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雪煙
在哥哥二十六年的演藝生涯中,不管是作為歌手或者音樂創作人的張國榮,還是作為演員的張國榮,他無疑都是優秀的,從早年出道時期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直到最後的年月,他一直都在努力,他用他的作品已經告訴我們他所做出的努力與成就。他對於藝術不斷求新求進的追求精神,一直沒有改變,這是值得我們致敬的。包括在哥哥最後的一個訪問中,當記者問到他對於香港電影的前景時,他講道:“我們應該知道用誠意去拍的電影一定有觀眾願意買票入場,所以我對香港的電影前景依然有信心,但一定要有誠意,這也是我現時對接拍電影的考慮。”
我們都知道,在哥哥的聲色光影歲月裏,他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從事幕後的導演工作,包括直到最後的日子都沒有改變。在很多場合他都說到對於做導演的理想。他一直認為作為導演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才能將自己的意念完整的表達。但他又非常清楚電影的團隊精神。在明報周刊上林燕妮對他的一篇采訪中他說過“我之所以這麼迷戀當導演,就是演員隻不過是一隻棋子,而導演卻可以控製一切。我是有野心的,我最大的心願不是拿最佳導演獎,而是拿最佳影片獎,因為那表示我令到team work完美,而不隻是一個人好。”
有這樣一個理想,並不是空口說說,他也付諸行動。在電影方麵比如九十年代後期曾經籌備《再現紅梅記》、《林鳳傳》等等,以及在最後的時間裏也一直在籌備他的那部《偷心》。在他的音樂生涯中,在他複出以後的音樂影像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他自己的拍攝意念,還有一部分是他自己親自執導的,還有為香港電台和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合作製作的慈善公益短劇《無煙草之煙飛煙滅》,這也是哥哥在電影生涯中唯一的一部兼編、導、演的完整作品,另外他也曾經為他主演的電影《金枝玉葉II》和《色情男女》執導了一部分戲。雖然很可惜直到最後,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我們沒能看到哥哥作為導演完整的電影長篇作品,但我們從他執導的Music Video以及《煙飛煙滅》這部公益短片中去發現張國榮作為導演的意識,以及作為導演對於片子的駕馭能力。雖然從這些導演作品中是不能完整定論他作為導演的個人風格,但至少我們從這些作品中去發現他作為導演的一些足跡。
導演意識主要是導演對於作品本身的理解以及通過影像語言與技巧來實現他對於作品的理解。在一部片子中,導演必須對他對於作品的理解幾度深化與再創作,然後通過不同的影像語言與技巧與劇組不同職能部門合作,將其的意念呈現出來,最後完成他的作品。我們從哥哥導演的這些作品中,會看到一個作為導演的張國榮,而且作為導演的張國榮也是優秀的,並不遜色於他作為歌手或者演員的優秀。如果隻要機會合適,他一定能拍出優秀的電影出來。
為什麼說淺探,因為以下內容不是他的每一部導演作品詳細地從不同角度去探討、去解析,我們從幾個方麵選取部分作品與大家一起來探討與分享作為導演的張國榮以及他的作品。
《色情男女》戲中戲
2004年4月3日《色情男女》的導演羅誌良先生出席“聲色風情·光影人間”——追憶張國榮的藝術生命研討會的時候,講到了《色情男女》哥哥執導的那場徐錦江及舒淇的戲中戲,哥哥表示既然是戲中戲導演,就由他來執導好了。
在整部電影裏麵,這場戲與其他部分的戲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羅誌良導演也講到了行內人實時有這個疑問,是不是羅誌良導演自己導的。其實很多人都能夠發現這場戲的處理上與整部電影走的是兩條路線。整部電影屬於平穩直線型的,而這場戲運用了唯美的手法將這樣一段愛的場景處理成形象態的意識化。
