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失眠調養的常見方法(1 / 3)

對於失眠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可以說已經讓那些飽受失眠困擾的人“苦不堪言”。其實,一些調養失眠的方法已被證明是有效的,常見的有催眠療法、推拿按摩療法、音樂療法、森田療法、中醫療法、瑜珈療法、飲食療法等。

失眠的催眠療法

現代社會中的人,一方麵享受著物質文明帶來的種種樂趣,一方麵又普遍麵臨著超速的工作節奏和激烈的競爭,心理壓力非常沉重。長期的環境和心理壓力,逐漸造成了身體的損害,形成許多種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礙。這些疾病是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作用於患者個性引起的,所以,化學的、物理的醫療手段很難根治,而這些疾病在催眠療法的作用下卻往往有不可思議的神奇療效。

催眠療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範圍變得極度狹窄,借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導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中,從而產生治療效果。被催眠後的求治者,認知判斷能力降低,防禦機製減弱,求治者的情感、意誌和行為等心理活動可憑心理醫生的暗示或指令轉換。在催眠狀態下,求治者能重新回憶起已被“遺忘”的經曆和體驗,暢述內心的秘密和隱私。

最早施用催眠術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是1775年奧地利的麥斯麥,他用磁鐵作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來解釋催眠機理,直到1841年英國外科醫師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他認為,催眠是治療者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

然而,施行催眠術並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條件,須由受過訓練的神經精神科或心理學專家擔任,費用昂貴,患者就診受到限製,因此有專家推出了簡易催眠療法——放鬆催眠CD。治療時,房內光線要雅淡,要靜,室溫適中。讓患者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先調整呼吸,使之平靜有規則,進而使全身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患者處在安靜的環境中,舒適地躺在沙發或床上,安靜休息10~15分鍾,排除雜念,身心保持鬆弛狀態,每次訓練30分鍾,每日1~2次,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睡眠前,做完催眠療法後很自然就進入完全放鬆的睡眠狀態,聽著優美的音樂聲和美妙的語言,一點點放鬆自己,找到疾病的原因,達到一個平和的心理狀態。醒來時會感覺頭腦清晰,精力充沛。

失眠的病因,少數是由疾病痛苦或藥物不良所導致,而絕大多數是對社會難以適應,遭受挫折或刺激後心情壓抑,情誌長期不順所造成。患者往往借助安眠藥物,但隻能暫時緩解,無法根除;長期使用會失去效果,會產生嚴重的耐藥性和藥物不良反應。長期失眠的人,其內心的痛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催眠可以幫助患者找到那些被其遺忘忽略的事情,讓患者對影響失眠的事件重新產生一個新的認知,徹底地解除掉心中的那塊石頭,失眠症狀自然會完全地消除。

催眠療法對失眠有較高的療效。在催眠師語言的誘導下,能使患者達到全身乃至心靈深處的放鬆。催眠師的循循善誘能使患者擺脫所有影響睡眠的症結;再通過一針見血的語言指令,使一切造成挫折、壓力、緊張、不安的因素得以宣泄,深層的病因被催眠師消除,而且能使患者體驗到身心放鬆的快感和愉悅。隻要經常體驗這種鬆弛狀態,自然會恢複正常睡眠。

小貼士

治療失眠的偏方

[方一]麵粉、雞蛋各500克,棗泥30克,蓮肉100克,白糖650克,菜油20克。將幹蓮肉去心,放入鍋內,加清水煮軟,再以潔白布包蓮肉,揉爛成泥;將雞蛋打入盆內,用打蛋器打成稀糊時,加入白糖,約35分鍾後,蛋糊由淡黃轉變為白色時,將麵粉、蓮肉泥撒入,調和均勻待用。將蒸籠墊上幹淨紗布,放入木製方形框,抹上菜油後,倒入蛋糊的1/2,用鐵瓢舀入方形框內擀平,再倒入餘下的蛋漿,入籠蒸熟後用小刀切成長條方塊即成,作早點食之。本方健脾補心,養血安神,適用於心脾血虧所致的失眠。

[方二]黃連10克,生白芍20克,鮮雞蛋(去蛋清)2枚,阿膠50克。先將黃連、生白芍加水煮取濃汁150毫升,然後去渣。再將阿膠加水50毫升,隔水蒸化,把藥汁倒入以慢火煎膏,將成時放入蛋黃拌勻即可。每服適量,每晚睡前服1次。本方交通心腎,適用於心腎不交之不寐。

失眠的推拿按摩療法

推拿按摩療法是在人體特定的穴位、部位等處進行推拿按摩(其方法較多)以達到防病治病強身的一種方法。其治療失眠症的機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麵:

(1)調節功能。即調節陰陽不平衡,使之達到協調平衡。推拿按摩的作用就是通過醫者(或患者自己)的手,運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體的某些穴位或部位,經過經絡傳遞到其連屬的髒腑,起到激發經氣、調節髒腑、宣通氣血、平衡陰陽之功效。

(2)強身健體。自我推拿或被動推拿能使人體氣血流暢,陰陽調和,髒腑生機旺盛,正氣、精血貯備充足,肢體關節筋肉滑利,機體抗病能力增強,防病治病於未然。

(3)調節大腦。通過不同的按壓手法,不僅可疏通氣血,改善組織供氧、供血的能力,同時還有抑製過高的神經興奮作用。而按摩法在對皮膚作用的同時,還對神經係統產生鎮靜、催眠等作用。

