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生接到使者回報,大喜道:“賊已入套。王可義,你速帶工匠,連夜將江東木橋拆了,另建一座堅固的鐵石橋,以粗大鐵棍重重防護,橋身巨石間亦澆鑄鐵汁,以阻其勢,好令龍灣伏兵有時間先攻其一路。”
王可義領命匆匆離去。
連生又命林茂生、鮑有幸領精兵五萬埋伏於石灰山側,宋達伏兵金陵南門外,唐岱年、鄭之敏駐兵大勝港,康茂才等人率水軍出龍江關外,在新河河口打好尖樁。連生親統鄭化強、喬建鬆大軍在盧龍山待敵。幾支大軍以盧龍山旗號為令,舉黃旗,為敵軍已入包圍,舉紅旗,則伏兵同時出擊。
安排妥當,連生又接到軍報,焦六發大軍已經攻克廣信,阻斷孔有亮後路。
第二日,連生在盧龍山上,見孔有亮先派他弟弟孔有義先已攻打龍灣鄭之敏駐軍,並且占領一處登陸據點,駐兵於岸上,似在等大軍前來。
連生尋思:孔有亮果然多疑,主力大軍必定會在龍灣集中登陸,忙改變部署,放棄江東橋伏擊,命任天一盡潛主力在龍灣埋伏。
果然,孔有亮率主力先強取龍灣大勝關,港灣狹窄,而孔有亮船隻巨大,每撥隻能三船進發,唐岱年、任天一大軍便在狹窄江麵奮力阻擊,孔有亮後船受前船阻遏,無法支援合圍,損失慘重,巨型大船接連被鑿穿沉沒。迫不得已,孔有亮隻好掉頭進入長江,揚帆江東橋。
到了江東橋,孔有亮發現木橋已變成石橋,有重重巨型鐵棍防護,船隻難以衝破。他在船頭高呼“老康,老康”,無人應答,心知中計,隻好向龍灣再次折返。兩番來回,漢軍士氣大挫,浪費兩個時辰,而大勝關江麵,唐岱年、任天一戰果仍在不斷擴大。
從新河河口傳來的消息,更令孔有亮光火。原來,康茂才大軍利用河道較淺之利,事前打好尖銳木樁,遠遠作勢攻擊,誘惑孔有亮大船加速前進,撞上木樁,水漫船艙。艙底劃槳水手自顧舀水逃生,巨型船隻便在江麵打轉,陣型大亂,不得前進。
孔有亮見狀,再顧不得兵分三路,匆忙命全軍集中一路向龍灣硬闖,逐漸進入龍灣包圍口袋。
連生在盧龍山看得一清二楚,鄭化強、宋達等人紛紛遣探子詢問:“何時舉紅旗圍殲?”連生抬頭見烏雲密布,想起賈承平所說“孔有亮,火也,水能克之”,便笑道:“不忙,眼看有一場大雨,三軍先埋鍋造飯,吃飽了再圍攻。”
不到一個時辰,果然下起瓢潑大雨,連生見時機已到,揮動紅旗,十麵埋伏趁雨合圍衝殺,如神兵天降。孔有亮大軍經過多次折返,這時剛剛才在龍灣據點登陸,渾身淋透了大雨,腹中又饑餓,聽得四下裏湧出十五萬伏兵,頓時驚慌失措,紛紛掉頭往船上跑。
孔有亮領著親兵壓陣,凡回船的上一個殺一個,卻毫無效果,敗兵如潮湧一般重新上船,艙底水手聽得中了埋伏,慌忙加快劃槳,欲盡快逃離死亡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