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爐如果在我原來的世界來造,簡直不值一提。在這個時空,雖然我相信隻要有圖紙,沈鐵牛肯定可以造出來,包括彈簧鋼和彈簧,我也是信心滿滿的。但是,在沒有現代機械幫助的情況下,單是生產薄鐵板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烘爐也無需用太薄的鐵板,我保守估計,就算他們馬上開工,沒有十天半月的,烘爐是絕對造不出來的,更不要說他們還沒有生產過的彈簧了。
急是急不來的,在這個時空生活就要有這個覺悟。按部就班順其自然才是王道。
薯鋪曉蝶她們管理得不錯,根本不用我再插手,樂得清閑。莊園那邊,開始生產番薯製品時,就已通過關牙郎專門聘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歐姓管家打理。歐伯不單對農作物種植有豐富的經驗,還對農產品加工有獨到之法。當我把番薯的種植時間、注意事項和番薯製品如何加工及加工要求詳細地和歐伯解釋後,其他就沒我什麼事了。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去做,畢竟我不是農民,能夠獲得大豐收,一是靠天意,另外就是因為番薯這種植物真的太粗生了。
閑來無事,既然有時間,不如到翠芳院休閑一下,順便探望一下夢瑤姑娘,畢竟曾經說過要去捧場的。
想到夢瑤姑娘,軟玉溫香抱滿懷的感覺不由得回味無窮。今次前去,是否有機會再續前緣?
再次進入翠芳院,又是一番新感覺。俗語說得好:飯漲窮人氣,錢壯慫人膽,有錢自然就有底氣。
當一名小廝迎上來作揖行禮:“公子,裏麵請。請問是會友吃花酒還是聽歌小酌?”時,我一手將紙扇打開,邊輕搖著邊說:“夢瑤姑娘是否得閑?煩請通稟,就說閑公子來訪。”隨手摸出一塊碎銀打賞給小廝。我終於也有相熟的姑娘了,可以冒充一下自己是翩翩公子,青樓常客,小小地滿足了一下虛榮心。
“閑公子,夢瑤姑娘正在前廳獻藝,公子不如先到前廳品茗?等夢瑤姑娘下台後再陪飲一杯如何?”小斯連忙殷勤道。
“也好,前麵帶路。”邊說邊跟著小斯走向前廳。想不到第一次來翠芳院正好碰上夢瑤演唱,如今第二次再來,恰恰又是碰到夢瑤獻藝,真的有緣之至。
來到前廳,我同樣在後麵選了個不顯眼的位置坐下,小侍女馬上擺上香茶和糕點,殷勤施禮後才退到一旁。
夢瑤此時正在低首撥弄著琵琶,淺唱低吟著不知哪位才子新作的詩詞。
我端起茶杯,慢慢品嚐,靜靜地欣賞。夢瑤不知是在唱著什麼詞曲,反正是我從來沒聽過的。雖然,我對宋、元、明、清的詞有段時間非常著迷,但也隻是識背幾首而已,到底詞是怎樣唱的,每個詞牌對應的曲調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因為當時沒有錄音機,不能把聲音記錄下來以至以至如何彈唱早就失存了,隻有歌詞通過文字記錄而留存千古。
小時候,流行音樂剛興起時,我對於流行音樂也非常喜歡。更喜歡把歌詞用筆記本抄下來,不時拿出來翻唱,有時還配上貼紙和自己畫上插圖。當時還沒有卡拉ok什麼的,手抄歌薄這已經是非常時髦的了。相信六十年代末至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有過這種經曆。如果沒有發明錄音帶、cd、vcd等音像設備記錄著這些優美歌曲,隻有手抄歌本留存下來的話,不要說百年以後,十幾年後我相信都沒有幾人拿著歌薄能夠哼唱出來。宋詞如何彈唱,就是這樣失傳的,隻能歎一聲可惜!
婉約動人的琵琶聲,伴隨著綿言細語的歌聲,如泣如訴。撩起了聽歌者暗藏心底的種種情愫,,這應該是一首哀怨纏綿描寫愛情的詞,對於戀愛過的人,很容易勾起回憶的那一根弦。這就是詩詞和音樂的魅力。
這一首詞,寫得好與壞我不敢妄評,但他通過夢瑤演繹,確實勾起我的共嗚。難怪人們說,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特別對於詩詞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