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的生存和發展麵臨著重大的挑戰
按照現行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汽車貿易政策》和《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等文件的精神,二手車評估實行自願原則,即買賣雙方可以自己定價。因此,現存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必須及早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深層次挖掘鑒定評估的內涵,弱化估價過程,強化鑒定與評估,變單一收費為拓寬服務範圍、延伸服務層次。從一定意義上講,實現觀念與經營模式的轉變是現存二手車鑒定評估機構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5. 二手車利潤率呈下降趨勢,經銷商麵臨新的經營風險
受汽車市場整個價格水平持續下降的影響,汽車行業整體上結束了高利潤時代。在二手車市場,新車價格的節節走低不僅製約了二手車價格的上揚,同時,新車價格尤其是轎車價格頻繁波動,客觀上也加大了二手車經銷商的經營風險。為了降低經營風險,二手車經銷商不得不減少車輛庫存,這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二手車交易的活躍程度,也直接導致了經營者的收益水平出現整體下降。隨著《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的實施,將會有更多的經銷企業、拍賣企業等經營主體加入到二手車經營的行業中,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行業平均利潤繼續下降仍將不可避免。
6. 二手車鑒定評估缺乏統一的標準
到目前為止,全國還沒有統一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標準及全國性的政策法規。很多二手車交易市場的鑒定評估機構采用簡單的平均年限折舊法進行價值的評估,評估結果缺乏科學依據,也與現實的市場行情相背離,難以為公平的市場交易提供價值尺度。
7. 二手車售後服務問題多
服務方式單一是目前許多二手車交易市場的通病,許多交易市場主要是辦理工商驗證和轉籍過戶手續,是工商、公安部門管理功能的延伸轉移,缺乏必要的服務功能、服務設施和服務手段。目前我國品牌新車的銷售基本上建立了信息谘詢、配件供應、維修、汽車保險等一條龍服務。而二手車的售後服務還沒有建立,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如美國在二手車售出之後,還提供一段時間的質量保證,通用公司就規定車齡7年以內的二手車有一至兩年的質量保證,這與新車的服務一樣,而且,所有車行出售的二手車都必須持有政府頒發的技術合格證書,才能上路行駛。一般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還有一定時間的使用期,避免消費者利益受損失。這些服務有力地促進了發達國家二手車的銷售。
8. 二手車技術檢測不到位
2000年全國汽車更新辦公室領導小組在組織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國家內貿部、國家機械局、公安部、國家環保總局6部委研究修訂《汽車報廢標準》時,特別強調在調整延緩年限的同時增加汽車安全、環保技術的檢驗項目和技術指標。但是從目前情況看,國家並沒有要求所有二手車在交易前必須經過有關的技術檢測,這樣就很難保證二手車的行駛安全和購車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