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板就是老板
金小姐稱自己所在的公司就像一台絞肉機,公司的中層每人都時刻準備衝鋒,必須24小時開機等待魔鬼老板傳喚。
她的董事長是中國人,卻把家安在加拿大,一年12個月,有4個月在享受天倫之樂。但公司這頭他也放不下,想到什麼事,也不管時差,"啪"一個電話打給哪個倒黴蛋。得,倒黴蛋今晚就別睡了。好容易盼著董事長回國,可又得在8個月裏幹完一年的工作量。他自己沒個白天黑夜,大家都得陪著。
陀螺不轉,大家為了公司運轉得轉;陀螺在轉,大家是核心以外的盤子,就會轉得更凶。每到周末,大家都有一種頭昏眼花的感覺,撲進被子就絕不起來,哪有什麼業餘愛好啊。
過去,公司裏還有點利益之爭爾虞我詐,自從老板夫人孩子去了加拿大,眾員工同仇敵愾,隻要一想起老板就忍不住互相抱怨。"老板在西方極樂世界養得好好的,回來倒時差,我們怎麼辦?"
所以,公司的年輕人會得老年病,30歲的人有60歲的心髒和身體。什麼脂肪肝高血壓頸椎病糖尿病靜脈曲張心肌梗塞,甚至有人得了癌症。
金小姐覺得,私人老板真是黑,因為員工掙的真金白銀都是老板的囊中之物,下屬越賣命,老板就越發財。他就是要將所有的下屬都變成工作狂,自己就超脫了,舒服了,發展了。
人與人最大的差異在業餘生活中
彼得已經年薪百萬,但仍有自己的業餘愛好——寫作。雖然他從大學讀到博士學的都是臨床醫學,還赴美讀了兩年的mba並在那裏工作了幾年,可他就是喜歡中國的文字,平時沒事在家就在電腦前麵敲字,已經炮製出好幾本暢銷小說了。
在這家跨國公司工作了不到兩年就步入中層的彼得不認為這樣會影響自己的8小時。"注意力隻有集中才能出效率。如果十幾個小時同事間相互大眼瞪小眼,能出什麼好的想法和創意?我可不想把我的辦公室弄成媽婆俱樂部。"
彼得正在跟美國老板討價還價地要求中國公司每天6小時工作製。在聖誕節前公司會在美國南部鄉村開會,那時,他將到高層那裏再做斡旋:從他們分公司的業務特點來看,長時間泡在辦公室並不能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每人手裏都有一批客戶,在辦公室的時候往往是客戶沒有業務的時候。
他慶幸自己不是生在必須24小時都想著工作的年代;慶幸自己沒有被迫到8小時之外還得糾纏工作的企業。
人的最大差異是在他的業餘生活,業餘生活的質量高,人的素質才高。彼得經常輕蔑地評論樓下的一家谘詢公司,把員工使得跟狗一樣,去年還賠了。"忙的不知所雲還不如不忙。"
老板害怕偽工作狂
一個不顧自己,玩命地為公司奉獻掙來利潤的人,老板當然喜歡嘍。
其實什麼樣的人都會有人喜歡。連虐待狂都被人喜歡,那工作狂更有人喜歡了。糟糕的是,有的人並不是工作狂,隻是為了給人留下好印象,擺出一直工作著的姿態,來博取老板的青睞,其實效率極其低下。
彼得曾給了一個年輕人點兒顏色看。那人剛來,也不知聽了誰的"忠告",每天在公司表現出一副勤勤懇懇的樣子,又是打水又是擦桌子,晚上下班不回家,留下了廢寢忘食忙工作的剪影。
自己喝的水自己打,衛生工作有物業,我是分公司的領導,並沒有分給你那麼多的業務,你這麼耗在這兒,不是說明你笨,無法用正常的時間完成既定任務;就是說明你在用公司的資源幹私活,更是說明你沒有愛好是個沒情趣的人。
不久,公司裏的人就發現,這個男孩是個籃球高手,還能自己編製電子遊戲,比誰都愛玩。
彼得最近給男孩漲了薪,他告訴男孩自己的老理論,沒有效率的工作還不如不工作。費半天時間,沒幹出多少活,還要讓老板莫名其妙地欠他的人情,老板會高興嗎?你現在很好,用最經濟的時間做出了相當不錯的業績。
彼得總結了工作狂的幾個特點:
第一,不愛回家的人是家庭不幸福的人。這種人內心焦慮,無愛,無寄托,無責任感。老板可以暫時收留他在辦公室,以全情投入的工作忘記煩惱憂愁。但這種利用不會長久。
第二,真正的工作狂熱愛榮譽或金錢。如果他有足夠的能量為公司帶來良好的業績的話,老板可以給他榮譽或金錢。但能給到什麼地步呢?他會實現他工作狂的進度而不停前進,讓現在的老板作為他晉身的跳板。
第三,工作狂付出的是智慧和生命。如果他忙來忙去,給公司帶來利潤,卻以一場大病告終的話,公司還得負擔醫療費用。現在的世道,掙錢很難但花錢如流水啊,老板除非能提前給大額的保險,或翻臉不認人,卸磨殺驢趕出公司不管了,要不,工作狂反而是賠錢的買賣呀。7. 聰明人未必快樂
眾所周知,金錢買不到快樂,現在,新的研究告訴我們,聰明也不能保證你很快樂。這是7月16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披露的。
參與這項研究工作的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學教授萊恩·德利指出,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講,人生的快樂與滿足感來源於自我感覺過得怎樣,而和智商沒有關係。
研究人員對550位智力健全、沒有老年癡呆跡象的英國老年男性和女性進行了研究。這些老年人進行了智商測試。同時老人們接受了人生快樂和滿足感的問卷調查。他們發現,對於老年人來說,人生的快樂以及滿足感與智力沒有什麼關係。
快樂和智力之間的關係本來讓人非常期待,因為智力高者往往被社會看重,但研究人員也坦陳,智力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智力較高者雖然可能會獲得較高的成就,但同時麵對更多的艱難取舍,這足夠讓人愁腸百結,甚至懊悔終生了。這項研究提示人們,要想快樂,就必須調整心態,而不是單純寄望於智力活動(包括工作)。8. 魅力型領導打動下屬心
人們經常提到某某領導有人格魅力。什麼是魅力型領導呢?"魅力"用來描述領導者所擁有的對下屬產生深遠影響的人格力量。馬丁·路德·金、甘地、肯尼迪以及林肯等都被認為是魅力型領導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