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笑了笑,收拾了換下的膏藥和吃完的碗筷,從書架上捧下來十幾本書籍放到東門遜床邊。東門遜翻了翻,《千金方》、《同世醫典》、《本草錄》……幾乎都是介紹藥方、藥草、治病的書籍,有些書傳閱頻繁,後麵的讀者在書中還密密麻麻地記錄了許多蠅頭小字,攤開一開如同一大群螞蟻在湧動,東門遜看了幾眼就發昏。
東門遜把道童拿下來的十幾本書都翻了一遍,沒有一本能夠讓他提起精神的。這時,他突然想起昨夜從書架飛到自己枕邊的那本書,心中不禁點起莫名的興奮,心想:“那會飛的書籍與古琴在夜裏熒熒相應,莫非這暗示著習練此書的功法便可操控古琴?”
他從枕頭與床靠背的夾縫中抽出這卷書,但見墨藍色的封皮泛黃,書皮封麵寫著《氣脈內經》四個字頗為秀氣靈動的大字。翻開每一頁盡是畫著人像,些許人像是正麵站立,些許人像是背坐著,還有些是抬起手腳,人像身上畫了不少點和線,旁邊標注了不少蠅頭小字,似如是介紹人體脈絡的一本書。
東門遜拿著《氣脈內經》問到:“師兄,您識得這本書嗎?”道童正在收拾書架散亂的書籍,見東門遜叫嚷應聲走了過來,眯眼看了看書名,皺眉頭撓著後腦勺道:“奇怪,這本書怎麼會到你手上了,不應該在我院的藏經閣嗎?”東門遜歪著頭,裝得一臉無知。
隨後,道童便向東門遜講述起來,原來這本《氣脈內經》可大有來曆,乃太樂門開山祖師鎮元子真人座下七大親傳弟子之一的崔文子編著而成,崔文子在七位親傳弟子中實力最弱,但是對醫學非常著迷,也有很深的造詣,編寫和總結了不少醫學理論和體係,乃濟和院的鼻祖。《氣脈內經》是崔文子對人體靈氣流轉研究的一本著作,開創了一套新的理論,該書推崇五行靈力與氣脈流轉結合,從醫道角度陳述對靈力的運用,在不同的場景需要使用不同屬性的靈力,並通過特定經脈得以彙集、升華和迸發。但是這套理論要求弟子需要精通脈絡理論且熟練操控五行之力,較現今正統的功法理論難度大很多,而且據說隻有特定體質的弟子才可練成,所以鮮有弟子問津,久而久之此功法幾乎無人知曉,這本《氣脈內經》隨意放在濟和院藏經閣中。
東門遜聽完道童的解說後有點疑惑道:“自此書著成以來是否有弟子練成《氣脈內經》的功法?”道童低頭掰弄起指頭一邊沉思,然後抬頭說道:“我聽師傅說過,《氣脈內經》著成至今是有五十餘位弟子習練過,僅有一位弟子據說練習此功到了築基中期,但之後的百年間戰事頻繁,便沒有了此弟子的音訊。”
“築基期我是聽說過的,那築基之後還有哪些境界?”東門遜問。道童斜著頭白了東門遜一眼道:“一看你就是授課時開小差沒好好聽,入道後根據靈力從低到高分別為築基期、聞道期、金丹期、合體期,每一個階段又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每提升到下一個級別靈力將會是一次升華,身心都會得到質的飛躍。”
東門遜好奇地追問:“那合體期之後是什麼?”道童想了一想說:“平日課堂裏沒有教授,但是從書籍中我看到合體期後還有元嬰期,據說太樂門開山祖師鎮元子真人就達元嬰期。”
(注:按照靈力的從淺到深拆分為築基、聞道、金丹、合體、元嬰、大乘、渡劫七個階段,每個階段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東門遜受教地不住點頭,然後纏著道童請教《氣脈內經》的基本知識,道童此前也曾經研習過經脈之道,但對其中提到的經絡氣脈還是略懂一二,所以也能為東門遜解答一二。看見東門遜對《氣脈內經》這麼興致勃勃,而且這本書並非院內秘傳經書,所以也就放在那兒供東門遜消遣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