這場戲一共二分鍾零十秒的時間,但其中用了慢鏡、定格、迭鏡、抽真等很多效果和色彩的漸變過渡轉換來處理,使一場愛的場麵變得很美。這段戲中戲,從整個處理的效果來看,拍得其實就像是一個簡單的音樂電影。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對比。第一,人物的慢鏡與背景流動的光影;第二,人物的慢鏡與流動的背景音樂;第三,人物表情的定格和動態影像的迭影。一動一靜的對比,在反應戲中戲人物的心理狀態以外,也映射了戲中導演本身的心理狀態。有一個承前與映射反射的作用。而動靜的對比也加強了對於本身愛的場麵行為上的節奏感和畫麵構圖的美感。其實從其他哥哥的導演的作品來看,他對於影像構圖一直是以簡單文雅為主,像這段戲中戲雖然用了很多光影的特殊處理效果,但從整個畫麵來看,一直是很簡單,但體現了鏡頭轉接畫麵的唯美。
我們再來看看鏡別與景別的運用。鏡別指的是用什麼樣的鏡頭,比如單人鏡、雙人鏡等等,而景別指的是用什麼樣的景象技巧,比如中景、全景、特寫等等技巧。
我們看這段的鏡別,裏麵使用的雙人鏡,有些雙人鏡用的不是純粹的雙人鏡,按照一般的常理拍攝手法,兩個人的愛的場麵大部分使用的會是外在行為的雙人鏡與表情的單人鏡來轉接,而這場戲中使用的是局部雙人鏡,也就是雙人鏡與單人鏡的之間。外在使用的是雙人鏡,而實際是屬於單人鏡。其中一個是身體局部入鏡,可以看到身體局部的反應,但看不到實際表情的反應。在鏡頭轉接的過程中使用的基本以交叉進出過渡,特別是最後部分,舒淇表情的迭鏡,用音樂、外部表情、鏡頭蒙太奇速度等來反映身體本身的狀態,而且外部行為使用的是慢鏡,而非是一般三級片中以身體本身的直接入鏡與身體的速度來體現,這樣的拍攝意識讓我們看到的愛的場景是一種美感。最後一個鏡頭使用的是舒淇表情的定格,一下,然後戛然而止,留下餘地讓觀眾去回味去想象,同時也給予了觀眾窺探的欲望。這種欲望包括,觀眾對於戲中戲主角行為上的欲望、戲中工作人員對於戲中戲的欲望。
在景別上,基本以中景跟特寫為主。用局部的反應去體現整體的行為。這在歐洲的一些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包括舒淇開始入鏡的那個鏡頭,我們看到的是舒淇頭部後麵的特寫,然後甩開頭發,徐錦江的麵部表情入鏡,兩個定格後,迭鏡當時的動態行為。這裏也同樣有著欲望的體現,有戲中戲主角之間的相互欲望,還有上麵說的觀眾對於戲中戲主角行為上的欲望和戲中工作人員對於戲中戲的欲望。前後承接,一氣嗬成。
從這段二分十秒中的戲中戲,我們可以看到,哥哥對於鏡頭語言的熟練運用和對於形象態表達的意象化能力。其實在哥哥導演的MV作品中,有很大一個特點就是意識上的意象化表達的特征。這場戲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場具有音樂性的唯美的愛的場麵,在整部電影中以完全不同的風格卻恰入其處地融合在一起,沒有任何支離破碎的感覺。
慈善公益短劇《煙飛煙滅》
港台和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合作製作的慈善公益短劇《無煙草之煙飛煙滅》,我們前麵也說過這是哥哥在電影生涯中唯一的一部兼編、導、演的完整作品。我們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也會發現在開始的時候有“張國榮作品”五個字。記得他接受周國豐訪問的時候說過“這次一開場我自己都很感動,雖然你看不見我,其實我看見‘張國榮作品’,都有一點眼泛淚光。”
其實執導短劇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短劇的執導中有幾個特別重要的要素,一是敘事結構與敘事方式,因為片子短,怎麼樣來控製影片的整體敘事結構與敘事方式非常重要;第二是把控影片講故事的能力,在短短的時間內要把故事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特別像這樣的公益性質短片,麵對的觀眾人群比較廣泛,必須讓觀眾接受到你要講的東西,所以不可能把這樣的短片拍成王家衛的《東邪西毒》。而且,不能單調,不能落入教條主義,不然就變成純粹的教育片了,那麼也不需要花費這麼大精力,放一部攝影機在一位醫學教授前麵拍攝,錄下關於演講的吸煙有害健康的知識就可以了。而且,這種公益性質的短片,一般都是限定了主題,比如《煙飛煙滅》,你要講的東西必須扣住限定的主題框架“吸煙有害健康”,在這樣前提清楚的情況下,不能過於天馬行空,但又不能陷入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