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陽張家(1 / 2)

戰爭,一個無數人歡喜無數人愁的詞彙,前者爭先恐後,後者則避之不及;戰爭是無數愛與恨的交合所在,是一切命運的交織樞紐,更是英雄兒郎的大展宏圖的最佳時機,它的開始往往伴隨著無數的哀歎,它的過程是在千萬悲傷的哭聲中度過的,它的結束卻總能帶來使人意想不到的好處,和平更加穩固,百姓更加幸福。這,便是戰爭。

大唐,一個中華最盛之時的王朝,其風花雪月,浪子風流,無不讓天下人為之感慨。文豪大儒墨撒天下,能商巨賈富甲一方,王權的集中更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尤以李隆基的開元盛世為甚,怎奈成亦李隆基,敗亦李隆基,時寵臣安祿山擁重兵與史思明共同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南都帝鄉,盛產美玉的的南陽城,安史之亂的烽火尚未波及,雖然太守頒布的“戒嚴令”已貼滿大街小巷,可除了街上時不時出現一些城外軍營裏駐紮的騎兵外,毫無任何異常,所有的商鋪照舊開門營業,大街上依然是車水馬龍,繞南陽城四門走上一圈,商戶與買家之間的叫賣砍價聲,走街串巷的小販的抬價叫賣聲可以讓人聽到充耳不絕的程度,位於東城的淨玉集是為南陽最繁華的地段,每日更是人山人海,賣玉的商販店鋪隨處可見,南陽最大最豪華的妓院春玉香源的鶯鶯燕燕更是花枝招展的吸引著客人,如果一個外商在南陽走一圈,他一定會驚歎道:“難道安史之亂真的發生了嗎?”

南陽太守府廳堂內,一個穿著三品朝服的俊朗中年男子端坐在正座上,下麵的則是十餘名衣著鎧甲或身穿素服的安陽城官將,正座上的男子首先發話:“眾位,我張周掌管南陽已有十數載,自認為對得起百姓,今安祿山、史思明謀反,其軍毫無軍紀,每占一城必先燒殺搶掠一番,諸位可願與我同抗賊兵,以彰顯我大唐軍威,南陽戰力。”

此人便是南陽太守張周,張周本為大唐宰輔張柬之重孫,自其父時便離開京都定居南陽,本無意再入仕為官,奈何張家京都一脈敗落,來投張周之父,張周之父為養活族人,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南陽知府一職,可惜張周之父患有重病,臨終之時強*張周取下一門親事便撒手西去,張周一麵接手南陽事務,一麵為了完成父親遺願,遠赴突厥娶這位他連聽說都沒聽說過的妻子,但更讓他吃驚的是在他找到他要娶的人時,竟發現那人竟是突厥鐵勒部可汗碩爾特的親妹妹,而張周之父許下這門親事的原因真因為碩爾特可汗之父達斯蔻可汗與張周之父是至交好友,張周之父曾多次利用職務之便給鐵勒部輸送上好的茶葉和鐵器,達斯蔻可汗因此恩情對張周之父許願,若自己有一女定價給張周之父的兒子為妻,也就是現在的張周。也許是命中注定,也許是所謂的姻緣,二人居然真心相愛了,並生下三子一女,這使張周外有都市南陽管理,內有美人兒女,可謂家庭事業雙豐收。張周勵精圖治,勤勉當政,這才開創了南陽的繁榮。

廳堂內文武兩班中走出一人,此人已年逾花甲卻依然健步如飛,好不令人驚歎,身上穿著戰犀重鎧更隱隱襯托出一種傲然之姿,使人不敢正視。此人抱拳道:“太守!安史二賊近日連下大小城池十餘座,更揚言要踏平我南陽,衛霾願以老邁之軀領我南陽將士殺一殺他安祿山的銳氣,以示我南陽軍隊的實力!”

張周緩緩捧起了桌案上的茶杯,輕抿了幾口,微笑道:“衛老將軍乃我南陽老英雄,此等小賊何須老將軍出手。再者,賊軍最快也要要三天才會到我南陽地界,無須如此緊張的。”張周轉過身去,臉上露出了一絲難以為人所察的古怪笑容,“好了,諸位各自準備防禦迎敵罷!我也要處理一些事情。”

“謹遵太守命!”

張周飛快一路小跑離開了廳堂,直奔後院而去。在太守府的後院裏三個十五六最左右的少年正在練習著劍術,見張周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向張周作楫道:“孩兒見過父親!”張周也不答話,微微笑了一下,瞬間出手去奪其中最高的一個人手中的劍,那人也是一怔,但隨即把拿劍的右手向後一抽,輕而易舉的躲過了張周瞬間出擊的手。那人看著張周那可以冰凍人的笑容,連忙雙手捧劍向張周作揖:“父親,孩兒獻醜了。”張周臉上頓時充滿了欣慰的笑容:“符兒的反應越發敏捷了,很好,這是在不經意中被人刺殺用來保命的最好最實用的絕招,賬房,給符兒五百兩紋銀任其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