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終章 天地(1 / 3)

曲雲兒和阿良兩人送了袁大人一行到了馬房口,過了永水。聽得消息說孫燕國被滅了,龍氏雖有半壁江山,還未稱王,其心必在帝位。袁大人說道:“這龍家家主龍傲天我是見過的。豺狼一般的人物!經常說什麼他命由他不由天;說什麼千秋萬載,永享富貴。如今看來,禍心果然不小!”他撇撇嘴,“看他興旺也不過幾世而已。”不料竟一語成讖,龍氏滅周建國,數十年後生亂,百年後帝位雖由龍姓繼承,卻已是別人的種。正史不載,天下卻多有傳聞,龍氏江山竟非龍氏所有——所謂龍傲天,到底鬥不過天。

一行人到了江西豐縣,打聽得了那醉八仙的高坤幫著武廣在大明山下置了一處山莊。醉八仙也是個有名望的門派了,可到底跟那些名門大派差得很遠,所以有意借著香洲武家的名聲加強自己的地位。故此兩家合在一塊,在這豐縣倒是鬧了一番名堂,招了兩百餘名弟子,也有幾分名聲。

袁大人聽得那武廣、高坤大有本地一霸的聲勢,心下惴惴:“他們乃是武林豪強,不忠於朝廷,也不交結官府。我等貿然去投,恐怕他們...他們...”

曲雲兒笑道:“姨父莫憂,你隻管報上自己和皇上的名頭就是。武廣糊塗,他女人可不糊塗。”說著招呼阿良一聲便要離去了。

袁大人急忙拉住她:“你既是跟他熟識,一同上門豈不甚好?”

曲雲兒尷尬道:“我跟他們雖是舊熟,但之前鬧了些小誤會,就不要見麵了。你也不需要報我的名字,就說你是阿良在京中的故人,他們自然會厚待你。”袁大人驚疑地打量了阿良幾眼——好幾年不見,這孩子倒是成長得一身凶悍氣,不比以前呆頭呆腦的樣子。也不知道阿良竟闖出了什麼名堂,連這江西一霸也得給他麵子。曲雲兒也不點破,心念一轉,拿過阿良一把板斧:“若他們還不信,把這板斧給他們瞧瞧便可。若碰巧見到了那醉八仙的高坤,不妨代傳一言:你們就拜托照應了,否則這板斧的主人必定依諾上門拜訪。”袁大人將信將疑接過板斧,卻不料這板斧沉重,幾乎摔了他一跤。

臨別時候,袁大人的夫人風氏拉著雲兒的手說話:“你可跟阿良那孩子好了?”

曲雲兒難得忸怩,紅著臉點點頭。風氏乃她娘的妹妹,自幼養育她張大,倒像是她親娘一般。這些女兒心事,也隻好跟她誠實了。

風氏笑道:“你姨父粗心沒瞧出來,我可不是睜眼瞎。可真是委屈你了,千金小姐一個,竟配了一個呆小子下人。”

曲雲兒正色道:“也是姨父姨母教我:在外是主仆,關上門了就是一家人。反正咱都是一家人,也不必說什麼小姐仆人的了。阿良雖然不算聰明,可也不是傻子。他好得很,沒有什麼配不配的。”

阿良在袁府時間長久,幾乎也是風氏看著長大的,風氏又豈會不疼愛他?隻是她子嗣已死,雲兒乃是她唯一血親了,免不得憐惜她嫁不得好人家。此時聽得雲兒自己歡喜,既是兒女自己的幸福,自己也就不用瞎操心了。她輕歎一聲:“雲兒長大啦!”

