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病因

慢性盆腔炎(chroriic pe1vic inf1aminatorydisease)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但亦可無急性炎症病史。病情較頑固,當機體抵抗力較差時,可有急性發作。

常見致病體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厭氧菌、淋球菌、支、衣原體等。

病理:

1.慢性輸卵管炎與輸卵管積水 慢性輸卵管炎多為雙側性,輸卵管呈輕度或中度腫大,傘端可部分或完全閉鎖,並與周圍組織粘連。此外,有時在輸卵管峽部粘膜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粘連,使輸卵管呈結節狀增厚,稱為結節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炎症較輕時,傘端及峽部粘連閉鎖,漿液性滲出物積聚而形成輸卵管積水;有時輸卵管積膿變為慢性,膿液漸被吸收,漿液性液體繼續自管壁滲出而充滿管腔,亦可形成輸卵管積水。積水輸卵管表麵光滑,管壁甚薄,形似臘腸或呈曲頸的蒸餾瓶狀,卷曲向後,可遊離或與周圍組織有膜樣粘連。

2.輸卵管卵巢炎及輸卵管卵巢囊腫 輸卵管發炎時波及卵巢,可相互粘連形成炎性腫塊,或輸卵管傘端與卵巢粘連貫通,液體滲出而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也可由輸卵管卵巢膿腫的膿液被吸收而成。

3.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chronic pe1vic paramitritis)炎症蔓延至宮骶韌帶處,使纖維組織增生、變硬。若蔓延範圍廣,可使子宮固定,宮頸旁組織也增厚。

臨床表現:

1.症狀:(1)全身症狀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易感疲乏。病程時間較長者,部分患者可有神經衰弱症狀,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等。當患者抵抗力差時,易有急性或亞急性發作。(2)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3)由於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經增多;卵巢功能損害時可有月經失調;輸卵管粘連阻塞時可致不孕。

2.體征:子宮常呈後位,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若為輸卵管炎,則在子宮一側或兩側觸到增粗的輸卵管,呈索條狀,並有輕度壓痛。若為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則在盆腔一側或兩側摸到囊性腫物,活動多受限。若為盆腔結締組織炎時,子宮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壓痛,宮骶韌帶增粗、變硬、有壓痛。

診 斷: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狀和體征者,診斷多無困難,但有時患者症狀較多,而無明顯盆腔炎病史及陽性體征,此時對慢性盆腔炎的診斷須慎重,以免輕率作出診斷造成患者思想負擔。有時盆腔充血或闊韌帶內靜脈曲張也可產生類似慢性炎症的症狀。 慢性盆腔炎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時不易鑒別,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較顯著,若能摸到典型結節,有助於診斷。鑒別困難時可行腹腔鏡檢查。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需與卵巢囊腫鑒別,前者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腫塊呈臘腸型,囊壁較薄,周圍有粘連;而卵巢囊腫一般以圓形或橢圓形較多,周圍無粘連,活動自如。盆腔炎性附件包塊與周圍粘連,不活動,有時與卵巢癌相混淆,炎性包塊為囊性而卵巢癌為實性,B型超聲檢查有助於鑒別。

預 防:注意個人衛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及時徹底治療急性盆腔炎。

治 療:

1.一般治療解除患者思想顧慮,增強治療的信心,增加營養,鍛煉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

2.中藥治療

慢性盆腔炎以濕熱型居多,治則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方藥用:丹參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時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為寒凝氣滯型,治則為溫經散寒、行氣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湯加減。氣虛者加黨參15g、白術9g、黃芪15g。

3.物理療法

溫熱的良性刺激可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可加入各種藥物如青黴素、鏈黴素等)、蠟療等。

4.其他藥物治療

在用抗炎藥物時,也可同時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質酸酶1500U,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為一療程,以利粘連和炎症的吸收。個別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現過敏反應時應停藥。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與地塞米鬆同時應用,口服地塞米鬆0.75mg,每日3次,停藥時注意逐漸減量。

5.手術治療

有腫塊如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可行手術治療;存在小的感染灶,反複引起炎症發作者亦宜手術治療。手術以徹底治愈為原則,避免遺留病灶再有複發的機會,行單側附件切除術或子宮全切除術加雙側附件切除術。對年輕婦女應盡量保留卵巢功能。慢性盆腔炎單一療法效果較差,采用綜合治療為宜。28. 不是處女後的九大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