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1. 有益於健康的新舉措
在生活保健中,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與深入,有些傳統的觀念,也會不斷革新與改變著。目前,國外流傳著多種新論。長籲短歎有益健康
長籲短歎是人們在遇到悲傷、憂慮、哀思、痛苦或者不順心的事時,人體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長籲短歎是消極和悲觀的表現。但日本心理學家的觀察表明,當人們在悲哀愁悵的時候,長籲短歎兩次,有安神解鬱的坦然感,在工作、學習緊張疲勞的時候,長籲短歎一番,會有胸寬神定的豁達感;就是心滿意足,愉快興奮之時,長籲短歎一次,也會頓覺輕鬆愉快。心理學家和醫生曾給運動員奪冠前,以及考生進入考場前分別檢驗了他們的血壓,然後讓其長籲短歎幾聲,結果發現他們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有所下降。呼吸、心跳也較前減慢,心理緊張狀態亦得到改善。所以,生理衛生學家指出,每天進行體育運動之前,先來幾次長籲短歎,則具有強健呼吸肌及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既能強精益神,又可促進鍛煉。
雨中散步有益健康
人們在晴朗天氣散步被認為是正常的,而在歐美一些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雨中散步的行列。氣象學者認為,雨中散步有許多晴日散步所不可比擬的健身作用。一場毛毛細雨降落大地,可洗滌塵埃汙物,淨化空氣,路麵更清潔,空氣更清新。此外,雨前殘陽照射及細雨初降時,所產生的大量負離子享有"空中維生素"之稱,並有助於降低血壓。到戶外冒著細雨散步,還有助於消除陰雨天氣容易引起的情緒抑鬱症。至於對那些不加遮蓋的散步者來說,霏霏細雨猶如一場天然的冷水浴,能大大增強肌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傍晚鍛煉有益健康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大部分人習慣於早晨鍛煉,認為這能振奮精神。然而,國外的一些醫學保健專家研究認為,傍晚鍛煉亦大有裨益。美國某大學健康中心研究後指出:人體的各種活動都受"生物鍾"的控製,在一天24小時內,人的體力最高點和最低點都有一定的規律性,而體力發揮到最高點的時間,多數是在傍晚,在這段時間裏,人的肢體反應的靈敏度及適應能力都達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壓的上升率也最為平穩,在這段時間內鍛煉,引起心跳加速及血壓上升率較低,對健康有益。研究還認為,傍晚運動距睡眠時間較短,所產生的疲勞能促使較快入睡。
另外,傍晚鍛煉更適於腦力勞動者經過一天的腦力勞動,許多事情都存在於腦海之中,如在晚餐半小時後選擇一幽靜之處,舒筋展腰,鬆弛精神,既能使思維清新,又能改善睡眠狀態,可謂一舉兩得。(陳繼敏)22. 口味有變 疾病顯現
中醫認為,口舌的味覺可作為診病的重要參考依據,《三因方》說:"夫口乃一身之都門,出入營養之要道。"明代研究舌診的申計垣說:"舌通各經內髒,內髒有病屬寒屬熱與舌之味覺有特殊象征。"
口酸
常見於脾虛肝火偏旺的人。臨床以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居多。如果測定一下口酸患者的唾液,能發現其中的乳酸、磷酸酶等比正常人高,PH值偏於酸性。
口鹹
有人在一段時期內不管吃什麼食物都感覺是鹹的。中醫把鹹味歸於腎,臨床常見於腎陰不足和腎陽虛弱的神經官能症、慢性腎炎、慢性咽炎患者。這時測定患者的唾液,可見鈉、鉀、鈣、鎂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值多偏於堿性。
口淡
有些人吃再好的東西也覺得索然無味,多見於久病脾胃虛寒患者。他們多患有腸炎、痢疾等消化係統疾病。此外,術後病人食欲不振也會覺得口舌淡而無味。經臨床測定,嚴重的口淡患者對甜、酸、苦、鹹諸味均不敏感,味覺起點出現普遍升高的現象。
口甜
古人稱"脾熱口甘",現代醫學證明,消化係統功能紊亂可致各種酶分泌異常,唾液中澱粉酶含量增加,可把澱粉分解成葡萄糖,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覺口甜。而糖尿病患者出現口甜的感覺,多表示血糖增高,應加以注意。
口苦
人體內惟一能產生苦味的器官就是膽,故有"肝氣熱,則膽泄口苦"之說。在現代醫學中則多為急性炎症,以肝膽疾病表現最為突出。癌症病人吃甜的食物也會感到苦。
此外,味覺異常還與睡眠不足、氣候變化、情緒好壞、吸煙飲酒、口腔發炎等因素有關。(王麗)23.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相當於中醫學所稱的"痄腮",俗稱"蛤蟆瘟",中醫學認為,它是由風熱時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耳下疼痛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季易於流行。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5-9歲小兒發病率最高。一般預後良好,少數兒童由於病情嚴重,可見昏迷、抽搐變證。青春期後,患本病雖不多見,但感染後,往往出現兼證,男性易並發睾丸腫痛,女性易並發少腹疼痛。
現代醫學認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為腮腺非化膿性腫脹及疼痛,並有波及全身各種組織的傾向,大多有發熱及輕度不適,常見並發症為不同程度的腦膜腦炎。24. 早春,別讓舊病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