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拋家02(1 / 2)

周鬆自幼便是孤兒,隨軍從伍,在蘇伯牙帳下,從打雜小卒做到隨從侍衛,曾在兩國和談,邊關無事的時候,隨蘇伯牙回鄉過年。雲揚與雲昭下榻處的籬笆小院,他依然記得去路。

這時見陶啟正在對李雲昭授藝,當時立於院外便感道:“五爺、雲昭少爺!”

二人當即盼顧看去,一見來人,辯識一會兒,都叫不出名字來。

周鬆自報家門,道:“我是蘇將軍帳下小將周鬆。”

陶啟想了想,才反應過來,道:“我想起來了。那年你曾隨四哥來過峨嵋派。”當下喜笑顏開地問道:“怎麼?難道四哥回來了。”

周鬆一經被問起蘇伯牙,當下垂頭默語。

陶啟才隱隱覺得不對勁,又急切問道:“四哥出什麼事了?”

周鬆再也按捺不住,淚如泉湧,當場哭聲說道:“將軍已經殉國了。”

“什麼!”陶啟頓時也無法自拔,當場也號啕大哭起來。

李雲昭內心雖然難過,隱隱落淚,卻感到周鬆隻身來到這裏,一定還有什麼話,便問道:“雲揚呢?”是以更擔心他的三弟來。

周鬆這才想起自己此行目的,當即對李雲昭說道:“雲昭少爺,少將軍現在國仇家恨,他要去南京投靠趙部堂,上陣保國。”

李雲昭一抹眼淚,對陶啟道:“師父,我下山去一趟,希望能截住雲揚。”是能料想蘇雲揚此時如何心情。

陶啟點了點頭,尚在傷心處,說道:“你去吧。我去呈報師兄。”

李雲昭這便與周鬆速速下山去了。

待兩人入了縣城,再尋去蘇家時叩門,來迎接的卻是雨箏。

李雲昭一見雨箏便問:“雲揚呢?”

雨箏一臉茫然,回答道:“不知道,一早起來,便不見得他了。”

李雲昭、周鬆相繼對望一眼,這才暗叫不好。

周鬆更是沒有想到蘇雲揚連自己都不等了。

李雲昭忙問周鬆:“你的馬在哪裏?”

周鬆“哦”了一聲,似以明白了雲昭的意思,周鬆離去片刻後,已是牽馬回來,將馬韁遞至雲昭。

李雲昭一經跨上馬背,在街上縱馬而去。

幸是此時道上無甚人物,不然早有人報官告他通城縱馬。

李雲昭料是蘇雲揚已經自行離去。他一路追尋,縱馬之時,不忘察看路上痕跡,遙遙便見得雲揚在道上馳騁,他這時放開嗓門,遙遙呐喊:“雲揚!雲揚……”

前麵蘇雲揚勒馬不前,回首望一眼,李雲昭還未趕到,他便拉開嗓門,喊聲說道:“哥哥不必送別了。”

李雲昭沒有搭話,一股腦的奔來截住雲揚去路,勒馬停在他前麵,便道:“雲揚,你要做什麼?”

蘇雲揚道:“社稷危亡,我自當報效國家!”

李雲昭搖頭歎氣,說道:“這些我管不了,我隻想問你,你走了,叔母怎麼辦?雨箏怎麼辦?她才做了你的妻子,你就要棄她而去嗎?”

蘇雲揚默語垂頭一時,過後抬頭時,眼睛已有些濕潤,便說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國家危亡,何以為家。哥哥,我走後,妻母便隻能托付於你了。”說著便縱馬而去,任憑李雲昭再如何叫喚,也喚他不回來。

李雲昭垂頭喪氣,沒精打采地回到蘇宅。

周鬆見他孤身一人回來,不用多問,也已經明白。

眼下,雨箏還在內屋照顧自家婆婆,聞聲尋來,一見李雲昭,忙是見禮,又問:“雲揚沒有跟哥哥在一起麼?也不知道去哪裏,娘都不好了。”微有責詞。

李雲昭知道,瞞她未必是個好辦法,與周鬆對望一眼,方才說道:“雨箏,你可能還不知道,咱們大寧的山海關被攻破了。”

陳雨箏似乎略有明白,說道:“那我公公他……”

李雲昭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四叔殉國了。”

陳雨箏一聽,驀然神傷,珠淚奪眶而出。

李雲昭這才接著說道:“國仇家恨,雨箏,你……希望你……不要怪……雲揚……”

陳雨箏略有些明白,但也忍不住的傷心,似以自言自語,神情恍惚,喃喃說道:“我選擇了他,就無怨無悔。他忠烈愛國,如此偉大情懷,我又怎能不識大體。”說後拭淚,辭退轉身,進了蘇母房屋去了。

李雲昭聽了此話,心裏不是滋味,他隻道雨箏隻是不形於色罷了,這大婚第二天,自己丈夫卻不辭而去,換誰都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