脈注射、補液糾正失水、用抗生素抗感染、用氫化可的鬆或地塞米鬆等抑製生物活性遞質釋放。對慢性反複發作感染型或混合型哮喘,現在可用一種非特異性免疫療法即注射哮喘疫苗,作用較好。控製兒童哮喘首先吸入激素等已成為一線治療藥物,並在哮喘防治工作者中形成共識。醫患攜手,共同做好支氣管哮喘的防治,是冬春時節做好支氣管哮喘的關鍵所在。(主治醫師 肖祥雲)27. 預防感冒的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