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類真獸亞綱動物(3 / 3)

跑,這會導致體溫過

熱,甚至死亡。它與豹子的區別在於它不上樹,隻吃自己捕獵的食物,很少吃腐肉或者其他掠食動物捕捉的獵物。另外,獵豹有像犬科動物的坐姿,這是其他貓科動物所沒有的。

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是地球上力量強大的貓科動物之一,獅子以漂亮的外形、威武的身姿、王者般的力量和夢幻般的速度完美結合,贏得了“萬獸之王”的美譽。獅子愛吼叫,它的吼叫主要是為了宣誓自己的領地,以此威懾其他獅子或食肉動物。

老虎

當今亞洲現存的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之一。老虎擁有貓科動物中最長的犬齒、最大號的爪子,集速度力量敏捷於一身,前肢一次揮擊力量達1000千克,爪刺入深度達0.11米,一次跳躍最長可達6米。虎的遊泳技術高超,經常在水中避暑,爬樹技巧也很突出。老虎的尖牙和利爪都是非常厲害的武器,它還有第三件武器——尾巴。當它攻擊獵物撲空時,就會掄起尾巴向獵物橫掃過去,把獵物擊倒在地。

大象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來交流,在無幹擾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傳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氣流導致的介質不均勻,隻能傳播4千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交流,象群就會一起跺腳, 產生強大的“轟轟”聲,這種方法最遠可以傳播32千米。遠方的大象如何聽到呢?其實大象用骨骼傳導,當聲波傳到時,聲波會沿著腳掌通過骨骼傳到內耳。

狐狸

警惕性很高,如果誰發現了它窩裏的小狐,它就會在當天晚上“搬家”。它尖嘴大耳,長身短腿,身後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

巴,全身棕紅色,耳背黑色,尾尖白色,尾巴基部有個小孔,能放出一種刺鼻的臭氣。動物學家發現,狐狸的主要食物是昆蟲、野兔和老鼠等,而這些小動物幾乎都是危害莊稼的壞家夥,狐狸吃了它們等於是幫了農民的大忙。

亞洲象

是亞洲大陸現存最大的動物,一般身高約3.2米,體重可超5噸。它鼻端有一個指狀突起,雌象沒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沒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較小而圓,前足有5趾,後足有4趾,共有19對肋骨,頭骨有兩個突起,背拱起,性情溫和,比較容易馴服。亞洲象的象鼻是鼻子的延伸,頂端有一手指狀突出物非常敏感而靈巧。大象使用象鼻呼吸、聞味、喝水以及攜握物品。大象對破壞其生存環境,傷害其同類及冒犯其尊嚴的挑釁都有自衛、報複行為。

獼猴

我國常見的一種猴類。體長0.43米至0.55米,尾長0.15米至

0.24米,頭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麵淡灰黃色。鼻孔向下,具頰囔,臀部的胼胝明顯。半樹

棲生活,多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穀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喜歡群居。獼猴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生理上與

人類較接近,因此是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等多種學科研究工作中比較理想的試驗動物。

紅麵猴

也稱短尾猴,生活在樹上,常集群在地麵活動。體型比獼猴大,體背毛色棕褐,披毛較長,食性較雜,既取食野果、樹葉、竹筍,也捕食蟹、蛙等小動物。其行為不僅十分豐富,而且有些是本種特有,通常可分成攻擊行為、友好行為和性行為三類。作為實驗動物,在我國已有部分飼養。短尾猴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 物,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活躍著一群短尾猴,經常和進入武夷山保護區旅遊的遊人嬉鬧,與人和諧相處。

大猩猩

非常平和的素食者,大部分時間都在非洲森林的家園裏閑逛、嚼枝葉或睡覺。幾乎從來不喝水,所需的全部水分都從所吃的植物中獲取,特別喜歡吃香蕉樹的樹心,它們通常靠吃竹子獲取蛋白質。在動物園,飼養員主要喂食各種水果蔬菜,比如香蕉、蘋果、大白菜等。不過它們也不拒絕“葷菜”,肉、蛋、奶也吃得很香。大猩猩92%至98%的脫氧核糖核酸排列與人一樣,因此它是黑猩猩屬現存的兩個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之一。過去大猩猩曾被認為是一種幻想的生物。

狒狒

其主要在地麵活動,也爬到樹上睡覺或尋找食物。善遊泳,能發出很大叫聲,夜間棲於大樹枝或岩洞中。自然界中的狒狒大多比較好

鬥,因為對外比較團結,所以是自然界唯一敢於和獅子作戰的動物,一般3隻至5隻狒狒就可以搏殺一隻獅子,作風十分果敢、頑強,所以一般動物園的說明文字都親切地稱狒狒為:勇敢的小戰

士!古埃及人和法老都稱狒狒是太陽神的兒子,因為每天清晨都是狒狒第一時間全體迎接太陽的升起,十分虔誠!

海獅

海獅是一種應用價值很高的動物,在科學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海獅也是一種瀕危物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獅因它的麵部長得像獅子而得名。它以魚、蚌、烏賊、海蜇等為食,也常吞食小石子。海獅沒有固定的棲息地,每天都要為尋找食物的來源而到處漂遊。其吼聲如獅,有“海中獅王”之稱。

海象

顧名思義,即海中的大象。它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有稀疏的剛毛,眼小,視力欠佳,長著兩顆長長的牙,鼻子短小,缺乏耳殼,看起來十分醜陋。海象雖然外形醜陋,但通常是很友善的,隻有受到騷擾時才會怒吼、咆哮,一隻發怒的海象會襲擊一隻大船。它的兩顆長牙不僅用來挖掘貝類食物,必要時還可當作攻擊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