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陰謀詭計(3 / 3)

張詩劍此時笨手笨腳,笨嘴拙腮,少了往日風采。九爺開口說話:我常聽身邊人傳講,說你張詩劍少年英雄,武功超絕,不知你何處拜師學得本事?文又拜師何人,可精通八股文?張詩劍回道:我從小習武,是父親親授,後行走江湖幸有奇遇,武功平平,不似傳聞那樣。我文不能精通四書五經,略識文字。但我觀大清取士,以科舉為重,而科舉又以八股文為主,嚴重束縛了思想才華,阻礙了文化發展,耽擱了人才培養,弊病尤大,有改革必要。九爺不悅,十大朝臣麵無表情,似乎睡著。九爺又問:你遊曆天下,治理國家你有何見解。問到此,張詩劍想到楊夢迪所講,又把心中所思全盤托出,闡述觀點。他開口講道:在世界另一頭有一個美國,那個國家講民主,講法製,國家是大家的,而不是一個人,或許說一個家族的。觀天下,朝代更迭,大亂皆因專權腐敗,一人家天下,如果轉變思維,讓百姓知道國家是大家的,而不是某個人,某個利益團體的,一定能避免內亂,天下才會太平。九爺臉色陰霾,十大朝臣嘴向一邊撇去。

張詩劍沒注意到這般細節,還在滔滔不絕地講:還政於民才是社會進步,個人崇拜可能導製更多腐敗,腐敗的後果就是人心思變,朝代的更迭全是血的代價,家天下觀念不改變,社會不會進步。我想美國民選總統要比真龍天子世襲製度是進步選擇,美國的民主和法製大清王朝為什麼不能借鑒呢?時代在創新,人們的觀念也應與時俱進,如果九爺生在美國,不知能不能與我有相同想法?九爺康熙臉色鐵青,他認為張詩劍簡直胡說八道,想我愛新覺羅家族帶領八旗子弟,從山海關一路南上,殺得屍橫遍野滅了大明,掃平諸藩才打下江山,讓權與民,民選總統製,這可是天大笑話。九爺康熙他沉沉道:大清入主中原是上天之意,漢文化傳承中龍鳳呈祥,也就是說千變萬變皇帝不變,國家不能一日無主,主就是王上一點,這一點是指真龍天子,所以皇帝本身就是神的代表。美國是美國,西方人觀念怎能拿到大清王朝相提並論,沒有皇帝國家就沒有未來,又將陷入紛爭之中,死人無數。今日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可以說堪比開元盛世。年輕人不要接受泊來文化,把國粹弄丟了,崇洋媚外,忘了自家祖宗是誰。九爺康熙呷了一口茶,他又甩開腔道:天下不是大家的,所有子民都要跪拜當朝皇帝,不忠、不孝、傳播蠱惑百姓造反可殺無赦。

索額圖附和道:九爺之言是玉律金科,天下蒼生福音,皇帝乃真龍天子,上應皇天,下應九州方圓,任何人隻能仰望鼻息行事,思想不端正,鑽牛角尖,走進死胡同,下場可想而知。皇權不容百姓窺視,否則就是犯上,誅滅九族,罪有應得。張廷玉也幫腔道:大清皇帝英明不容質疑,皇權更不能旁落,百姓需要皇帝,如同眼前的水和空氣,年輕人說話欠缺,不要把一些道聽途說的話當成真理。有時眼見未必真實,又不是親身經曆,所以最好現實一些,不要把不是當成真理講。張伯行、於成龍等人應聲附和聲聲討伐張詩劍。張詩劍一時語塞,心想這些人如此教條,腦筋頑固不化,天下人如此按部就班,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大清黎民百姓又將水深火熱之中,亂中大治,這一治又不知多少人頭落地。我不是女媧補天之石,也不是定海神針,隻不過一棵小草,匆匆來世界領略陽光雨露一回,最終還要回轉另一個世界去。想到此,一朵愁雲掛在眼際,他沉默不語。

九爺打破沉寂,他道:最近聽聞BJ西城門近香山有一個紅葉山莊,山莊的主人姓喬名四,江湖人稱喬四老爺,據講他手上有一部奇書《素女心經》,此書是袁天罡、李淳風二人協助武媚娘,也就是武則天,著成女性奇書,內載三部。第一部是劍術,也就是素心劍法,其劍法分上下兩部,江南女俠偶然機會習得上卷,張姝她劍術了得,威震大江南北,如果精通下卷,武功劍術更上一層樓。但此劍術也與江永女書有內在聯係,讓人懼怕,不知高深。第二部是媚蠱迷魂,是講女人如何迷惑男人,也分上下兩卷,上卷主講媚蠱之術,下卷講迷魂男人,鳳上龍下,女性獨尊。第三部為結論,縱談天下治理,如何****男人,驅役雄性,要讓女性雌霸天下。這本奇書曾被攝正王多爾袞獲得,但無人識得上麵文字,因為上麵皆是江永女書,隻有傳承過女子文字之女性才能解讀,真的有字天書。一旦異女子精通《素女心經》,必將天下改姓,男人皆是配角。攝政王多爾袞病故,王府查抄,這本《素女心經》民間幾經輾轉,最後到了紅葉山莊。不知傳聞真假,我想張詩劍少俠武功天下,能否到紅葉山莊向喬莊主借來此書,我想看一看,究竟和傳聞是否相符。

十一雙眼睛齊刷刷聚焦在張詩劍身上,他隻好答應一試,盡全力為九爺辦成此事。他和艾虎巴吉知趣離席,出了BJ城西門,前往紅葉山莊找喬四老爺借書。康熙見張詩劍離席而去,他征詢十大重臣對張詩劍看法。索額圖道:此人偏才,不是大才,可以利用,不可重用。郎世寧道:他武功雖高,一個盧啟笛打不過他,但他是打不過一百個盧啟笛的,他思想單純,又過於天真,極容易被洗腦,如不被皇上所用,若被敵用,會讓朝廷增憂,不如處置,少生事端。高士奇坦言:楚楚公主選擇偏差,張詩劍不是國家棟梁之材,若啟用是對皇權最大危脅,我同意郎大人意見采取封殺態度。十大朝臣徹底否決了張詩劍,也就結束了他仕途命運。喬四是康熙手下,針對的是反清複明的武林人士,他聽命朝廷。康熙讓張詩劍前去借書,是想用喬四之手扼殺張詩劍,因為怕傷了女兒心,才用了借刀殺人的方法,可憐天下父母心,人都是敗在兒女手上,皇帝也是如此,殺人也講究方法,帝王心機,深藏不露,張詩劍還蒙在鼓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