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德艦尾部出現了一枚光點,隨即將德艦照得透亮,貝伊不知道英軍會從哪裏發起攻擊,隻好盲目命令主炮瞄準正前方,並讓左舷高射炮擊落照明彈。
直到“約克公爵號”主炮開火後,德艦才根據英艦炮口的火光發現英艦位置,貝伊意識到陷入了英軍包圍,不敢戀戰,隻得一邊還擊,一邊以31節的高速撤退,但還是沒能逃出英艦的炮火射程.
“約克公爵”的一發主炮炮彈命中德艦的一座前主炮炮塔,炮塔頓時起火,盡管德艦上的損管人員奮力搶修,迅速控製了火勢,但這座主炮卻被摧毀,德艦火力因此銳減。
德艦且戰且走,“約克公爵號”也數次被德艦擊中,主桅杆也被炸斷,但弗雷澤沒有絲毫退縮,仍舊猛烈攻擊。
又一發356毫米炮彈命中“沙恩霍斯特號”後甲板,劇烈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很快波及了上層建築。
熊熊大火使德艦在昏暗的海麵上成為非常醒目的目標,“約克公爵號”繼續攻擊,德艦連連中彈,前主炮的排煙裝置被毀,炮塔裏硝煙彌漫,炮手根本無法操炮。
前甲板上的150毫米副炮也多被擊毀;鍋爐艙中彈,德艦航速開始下降,但損管人員和輪機人員拚死搶修,終於修複損傷,航速又逐漸恢複,漸漸與英艦拉開了距離。
德艦上甲板已經遍體鱗傷,上層建築麵目全非,艦員死傷累累,但仍能保持著26節的航速,隻需再航行一小時就能回到挪威海岸。
但此時此刻,英艦豈肯讓到手的“大魚”輕易脫逃,4艘英軍驅逐艦兵分兩路,左右夾擊而來,德艦迅速開火。
右側的“蠍子號”和“斯托爾德號”驅逐艦在2000米距離上各發射了8枚魚雷,“沙恩霍斯特號”的艦長欣茲上校立即指揮軍艦滿舵做大回轉,以規避魚雷,但還是有一枚魚雷命中艦橋下方。
緊接著左側的“索馬斯號”和“野人號”也接近到1800米,分別發射6枚魚雷,德艦因為已經中了一枚魚雷,機動性降低,規避也沒有剛才那樣靈活,此次共有3枚魚雷命中,海水從破口大量湧入,航速下降至22節。
這時,“約克公爵號”也追了上來,它再次用威力強大的356毫米主炮猛轟,“貝爾法斯特號”和“諾福克號”巡洋艦也加入戰鬥,“沙恩霍斯特號”連連中彈,多處起火,全艦都被烈火濃煙所籠罩,艦員死傷慘重。
頑固的貝伊仍組織最後戰鬥,下令將前主炮的炮彈全部運到尚能使用的後主炮,拚死抵抗。
但他也意識到將難逃此劫,命令銷毀所有機密文件,並致電海軍總司令鄧尼茲:“我艦正與敵主力戰艦交戰,決心戰至最後一彈!”
至晚19時,“沙恩霍斯特號”的航速已降至10節,而且唯一的後主炮也被“約克公爵號”摧毀,隻剩下幾門150毫米副炮,幾乎喪失了還手之力。弗雷澤見光靠炮火難以迅速結束戰鬥,也不願寶貴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在最後戰鬥中受損,下令戰列艦和巡洋艦後撤,由驅逐艦實施魚雷攻擊。
漸漸德艦航速僅為5節,並開始傾斜,欣茲艦長見已無法挽回,隻得下達棄艦命令。此時英軍數艘驅逐艦一邊用炮火轟擊,一邊逼近德艦發射魚雷,英軍先後射出55枚魚雷,共有11枚命中,猛烈的爆炸接二連三,最終引發了彈藥艙的大爆炸,“沙恩霍斯特號”在經過震耳欲聾的陣陣轟鳴之後,終於隨著一陣濃煙沉入了海底。
英軍驅逐艦隨即開始營救落水德軍官兵,德艦上共有約2000人,隻有36人獲救。
1943年12月29日,JW—55B船隊安全到達蘇聯科拉灣。
1944年1月1日,RA—55A船隊也安全抵達英國埃韋灣,這兩支船隊均無損失。
英軍參戰的兩支水麵艦艇編隊在蘇聯進行修理和休整後,於4月4日返回英國。
此次作戰,英國海軍采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情報保障及時得力,各編隊之間協同密切,配合默契,技術裝備尤其是雷達性能優異,使指揮官準確掌握戰場形勢,官兵訓練有素,在低能見度條件下,所進行的機動和編隊航行幾乎與白晝毫無區別。
反觀德軍,戰術上貿然將驅逐艦分散,使戰列艦失去了有效的保護,偵察保障不力,對戰場情況了解極少,而且雷達性能不理想,最後還在戰鬥中被毀。種種原因,導致德海軍威力最大、令盟軍頭痛的“沙恩霍斯特”葬身海底,德軍所依賴的海上優勢也隨之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