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善良人(1 / 1)

我向往,那個遙遠年代樸實的人情,和老一輩人的善良。

許多年過去後,姑的音容相貌在我的記憶中慢慢的變得模糊。每次傾聽父親講述姑的一生,都像在翻閱一本古老的牛皮字典,那泛黃的紙張上寫著姑的品性且永遠不會褪色。

村子裏的生活樸素簡單,有頭發花白的老人牽著幼小的孩童走過運河邊上,有穿著粗布衣裳的老婦坐在柳樹下剝豆,有未出嫁的少女坐在自家門前的寬凳子上縫補衣裳。時光簡靜美好,姑就出生在這個古老寧靜的江北水鄉裏。

大伯天資聰穎,好學上進。可是家窮,沒有錢供他讀書。作為一家長子,大伯看了眼幼小的弟弟妹妹,咬著牙堅持上學。姑每天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在垃圾堆裏拾撿破爛,在自家已經收獲完花生的地裏翻撿零丁的幾個花生。他們把這些東西換成微薄的錢,用破布一層層的包好,藏在枕頭下,隻等著大伯放假回家,偷偷的塞進他的口袋裏。

第一縷春色來到這個小村莊時,姑穿著從未穿過的新衣,來到了姑父家。從此以後,她的生命裏,習慣了這個老實能幹的男人。

山遠地偏,她會一個人走山路,避開泥坑水窪,來到田間地頭,給正在勞作的姑父送傘。一生如此,從未間斷。

窗外的葡萄結了一年又一年,地裏的小麥已經不知道金黃了幾個年頭。姑一頭漂亮的青絲慢慢的摻雜進了白發,常年的勞作令她的手指也不再纖細。姑父的手掌漸漸地多了傷痕,結出了厚厚的繭子。可他們依舊過的美好,男耕女織,共同養育自己的孩子。

姑已經老得很明顯了,她開始直不起腰了。可每到逢年過節,她依舊會騎著那輛小小的三輪車,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換來一箱箱的牛奶,笑眯眯的送到每一家。二伯和三伯總說她太辛苦,我們會去看她。可她總是笑著輕輕搖頭。女子到底體弱,已過六十的姑身體明顯大不如前。怕姑父擔心,一直自己一個人硬撐著,可她忽然倒下了。

姑的倒下令所有人措手不及。這個勞累了一輩子的普通女人把自己生命的中心放在了所有人的身上,卻從未想過自己。住院那段時間,病房裏總會有許多人來看望她。可她卻總是要求別人帶走禮物,說是不方便帶回家。可誰都知道,她是自己舍不得吃,想留給小輩人。

姑的病越來越重,已經自己數著手指頭計算自己剩下的日子了。白天時忽然想我母親,父親就給在外地的母親打電話要她回來。可姑卻拿過父親的手機急切的說:“我很好,我沒事,你不用擔心。不用特意回來,興許過兩天我就出院了。電話費很貴吧?趕緊掛了吧,別浪費了你的電話費!”長姐如母,看到這樣的姑,父親輕輕地別過臉,生怕她看到自己眼角的淚水。

夜間父親留在醫院陪護,姑在睡夢中呼喚已經定居北京的大伯的名字。大伯身體也不太好,年紀也大了,回一趟老家會很吃力,所以她從未提起兄長。可是父親聽見了,他轉身走出病房撥通了一通電話。

幾天後,風塵仆仆的大伯拄著拐杖來到姑的麵前,姑的眼淚流了下來。這麼多年的堅強和對弟弟妹妹們的守護讓她忘記了,其實她也是一個有兄長可以依靠的妹妹。那一天,年近七十的姑和大伯相擁在一起,哭得像兩個孩子。

她從未放下過身上的責任,一生為善,為人樸實。可到最後依舊脫不開百世輪回,經曆生老病死,一生的記憶化為塵埃,隨著她一起離開。隻留下姑父一人,坐在小小的院落裏,在回憶裏尋找她。

因為姑的離開,姑父的生命漸漸地少了生氣,就像一棵年老的大柳樹,雖然每年都會抽出嫩綠的新芽卻一年比一年枯萎,姑父的眼睛裏流露出的是看淡人生的淡然。

外麵的陽光正好,天空藍的通透。姑父坐在我家沙發上,經曆了滄桑的眼睛裏裝滿了深情,他閉上眼睛,我分明看見一顆眼淚掛在他的眼角,他緩緩的說:“你姑啊,總是為別人著想,不為自己考慮。50多年前嫁給我,一天好日子都沒有過過,怎麼就這麼走了呢。”我看著蒼老的姑父頭上的白發,淚流滿麵。

姑父回家後不久打來了電話:“沒有什麼可以幫你們的,我留了點錢在茶幾上的茶葉盒下麵。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千萬不要嫌少。”

父親拿起茶葉盒,看著那幾張疊放整齊的錢,輕輕地歎了口氣。

兄長提起毛筆,緩緩地寫下:璞玉無華,墨竹風骨,生死相隨。

時鍾指向了六點鍾,我拿出家中的老照片。泛黃紙張上的姑年輕漂亮,我抬頭看著天邊剛剛升起的太陽,姑,如果有來生,我祈禱你再次遇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