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1 / 3)

章節11

好萊塢的知名人物

正如喬布斯所期盼的那樣,《玩具總動員》的上映讓他再次回到了風光的舞台中央。

實際上,喬布斯是在《玩具總動員》已經開始製作之後才涉入Pixar公司日常管理的。雖然在這之前,喬布斯就一直是公司最大的股東,但是他不管理這個公司,由卡特穆爾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以及總裁的職位。

在看到《玩具總動員》的票房叫座後,喬布斯就從卡特穆爾手裏接過了總裁職務,進入公司管理公司事務。

《玩具總動員》的橫空出世不僅在市場上大獲成功,也讓喬布斯充分認識到發展動畫電影的巨大利潤。為了以後能在動畫電影的行業裏更快更好地發展,喬布斯在1995年就開始著手公司上市的準備工作了。

按照上市的步驟,準備上市的公司必須經過審核。

這一天,一大群律師和審計人員來到公司,他們的目的就是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收集詳細的財務資料。

然而令他們驚訝的是,公司作為一家合法經營的企業,竟然沒有財務部!

原來,喬布斯為了減少公司的開支,削減了整個財務部門,隻留下一名財務部員工,而這位員工還不是正式的會計師。這位員工雖然一直想要把公司的幾本資料輸入到計算機中,但遺憾的是他根本不會使用計算機。

這也就是說,從1991年至1995年間,公司的財務狀況一直是混亂的。而且他們還聽說,多年來,公司一直都是使用臨時性的“家用支票本”來經營運轉。

最讓審計人員感到驚訝的是,喬布斯竟然想要用這樣混亂的公司去申請發行出售600萬股股票。在審計人員看起來這是難以令人置信的事情。

但這一切在喬布斯看來卻是很正常的。喬布斯崇尚的管理之道一直都是右腦管理,即激發創意人才的潛力。這一點從外界對蘋果公司的評價就可看出。在喬布斯還執掌蘋果公司時,外界都稱蘋果公司是最有創意的公司,但同時也是管理最差的公司。

這就像斯卡利對喬布斯的評價:“喬布斯根本不懂經營和管理,但卻常常隨意幹涉公司的決策經營。”

喬布斯強調設計,強調個人消費電子,但是卻從不注重管理,這也是公司財務狀況之所以混亂的根本原因。

幸好沒有基本的財務規範,對公司上市的影響並不大,1995年年底公司成功上市並出售了690萬股股票。上市為公司融到了大量的資金。

在上市前,喬布斯擁有的股票占發行在外的股票總數的956%。首次公開發行結束後,喬布斯的3000萬股股票的賬麵價值高達117億美元,超過了他在蘋果公司總部時所擁有的股票峰值。

有了堅實的資金後盾以及《玩具總動員》的成功經驗,喬布斯在動畫電影方麵更加大膽,也更加有底氣了。經過談判,喬布斯很快就與迪士尼公司簽訂了5部動畫片的合作協議。

之前簽訂《玩具總動員》合作協議時,由於公司急需迪士尼公司方麵的資金,所以在利潤的爭取上,喬布斯幾乎沒有什麼周旋的餘地。但這次協議的簽訂就不一樣了。公司已經擺脫了資金方麵的困擾,擁有了與迪士尼公司平起平坐的底氣。

這次的協議中規定,公司可以與迪士尼公司對利潤進行平分,而且還擁有相同的權利對商業廣告和片頭廣告進行收費。這樣的情況是迪士尼公司沒有想到的。

因為擔心失去約翰·拉塞特這樣的動畫製作方麵的人才,迪士尼公司最終還是同意了這樣的一份協議。

公司之所以能夠爭取到公平的權益,除了公司自身實力的提高外,喬布斯出色的談判能力在談判中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卡特穆爾坦白地說道:“需要有史蒂夫這樣地位的重要人物才能讓我們與迪士尼公司進行平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