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太尉段紀明(2 / 2)

夏日炎炎之季,出門一趟,豆大的汗珠便會浸濕衣衫。百味坊裏,朱紅華貴的屏風裏,伏泉捏著自己手中的棋子,一動不動,看著棋盤手中的木質棋子,不斷摩挲,腦子裏隱隱冒汗。他本就不是下棋好手,但還是來和賈詡學習切磋,可惜估計是沒這方麵天賦,兩人對弈總是敗多勝少。

寬大的圍棋棋盤上,縱橫分界不過十七道,毫無美感的木質方形棋子,已堆滿了近半棋盤。對麵之手氣勢如虹,攻勢洶洶,每每伏泉苦死若久,剛剛落子,對麵之人也迅速落子,令其頗有招架無力之感。

也是,自己一臭棋簍子,怎麼是賈詡這毒士對手?

此時已過百手,眼看就要再次認輸,可伏泉又一次被賈詡打敗哪能服氣?你隻是個人名,眼前這人哪怕以後是亂國的毒士由如何?現在也隻是我的太學好友而已,抱怨了聲有內急,需要出去排泄,起身走時像是無心之失一樣,坐得久了,反應不便,“哐當”一聲,一個沒站穩就倒向了棋盤,把眼見分出勝負的棋局打亂。

賈詡眼眸一挑,怎能不知其意,捋了捋胡須意有所指道:“流川這般胡來,枉為名門之後。”

伏泉怎會承認故意搗毀棋局,任賈詡如何說,就是咬死自己無意。看時候差不多,正色說道:“此前所為真乃吾無心之失,來日再對弈幾局,圍棋本是博戲小道,不可太過計較。”

“既如此,以後休要與詡對弈,汝之棋奇醜矣。”

“文和莫怪,吾二人相交,豈能因一博戲之技,而廢私誼乎?”

“哼。”賈詡冷哼一聲便去案幾上尋了酒來痛飲,伏泉知曉賈詡性格,見之心喜,其已不怪,趕緊上前與其暢飲。

其實伏泉的話沒錯,當今圍棋評價一直不高。

在大漢還沒有建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還好,當時已在社會廣泛流傳了,《左傳》和《論語》裏都記載了涉及圍棋的故事,《孟子》中更是記載了著名的專業棋手弈秋。

不過到了大漢初立,社會對此十分反感。

賈誼言:“失禮迷風圍棋是也”。他認為圍棋是擾亂禮教、破壞民風的東西。可是世人曆來十分注重長幼尊卑的禮教,而在棋盤上,雙方平等,這種理念的盛行,在賈誼眼中當然是大不敬的行為。而大漢杜陵杜夫子善弈棋,為天下第一,便被世人所譏。

當然,最重要的圍棋不得普及的原因是被當做博戲,即用於賭博。大漢自班固以來,李尤、黃憲、馬融等大儒相繼對圍棋加以肯定,使圍棋擺脫了博戲的觀念,然而玩物喪誌的名頭仍未摘下。又因此時圍棋毫無美感,以及為了防止模仿棋而產生的座子等規定,頗令人感覺無趣,是以圍棋時下還未上升到後來的琴棋書畫的地位,因此在普通士人之間多為不屑,評價很低。

酒過酣罷,濃烈的酒精刺激,配上炎熱的氣溫,賈詡很少見的解開儒袍,不顧形象的躺在地上,忽然說道:“流川,段太尉遣人書信於吾,欲征辟吾入太尉府。”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