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68.心髒之鍾莫因吸煙而停擺
喜好吞雲吐霧的煙民們大概不會想到,煙草中的主要有害物質尼古丁能直接影響心髒離子通道而導致心律失常。由哈爾濱醫科大學藥理學教研室楊寶峰教授提出的這一新觀點,使人們對煙草的危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過去,學術界一直以“兒茶酚胺釋放”理論來解釋吸煙所致的心律失常,即尼古丁與N型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引起腎上腺髓質釋放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致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周圍血管及冠狀血管痙攣,同時還可以引發血管內皮損傷,加重心肌缺血,最終使心髒活動紊亂,導楊寶峰教授等人在長期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研究工作中發現,尼古丁本身可直接抑製心肌中的多種鉀通道,使心肌細胞易於興奮,從而產生心律失常。此項研究表明,尼古丁既可以通過兒茶酚胺釋放這一間接途徑引起心律失常,也可以直接作用於心髒多種鉀通道而擾亂心髒的正常節律,嚴重者甚至引發猝死。
楊寶峰教授介紹說,香煙燃燒時的溫度非常高,所產生的焦油、尼古丁、氫氰酸及一氧化碳等物質,對機體危害極大。這些有毒物質能造成和加重心髒、大腦等器官細胞的缺氧,進而造成微循環障礙,導致高血壓、冠心病,並能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有資料表明,吸煙者患冠心病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3倍左右。40歲以下的年輕人,吸煙患冠心病的危險明顯增加,約為不吸煙者的7倍。同時,吸煙者死於冠心病的危險性為不吸煙者的310倍。追溯這部分人的吸煙史,絕大多數始於青少年,吸煙年齡越輕,對冠狀動脈損害越大。
今後,人們有希望通過篩選和尋找改善心髒離子通道,特別是鉀通道功能的藥物,開發和研製出有效防治針對尼古丁所致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的特異性藥物。但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仍是戒煙。
吸煙除了能導致多種疾病外,還會嚴重影響藥物的療效。吸煙能加速多種藥物的代謝和排泄。如平喘藥氨茶堿作用於吸煙者,其破壞與排泄速度比不吸煙者快3倍,這就降低了藥物的療效。吸煙者服用去痛片等解熱鎮痛藥,療效僅為不吸煙者的10%吸煙者口服降血糖藥甲苯磺丁脲、苯乙雙胍或注射胰島素等,通常較不吸煙者要相應增加15%30%的劑量,方能達到療效。就結核病人而言,吸煙往往加重抗結核藥對肝髒的損害。
此外,吸煙還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因吸煙能使血管收縮,延遲胃部的排空時間,減慢藥物在小腸內的吸收速度。如維生素C可對抗致癌物嚴硝胺、增強免疫力及預防血脂過高所導致的心髒病,而吸煙者血液中維生素C的濃度比不吸煙者下降約30%,致使療效大打折扣。69.母親吸煙殃及孩子
或許覺得吸煙對女性來講是一種時髦,或許是為了減輕工作中的壓力,如今不少年輕女性都抽上了煙。然而,英國科學家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母親吸煙對孩子肺部產生的影響將是永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