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有多遠,但路邊沒有裏程碑,隻能憑經驗來估計行程的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想知道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繼續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時候,大家情緒開始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有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行進的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裏就有一塊裏程碑。人們邊走邊看裏程碑,每縮短一公裏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進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心理學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目標的時候,並能把自己的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和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這使人聯想到羅斯福總統的夫人與薩爾洛夫將軍的一次對話。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在本寧頓學院念書的時候,打算在電訊業找一份工作,以補助生活。她的父親為她引見了自己的一個好朋友——當時擔任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的薩爾洛夫將軍。
將軍熱情地接待了她,並認真地問:“想做哪一份工作?”
她回答說:“隨便吧。”
將軍神情嚴肅地對她說:“沒有任何一類工作叫‘隨便’。”
片刻之後,將軍目光逼人,以長輩的口吻提醒她說:“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出來的。”
如果人生沒有目標,就好比在黑暗中遠征。人生要有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個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個年度的目標,一個月份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越直接,他進步得就越快,對社會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標,隻要矢誌不渝地努力,就會成為壯舉。
如果將心理學家的結論用哲人的語言來表達,那就是:“偉大的目標構成偉大的心靈,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動力,偉大的目標形成偉大的人物。”
心靈智語
每個都有追求的目標,便真正能實現目標的人又有幾個呢?人們都明白,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出來的,可目標的確定與實現卻包含著太多的內容與困難。
假如你人生中想擁有多些輝煌的印跡,那麼請你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確立簡單的目標,並不斷地去奮鬥,超越它,實現它,從此提高你人生的價值,成功也將隨之而來。
站在你應該站的位置上
佚 名
在陽光明媚的星期六的上午,我的朋友——那個驕傲的父親勃比·萊維斯帶著他的兩個小兒子去高爾夫球場打球。
他走到球場售票處問裏麵的工作人員:“請問門票多少錢?”
裏麵的年輕人回答他:“所有滿6周歲的兒童進入球場都需要交3美元,先生。我們這個球場讓6歲以下的兒童免費進入,請問你的兩個孩子多大年紀了?”
勃比回答道:“我們家未來的律師3歲了,我們家未來的醫生7歲了,所以我想我應該付給你6美元,先生。”
櫃台後的年輕人有點驚訝地說:“嘿,先生,你是剛剛中了六合彩還是其他什麼了,你本來可以為自己節省3美元的,即便你告訴我那個大一點的孩子6歲的話,我也看不出有什麼差別的。”
我的朋友勃比回答道:“對,你的確不會看出其中的差別,但是我的孩子們會知道這其中的差別的。站在一個父親的位置上,我有責任不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學會去欺騙別人。”
就像哲人愛默生說過的一樣:“為什麼你說得如此大聲,我卻聽不到你在講什麼呢?”在這個充滿了競爭與挑戰的時代裏,真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和珍貴,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你都要站在你應該站的位置上。
心靈智語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什麼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陌生的,隻有通過家人,老師教育,才會認識事物。
讓誠實、愛、忍讓,寬容等美德灌溉孩子們的心田吧!因為他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棟梁,美好的明天需要他們去建設。
一個人應該擺正自己的姿態,清楚自己的位置,肩負起身上的責任,承擔起自己的義務。
人生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