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德軍在布勒斯特實行戒嚴,淡水、食品、燃料和彈藥被秘密運上軍艦,在大批卡車開足馬力的噪音中3艘艦開始試航。而作為欺騙計劃的一部分,德國海軍舉辦盛大宴會,邀請布勒斯特各界名流參加。
黃昏時分,西裏西阿科斯向設在各地的海空軍指揮部發出密碼電報:“一切準備就緒!”
晚上20∶30時,3艘軍艦起錨緩緩出港,“沙恩霍斯特號”(以下簡稱沙艦)為首,“格奈森瑙號”(以下簡稱格艦)居中,“歐根親王號”(以下簡稱歐艦)斷後。由於長期沒有出海,歐艦的錨鏈升起一半就被卡死,艦長林克曼上校隻得下令砍斷錨鏈。
當時天黑霧濃,能見度很低,沙艦出港後不久就迷失了方向,艦長霍夫曼上校隻好憑著友艦的發動機聲音來航行。
艦隊還未駛遠,20餘架英軍轟炸機飛臨布勒斯特進行轟炸,3艘艦趕緊返回港內,並打開探照燈組織對空射擊,造成3艘艦還在港內的假象。
當英機返航後,3艘艦再重新出港,經過這一番折騰,比預定計劃延遲了兩個多小時。但總算一切順利,出海後3艘艦都以31節的高速航行,在這3艘艦的側翼,6艘驅逐艦和14艘魚雷艇擔負警戒,空中德軍戰鬥機也按時趕到,提供空中掩護,所有軍艦和飛機都保持著嚴格的無線電沉默。
由於魚雷艇噸位較小,攜帶燃料也少,所以不斷有新的魚雷艇趕來換班,一切都井然有序。
2月12日晨8時50時,經過大半夜的高速航行,又是順風順水,3艘艦竟把出海時耽誤的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全都補了回來,按照原計劃駛過科湯坦半島的阿格角,而英軍此時還蒙在鼓裏一無所知。
天亮後,厚厚的雲層低垂,能見度依然很低,使德軍成功地逃脫英軍的雷達監視,大模大樣地行駛在英吉利海峽。
敵方艦隊大白天在英吉利海峽航行,這是自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進犯英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
10時14分,3艘艦駛過塞納河口,接近多佛爾。10時42分,一架英軍偵察機掠過艦隊上空,飛行員向基地報告:3艘戰列艦和20多艘其他艦艇正高速逼近多佛爾。西裏西阿科斯下令升起防空警戒旗,並進入最高戒備,準備戰鬥,同時向海空軍各指揮部通報被英機發現。德軍部署在沿海機場的大批戰鬥機迅速進入高度戒備,飛行員全部進入坐艙,發動引擎,隨時準備升空作戰。
然而英軍指揮部接到偵察機報告,卻根本不相信德軍艦隊敢於白天進入海峽,認為是飛行員看錯了,因此不以為然。
11時25分,3艘艦駛到多佛爾海峽最窄處,此時因為海峽水淺,德艦不得不降低航速。3艘艦經過布格涅時,德軍又有15艘魚雷艇加入艦隊,而且德國空軍的電子對抗也達到最高潮,不但對沿海地麵幹擾站開足馬力施放幹擾,還有多架帶有幹擾設備的轟炸機在海峽上空實施強電子幹擾,使英軍雷達站徹底癱瘓。
當德艦駛到勒圖蓋時,終於被英軍岸炮目視發現,隨即遭到英軍岸炮的猛烈炮擊,但沒有任何損失。
直至此時,英軍才終於清醒過來,但為時已晚。
為了維護大英帝國的海權尊嚴,英國海軍采取一切措施實施攔截,首先從多佛爾和拉姆斯蓋特兩地分別出動5艘和3艘魚雷艇,但德軍驅逐艦擊傷3艘魚雷艇,成功擊退英軍魚雷艇的攻擊。
接著英軍第825中隊的6架“劍魚”魚雷機從曼斯頓機場緊急起飛,領隊長機是曾經參加過攻擊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埃斯蒙德少校。
他深知戰況緊急,所以沒有等護航戰鬥機起飛就匆匆率隊投入攻擊,這些時速僅225千米的老式飛機在德艦密集對空火力和德軍戰鬥機的聯合打擊下,剛一接近德艦就有4架被擊落,隻有兩架投下了魚雷,也被德艦輕易規避過去,而這2架飛機也沒逃脫被擊落的厄運。
埃斯蒙德少校在戰鬥中陣亡,因他在此次戰鬥中表現英勇,被追授英國最高榮譽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盡管德艦接連成功擺脫英軍的海空攻擊,但西裏西阿科斯處境仍很艱難,艦隊正航行在英吉利海峽最狹窄處,西側是英軍的岸炮,東側又是危險的水雷區,而西北方英軍密布的軍港裏大批艦艇也隨時可能出海攔截,形勢並不容樂觀。
英軍接下來從康沃爾、樸茨茅斯、曼斯頓、諾福克等地出動一切可以出動的飛機,竭盡全力進行攻擊,力求擊沉德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