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午夜驚魂(2 / 3)

天漸漸黑了下來,在偏僻大後街尋覓到一家便宜房租的客棧,要休息一晚。隔壁一家四口,父母領著兒子女兒,像是做買賣剛到寬城子,也住進了這家寬敞的客棧。張詩劍與隔鄰打了一下招呼,便被店小二送進了房裏。房間還比較寬敞,有一種血腥的氣味。張詩劍心想怎麼會這樣呢,難道是離屠戶近的原因,兜袋內所剩銀兩有限,天色漸黑,也不容他去細想。簡單吃了四個肉包子,兩碗小米粥,但這肉味特殊,不是牛、羊、豬家禽等,說不準是何動物肉。

他躺在青磚炕上,漸漸進入夢鄉。突然一股奇香進入室內,他從夢中被嗆醒,心知有異,穿好衣服,又把父母骨灰背在身上。正在這時聽到有人說話,聲音是從隔壁房間內傳過來的。那人粗聲道:把女孩送到郊區大院白天出手賣了,三個人拖進地窨子天亮前剔肉做人肉包子賣。他心中大驚,難道這是一家黑店,小時候在家聽過>故事,十字坡菜園子張青、顧二娘開的人肉包子鋪。他悄悄打開門,輕身躍上屋脊,觀察動靜。就聽下麵有人道:這小子不在房間內,先把女孩送走,他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一會把他逮住,千刀萬剮。張詩劍心想,這惡人好狠,開門聲響起,兩人把女孩放在馬背上,張詩劍也從屋脊上下來,一路尾隨要查看究竟。

走了一個時辰,張詩劍跟蹤在後。一個孤零零的大院,圍牆丈高,幾縱幾深,很是氣派。張詩劍輕輕一躍飛過牆,這靈狐步法是獨步江湖,但張詩劍根本不知。室內燭光晃動,傳出幾人朗朗笑聲,一人說話聽起特別耳熟,他用手指捅破窗紙仔細看,驚嚇了一大跳,指手劃腳的正是郭前旗王府開客棧的司樸相。他言道:今夜做了五次買賣,屋內囚禁三十多個女孩,好看點的賣到青樓妓院,姿色稍微差點賣往西部青海、喀爾喀漠北蒙古草原去。

張詩劍一聽這夥歹人還是人販子,他們人多勢眾我打不過,怎樣才能引開他們,救出囚禁的三十多女孩。借著星光一看,在東拐角處有好大垛幹樹枝,是燒柴,我把樹枝點燃引開他們,再偷著放出女孩。他主意拿定,飛身到幹樹枝垛,用火鐮點著了樹枝,大火熊熊燃燒了起來,驚動了屋內眾人。司樸相是老江湖,在刀刃上滾打爬過來的,如此調虎離山之計,馬上就明白過來了。他對手下人耳語幾句,眾人出去救火。張詩劍見機會難得,開門進到囚禁眾女孩的筒子房裏。

忽然刀風突至,他嚇了一大跳,以為是暗器,速射出門外。外麵火光衝天,亮如白晝。他已被二十多人圍在刀光劍影中,為首的正是江湖大盜司樸相。司樸相一陣冷笑道:你小子陰魂不散,在這裏還能遇到,一定是活夠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在郭前旗王府客棧丟的銀兩是我順手牽羊,今天再送你最後一程,言畢舉起鬼頭大刀直取張詩劍頸上人頭。

張詩劍從沒有與人打鬥過,膽戰心驚躲過大刀,身後兵器紛至,他施展靈狐步法突東飄西,眾人刀劍連他衣服都刮不上。司樸相大驚,此人步法奇特,看來受過高人指點。他刀刀要取張詩劍性命,眾惡徒見他不還手,明白此人沒有臨戰經驗,想速戰了結他性命。張詩劍在眾人圍困中,用父親傳授的張氏十八打還擊。

張氏十八打是張飛所創,每一招一式非同一般,招招斃命,他有強大的內力支撐,不一會倒地一片,隻剩司樸相一人。心中暗想這些人怎麼不經打,趴在地上不起來呢?司樸相心中大驚,此人武功深不可測,手下弟兄十有八九都死了,再戀戰自己也必死無疑。於是,他施展輕功想逃走,虛晃一刀向張詩劍麵門,轉身要逃離。張詩劍輕功更快,如風而伴,舉手要拍,看他衣服嶄新,沒舍得下手,害怕弄髒了他身上不好洗,自己的手有點埋汰,想在他頭上拍一下震昏他,隻要改邪歸正,就饒了他。誰知輕輕一拍,司樸相一頭紮在地上,張詩劍走近前拎起一看驚呆了,司樸相把腦袋中像豆腐腦的東西都從口中吐了出來,顯然人已死了。

張詩劍再查看二十幾人都已命絕,這下他慌了,自己失手打死了這麼多人,官府知道是要殺頭的。怎麼辦才好,看著大火發呆,犬吠聲突然提醒了他,把這群惡徒都扔進火中。他用丟牛過澗的手法,片刻間把這些人都丟到火裏,人油伴著樹枝一下燒得更旺。他放心地走到筒房內,放出了被囚禁的三十幾個女孩,其中那位和他同住店的少女也清醒了過來,眾女孩謝他救命之恩。張詩劍又來司樸相內室,翻出了六千多兩白銀,一尊金佛吸引住了他,張詩劍父母信佛,他從小也深受影響。那麼這尊一百斤重的金佛有何來曆,為什麼會出現在司樸相這裏呢?一切還要從頭說起。

郭前旗王爺,出黃金一百斤,請金匠在府內鑄造了佛祖釋迦牟尼的金身,虔誠地供奉在那拉街廟上。司樸相偷盜王府金庫不成,又打起了金佛的主意。一個夜黑星朗的晚上,他率眾用迷香薰倒了八個值班的喇嘛僧人,才星夜返回寬城子。旗王爺得知金佛被盜,震怒之下處死了八人,此案就是郭爾羅斯金佛被盜千古謎案,縣誌有載。

張詩劍有佛緣、道緣、靈緣,他一眼便被金佛感化,於是,用黃色綢緞包裹幾層背在背上。他又招呼眾女孩,每人給了一百五十多兩銀子,還剩下一千多兩,他便拎在手上,走幾步覺得不方便,一看馬廄裏有兩匹馬,其中一匹馬紅的似火,一匹黑馬黑得似炭,四蹄卻是雪白。那兩匹馬,其實是稀世的汗血寶馬,他根本不知道,他牽馬備好鞍韉,一馬馱著銀子,一馬自己要騎乘。剛走到門口,有一個女孩站在門口等他,他一看認出來了,是同店的少女。他開口問道:為什麼不走?女孩羞怯怯答道:我找不到回客棧的路。張詩劍把她扶到馬上,一路返回客棧,天還沒亮,路上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