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林大福便讓林子山把沼田裏的蘆葦都割了回來,因著林家住的偏,倒也引起村裏人的注意。
接下來的幾天連蔣氏也加入了編草帽的行列。瑾娘隻能抱著丫丫求安慰——誰讓這林家隻有她和丫丫不會編草帽!(跟一個連路都還不會走的娃娃劃到同一陣營裏,這樣真的好嗎?)
瑾娘倒也不是真的不會編,隻是被打擊慘了,不想編。而且家裏洗衣、做飯、帶孩子也需要人。所以瑾娘就當起了家裏的保姆,包攬了幾乎所有的家務。
不過每天下午,林大福還是要出門到田裏去看看,因為瑾娘看不懂莊稼每日的變化,也不知道稻子哪天該收了,隻能讓林大福這老把式出馬。而且種了幾十年莊稼,哪天不去田裏看看心裏也不踏實。
瑾娘並沒有消沉多久,不動手可以動動腦子啊。想幾個新創意神馬的簡直信手拈來(你確定是你的創意?):
“相公,我們把草帽編大一點吧,畢竟每個人的頭的大小是不一樣的,不能隻編一個大小的啊。而且帽子大了也可以通風,不是比較涼快嗎?”
“相公啊,編一些尖頂的帽子吧,這樣即使太陽曬到了帽子,但是並沒有曬到人啊。而且也可以區分,平頂的呢是男式的,尖頂的就是女式的。”
“相公相公,這草帽後麵再留兩個孔吧,把布巾子係上,這樣低頭幹活時垂下來的布巾子也可以遮住脖子啊。”
……
就這樣,某穿越女把現代草帽的各種形狀和功能都搬到了古代,還厚顏無恥的說是自己想到的,美其名曰“創意”。
到了第七天,林家已經編了一千多頂草帽了,還好草帽可以疊起來放在堂屋裏,不然林家連放的地方都沒有了。即便疊起來,堂屋裏也被塞得滿滿當當的。
這一天天氣晴好,瑾娘看草帽也編得差不多了,便讓林子山陪他一起去河邊把那片小麥收回來。那天看到時還是黃綠交雜,現在卻黃澄澄的一片,正是適合收割的時候。
這幾天莊稼成熟比較早的人家已經開始收莊稼了,看到林子山挑著麥子走過,一位婦人忍不住問道:“山子啊,你這挑的什麼東西啊?”
“哼,一家子的破落戶,能有什麼好東西。”林子山還沒有回答,便有人插話了。說話的人是村裏李二狗的媳婦方大花,同是柳樹頭村的外來戶,李二狗家住的是茅草屋,林家住的卻是瓦房。所以李家一直跟林家不對盤,這兩年林家一日不如一日,李家可是樂壞了。
瑾娘看著那一臉尖酸相的婦人,想了想實在是沒有印象,不過極品還真是無處不在啊。
“嬸子說的是呢,這也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兒,不就是這杆子不錯,拿回去當柴禾燒罷了。”
不是瑾娘小氣,但在這落後的古代,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很容易就會被當成異類,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