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是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以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又名洪門,俗稱洪幫。初創時就屢遭清廷鎮壓。天地會組織分散,未形成統一領導,最早舵主是鄭成功麾下大將陳永華和武俠葉衝漢草創,以反清複明為宗旨,在清代發動數次武裝起義,均以失敗告終。俗語說,臥榻之旁豈能容他人酣睡,皇帝連自己人都不放心,何況對敵人,清朝是封建****主義集權製達到頂峰時代。辛亥革命時期,三會合一,哥佬會中許多成員參加推翻滿清起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都與洪門有著不解之緣,也就是說天地會這個民間反清組織,一直到中華民國成立還存在,曆經了二百六十八年的風風雨雨。
張詩劍在鳳凰山頂守墓七天七夜,艾虎巴吉耐不住寂寞,每天下山捉山雞野兔燒熟了吃,他總帶一隻熟雞給張詩劍充饑。七天後一個太陽詭異微笑的早晨,張詩劍和艾虎巴吉離開了鳳凰山,他一路眉頭不展,心情沉重,為什麼和我交好的女孩下場淒涼,走的走死的死,難道命中克妻,注定悲劇收場。艾虎巴吉若有所思道:楚楚也許沒死,還能見到,但未必能認出。女兒也許還在,有一天還會回到你身邊,隻不過暫時還要艱熬地等待。張詩劍心中驚異,他深知艾虎巴吉有這方麵能力,他停住腳步問道:你是說她們母女沒有死在恐怖鬼域,逃了出來?艾虎巴吉用手一指天上大驚道:天上兩塊雲彩在打架,一會暴雨必下,四周高山,此村低窪,若不抓緊高處逃生,全村人全部會被山洪淹死,那樣可悲慘了。
張詩劍也抬頭看天,心中大驚,兩塊雲朵劇烈撞擊,有閃電劃出,悶雷滾動,這是強對流天氣,很危險,一般一個時辰內必降暴雨。此村四麵幾百丈高的山,山中村如同盆底,一旦山洪發生,那裏能逃生。為了救人,他二人進到村中大喊大叫,勸村民立即轉移山頂上,一會暴雨將至,若再發生泥石流,小村必將埋沒,人那能活命。可村中男女老少圍觀二人,一致認為這是兩個瘋子,不知從那裏來的,隻看熱鬧,卻沒有人相信二人之言。張詩劍一看勸說無效,沒人相信他們,低頭一合計,見人群中有幾個男孩女孩,上前一人抓住兩個,夾在腋下,向東山頂上跑去。圍觀村民大驚失色,這兩人大白天搶劫孩子,一定是人販子,年輕力壯的人都抄起家夥追趕。一村有一多半人在張詩劍、艾虎巴吉後麵狂攆。張詩劍二人不緊不慢,村民就是攆不上,氣得大罵,漸漸氣喘籲籲趕到山頂平緩地帶,眾人圍住他二人,棍棒朝頭上猛擊,要把二人置於死地,二人飄動人群中,一手不還。
這時天上炸雷響起,暴雨傾盆,眾人方止住瘋打,找能遮風擋雨的地方。突然遠處傳來怪叫之聲,腳下的山也似乎在震動,原來村中西山滑坡,泥石鬆動,因為村民伐樹,破壞植被,天災人禍,整個山在暴雨中倒了下來,村莊埋在泥石下,屋中沒有一個人逃脫出來,隻有追趕二人到東山頂上的村民,才撿了條性命。這下活著的人才明白,他們不是害人,而是來救村民的。雨過天晴,眾人跪在二人身前,感謝救命之恩,稱二人是活神仙。張詩劍勸起眾人道:我們看到雲朵互相打架,這是極強對流天氣,見西山少有植被,一定會山洪爆發,殃及魚池,勸說無效,才扮演強盜搶人,那裏是什麼神仙。
眾人下山,整個村莊掩埋在幾十丈深的山石、泥水中,人不可能活命,一切財產也化為烏有,村民一部分有親投親有友奔友,一部分跟隨張詩劍、艾虎巴吉來到烏縣。在一家較大客棧,張詩劍用身上攜帶的銀子安排眾人住下,每人又贈了五兩銀子,讓他們日後自尋生活出路。村民有一部分人縣城內尋找雇主,張詩劍無心情,二人吃完晚飯就上床休息。次日起來就想離開烏縣,但幾十個村民說什麼也不讓二人走,為報答救命之恩,非要宴請一次。張詩劍無奈,隻好答應村民,在酒館中村民不停向二人敬酒,盡是感恩的話。喝了第一位村民的一碗酒,餘眾都不能拒絕,二人都喝了四十大海碗,被村民扶著回到客棧裏,又有人拿來鐵鎖鏈把二人捆了無數道。張詩劍不解地問:你們這是要幹什麼?村民笑道:怕你二人睡得不踏實,才想起用這種方法解乏,我們這是好心。
一人道:不用再欺騙二人,現在已經拿住他們,不如實話實說,昨日我們去找活幹,要尋生路,在烏縣縣衙前發現懸賞捉拿你二人告示,你張詩劍皇帝賞銀三百萬兩,艾虎巴吉賞銀一百萬兩。縣衙官差說以前你二人才值一百萬兩銀子,自從殺害了什麼楚楚,康熙皇帝大怒,才有四百萬兩賞銀。我們家園已毀,老婆孩子都死去,你們好人做到底,讓我們眾人脫困致富,從天上掉下銀餡餅,從此顯貴。已前去報官,官差馬上就到,你們大恩大德我們村民不會忘記,年年七月十五鬼節一定給你們成車燒紙錢。張詩劍長長歎息一聲道:你們不停向我二人灌酒心中已起疑,再說報恩沒有這麼報法,我內心困惑,難道銀子那麼重要,為了錢財,把良心出賣。一個村民破口罵道:皇帝要抓去殺頭的人還能是好人嗎?你這惡魔就應下地獄去死。他上前左右開弓狂抽張詩劍二十幾個耳光。張詩劍心涼透了,看了一眼艾虎巴吉。艾虎巴吉笑道:你該清醒了,大清天下哪有好人,好人都死光了,人人心中隻有銀子,道德頂個屁用,親人利益爭奪都鬥得頭破血流,何況你我一身肥肉,滿足他們願望,活該我們下地獄油鍋中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