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2 / 3)

公司前營銷執行主管帕梅拉·開爾文也大大肯定了喬布斯在這次交易中的作用:“他有頭腦、能力和厚臉皮保護公司的利益。他使公司能與迪士尼公司進行平等談判。”

協議簽訂後,公司就開始動手製作動畫電影了。1998年,《蟲蟲總動員》誕生了,並於11月25日在美國發行。

該影片發行後,好評如潮,5天內的票房收入就刷新紀錄,達到4610萬美元,打破了迪士尼公司《101斑點狗》在1996年感恩節周末創造的4500萬美元的紀錄。

這次的成功讓喬布斯更是壯誌滿懷:“我認為,公司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迪士尼公司,不是替代迪士尼公司,而是下一個迪士尼公司。”

公司能否成為下一個迪士尼公司,人們還不能肯定,但大家能看到的事實就是公司之後的幾部動畫影片的確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

《玩具總動員Ⅱ》在1999年的感恩節發行,美國國內票房達245億美元,全球票房483億美元。《玩具總動員Ⅱ》是《玩具總動員》的續集,也是第一部續集票房收入超過原版票房的動畫片。Pixar公司和迪士尼公司最初的計劃是將《玩具總動員Ⅱ》作為錄像製品發行,但是後來經過商議還是決定在電影院發行,這才有了令人眼紅的票房成績。

2001年11月2日,公司製作的《怪物公司》發行,立即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該影片後來成了有史以來票房收入居第二位的動畫影片。

2003年5月30日,公司發行《海底總動員》,它的票房收入創造了動畫影片的最高紀錄。這時公司的收入已經突破25億美元,這使它成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製作公司。

麵對著動畫影片這樣巨大的成功,喬布斯開始向迪士尼公司提出重新修改協議的要求,他希望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

按照之前的協議,公司與迪士尼公司是平分動畫製作成本和利潤的,而額外的電影發行費用為迪士尼公司所有。喬布斯提出在新合同中獨享動畫片的發行利潤,隻給予迪士尼公司約10%的發行費用。

同時,喬布斯還要求迪士尼公司在電影發行5年後將發行權交還給公司。如果迪士尼公司同意簽署這份新合同的話,那麼迪士尼公司就等於成了公司的發行網絡,利潤也會大大減少。

這樣“吃虧”的合同,迪士尼公司方麵當然不會同意。

遭到拒絕的喬布斯很不甘心。在他看來,動畫製作方麵都是公司在操作,理應由公司收取更多的利潤。喬布斯在媒體麵前這樣說道:“並不是迪士尼公司的宣傳和牌子令動畫電影獲得成功。我們與迪士尼公司的合作僅限於在電影的市場發行方麵,而不是在電影的製作方麵。”

之後,喬布斯更是多次在媒體前公開抨擊迪士尼公司。

因為雙方態度都十分堅決,2004年1月,迪士尼公司和Pixar公司的談判還是終止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Pixar公司與迪士尼之間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迪士尼內部管理層又出現了問題,先是原迪士尼公司副董事長羅伊·迪士尼辭職,接著羅伯特·伊格爾接替艾斯納成為迪士尼公司新一任首席執行官。

伊格爾上任後,Pixar公司與迪士尼公司之間的談判重新開始。在伊格爾的努力下,迪士尼公司董事會決定收購Pixar公司。

2006年1月24日,迪士尼公司宣布以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動畫公司,按照23∶1的比例換購Pixar公司的股票。交易完成後,喬布斯在迪士尼公司持股7%左右,並以最大個人股東身份加入迪士尼公司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