(4)其他作用。由於推拿按摩可治療諸多的疾患,所以病除即可達到安眠之目的。由於推拿按摩的方法眾多,下麵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1.頭麵部推拿和足底按摩法

方法:患者仰臥位,術者先用右手拇指輕揉百會200次,再用雙手拇指由印堂至上星至百會交替推5~6次,共4分鍾;雙拇指自印堂起向內外依次點揉晴明、魚腰、絲竹空、太陽、四白等穴,共3分鍾;患者采取坐姿,術者右手5指均勻張開,中指吸定印堂穴,其餘4指對稱吸定魚腰及頭維穴,通過腕關節及前臂的擺動,均勻地向後擺推,至風池上,並點按風池,反複4~5遍,共5~6分鍾。足底按摩,著重點按腎、膀胱、垂體、頭部、甲狀腺、肝、胃腸、腹腔神經等反射區,約1.5分鍾。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2.綠豆壓耳法

選穴:基本穴位為耳尖、神門、心、枕、皮質下區、神經衰弱區、利眠區、神經衰弱點。隨證配穴為:心脾兩虛配脾、小腸;心腎不交配肝、腎;心氣虛配肝、膽;肝鬱氣滯配三焦、肝;腎陽虛配精宮、內分泌、腎;胃失和降配胃、脾、三焦。

方法:將綠豆的光滑麵對準穴位,半個綠豆的粗糙麵對準膠布麵。貼壓後,囑患者每日自行按摩耳穴3~5次,每次使耳廓發熱為宜。每貼1次,保持3~5天,休1日再貼,6次為一療程,可用1~3個療程。

3.足部健康法

方法:患者仰臥,全身放鬆5分鍾。取足部神經反射區:腎上腺、腎髒、腹腔神經叢、排尿管、膀胱、尿道;重點反射區:腹腔神經叢、三叉神經、小腦、大腦、腦垂體、心、小腸、性腺;輔助反射區:腎上腺、腎髒、排尿管、膀胱、尿道、頸椎、甲狀腺、眼、胃、肝、肋、骨、淋巴結、肩胛骨、橫膈膜。酌用點、刮、搓、揉、按、拔等手法,重點射區按摩2~5遍。每次30分鍾,6次為1療程,連用2~3個療程。

4.冰片壓耳法

選穴:主穴選神門、緣中、皮質下、交感、垂前、失眠。心脾兩虛配心、脾;肝鬱血虛配胰、膽、肝;心腎不交配心、腎;胃氣不和配胃;痰熱內擾配胰、膽、肺;心虛膽怯配心、胰、膽;陰虛火旺配腎;高血壓配窩上;喘息者配屏尖;眼幹澀者配眼;耳鳴、耳脹者配耳中;前額及雙鬢角痛配太陽;健忘或睡態不穩配百會;枕後痛配風池。

方法:主穴分為2~3組,交替使用,每次取主穴2~3穴,配穴3~4穴,均雙側,3~4日更換1次,6次為一療程。冰片壓耳法同綠豆壓耳法,把綠豆換成冰片。囑患者於飯後及睡前半小時各按揉40次。頑固性失眠者可在耳背對應點對壓。

小貼士

治療失眠的偏方

[方一]酸棗仁75克,乳香30克,蜜60毫升,牛黃O.5克,糯米50克,朱砂15克。將其研為極細末和勻,用酒5毫升,加蜂蜜適量,慢火煎如稀餅。不計時候,以溫酒下15克許。本方實膽安神,適用於膽虛不眠。

[方二]半夏15克,秫米(粟米)50克。用河中長流水、澄清,取清液煮秫米、半夏為粥樣,但吃時去渣,隻吃其汁一小杯。每日3次,連服3天,以見效為止。本方祛痰降逆,和胃,調陰陽,適用於因痰滯胃致陰陽失調的失眠。

[方三]黨參12克,黃芪15克,白術、茯神各9克,炒棗仁10克,桂圓肉12克,木香8克,甘草6克,當歸9克,遠誌6克,生薑3片,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本方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心脾血虛所致的失眠。[方四]黃連12克,朱砂15克,生地黃、當歸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本方清心、育陰、安神,適用於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

失眠的音樂療法

1974年世界音樂治療聯合學會成立,標誌著音樂治療學作為一門正式學科得以確立。傳統的音樂治療概念為:以心理治救治療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使求治的人在音樂治療師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專門設計的音樂,經曆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複或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能給人們巨大的精神享受,但音樂治療卻與音樂欣賞不同,它的目的是調節人體身心狀態,通過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因此,音樂治療的對象主要是存在身心亞健康狀態者和臨床病人。當然也會有一些健康人為了維護健康的目的來尋求音樂治療。鑒於音樂治療關注的是人身心兩方麵的整體調節,強調改善症狀,提高人體自愈能力和生存質量,而不是針對病原體和病灶。因此,音樂治療作為綜合療法的一部分或康複治療方法之一,可廣泛用於臨床各科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