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本來打算大集那天開始收割稻子的,為了賣草帽,便決定推遲一天。反正天氣也好,遲一天也不耽誤什麼事。
十五這天卯時初,林家人便起來了。一千多頂草帽不僅重,光用手也拿不完。正好石頭家前兩天就開始收稻子了,全家都忙著,牛車便閑了下來。林子山前一天已經把牛車借了回來,父子三人把草帽裝到車上,瑾娘便幫著蔣氏做早飯。
今天還是蔣氏在家裏帶小孩,因為林家是第一次到鎮上賣東西,瑾娘實在不放心,正好林家人不識字,瑾娘去了也可以幫忙收錢。
早餐是用曬幹的田螺肉煮的粥。這裏不得不提一下,瑾娘用田螺肉曬的幹貨還真的成功了,可以跟蝦米一樣煮粥吃或者炒著吃。這個季節的田螺肉厚,而且不是田螺的產卵期,所以瑾娘讓林子川編草帽之餘又去摸了不少。
吃過早餐,一行四人剛打算出門,蔣氏拿出了幾個還冒著熱氣的烙餅,說讓帶著路上吃,瑾娘本打算在鎮上吃一頓的,但是蔣氏說什麼也不同意,隻道鎮上吃一頓都夠家裏吃好幾頓的了。瑾娘便也沒說什麼了。
雖然時間還早,但今天可是大集,路上的行人已經不少了。還好瑾娘讓他們用破麻布把草帽遮了一下,不然一大車的草帽一定會引人圍觀。
草帽堆滿了牛車,四人隻能慢慢地走。瑾娘給大家簡單地做了分工:“相公,你和爹負責賣草帽,我來收錢,小川呢就戴著草帽在街上隨便走走,要是有人問你,你就跟他說草帽的作用,並告訴他可以哪裏可以買到,多拉一些客人回來。”
這在現代是再簡單不過的分工方式,但林家人聽了卻覺得新奇不已,林子山還好,隻是多看了瑾娘幾眼,林大福和林子川卻連聲稱好,說得瑾娘都不好意思了。
到鎮上的時候已經辰時正了,街上也有了不少的行人。林子善趕著牛車往莊戶人家比較多的東大街走去。東大街上也有不少人在擺攤賣東西,瑾娘特意看了看,都是一些家裏吃不完,用不完的東西,沒什麼新意。
瑾娘在街尾的大樹下找了個位置,比較偏,沒什麼人。因為想到草帽是個新玩意,買不買都會過來看個熱鬧,所以找個沒人的位置反而方便。
瑾娘估計的不錯,麻布剛剛揭開就有不少人圍過來指指點點的:“這什麼東西啊?沒見過啊?”
“就是,有什麼用啊,不就路邊的野草編的嗎?”
“這人有病吧,野草也拿出來賣,想錢想瘋了吧。”
“你別這麼說,這有平的有尖的,看起來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先看看再說嘛。”
“就是啊,先看看再說啊,反正現在還早,不就圖個新鮮嘛。”
……
瑾娘靜靜地聽著大家的議論,褒貶都有。等草帽卸得差不多了瑾娘才開口說道:“各位鄉親們都過來看一看瞧一瞧咧,這裏有草帽賣啊,走火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