曲雲兒紅著眼窩在風氏懷裏,嬌聲道:“才不是!我還是姨母的小雲兒。”也就隻有在袁大人一家麵前,她才露出如此小女兒家的模樣。

袁大人等一一告別。鶯兒本想跟小姐走繼續服侍小姐的,可看見小姐溫順地依靠在阿良身邊,兩人之間竟似容不得任何人插進來。而且她的孩子還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呢。於是一行人別過曲雲兒、阿良,瞧著他們背影雙雙,駕舟而去。

袁大人報進莊內。果然一聽得是方良在京中故人,武廣親自出來迎接。一邊走一邊耐心詢問袁大人的來曆,待得知那蒼白著臉的瘦削貴人乃是傳言駕崩了的天子,武廣不禁更是敬重。迎至中堂,湘兒婦人和武稚正陪著那醉八仙的高坤說話。袁大人見那武廣心神不定,以為他還有所懷疑,從行囊裏莊重拿出一把板斧:“此乃阿良信物,還請過目。”武廣一震,珍而重之接過那把板斧,不由得一歎。

那高坤見得那板斧,呼的一聲站了起來,抖著嗓子問:“這...這板斧何來?”

袁大人見他如此驚慌,記起雲兒臨走交待,想來這人對這板斧如此敏感,定是那醉八仙的掌門,於是行禮問道:“閣下可是醉八仙高掌門?”高坤蒼白著臉點點頭。袁大人道:“在下甥女乃這板斧主人的主人。讓我代為問好。以後還請高掌門關照。”他當然不會把曲雲兒威脅一般的話照搬過來,隻微笑道:“我甥女念舊,總會過來串串門的,到時候順道必定拜會高掌門。”

那高坤自虎山慘敗以後,早就被這板斧嚇破了膽,老是怕這板斧主人上門找事。後來聽說那大鬧虎山的是曲阜的女兒和她的仆人。曲阜殺害了眾多武林好手,可沒有一個比他高坤的武功差的。若是曲雲兒上門找不痛快,自己胸前難免得添上兩個血掌印。何況他更怕那瘋了一般的男人和他勢不可擋的兩把板斧。現在其中一把板斧就擺在了他的麵前,哪怕之前他有十分不願意接待這不明來曆的袁大人一行,現在他也不敢吭上半聲。

那廂武稚見了那板斧便已紅了眼,問道:“那板斧的主人呢?”袁大人正忙著跟高坤、武廣說話,沒搭理她。她見有個身穿華貴衣裳的男人站在那裏,想必也是重要人物,一把拽住他:“那板斧的主人...阿良,他在哪裏?”

那惠帝見得武稚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樣子,早就丟了神魂,隻喃喃道:“他...他走了。”

武稚飛奔出門外,她一輩子恐怕都沒跑過這麼快。可她出了莊門,放眼遠眺,卻哪裏還有方良的影子。她不禁軟在地上失聲痛哭。她如何能忘得了,那跟他琴聲相知的男人。她如何能放得下,那張開雙臂守在她身前以死相護的漢子。他的溫柔讓她心動,他的勇武讓她傾倒。她的阿良呀,怎麼就不能為她留下。

惠帝定居山莊,托袁大人為媒,意欲娶武稚為妻。當其時並沒有同姓不婚的風俗,尤其武氏乃帝胄之後,更加講究血統純潔。武稚已至適婚之齡,那惠帝怎麼說也是當過天子的,自是最佳婚嫁人選。武廣心想若是嫁得武家的人,以後生下來的孩子總歸也是姓武的,如此就算不過繼他人孩兒,武家還是有後了;於是當即便答應了。武稚起初不願,可她空生了一副東方稚的容貌,卻沒有東方稚的執拗,是個軟骨頭的人;反正嫁不得阿良了,嫁誰不是一樣?終是耐不住勸說,武稚便嫁了惠帝。可終究心裏有人,午夜夢回,總是那抓不住的影子,長此以往,積累成疾。她身子骨弱,熬不了多少時日,不到三十歲便鬱鬱而終。武稚生有二子,大兒早夭,二子卻是健康活潑,一身強健體魄,人稱武二郎。此子另有奇遇,弱冠之年便習得一身好武功,偶得一把神兵利器,打遍天下無敵手。武廣活得長久,終是見得武氏中興之日,可那時候武氏稱雄天下的卻不是武氏劍法。後來武二郎把那利劍和先人傳下來的板斧供於山莊內,莊上更名曰:名劍山莊。惠帝自京中帶來財物甚多,又有武廣原來的家底,還有當地醉八仙的支持,名劍山莊迅速崛起,江西一帶沒人不服,世稱武林四大世家之一;跟雅洲東方家辟塵山莊、北嶺石家莊、鹿山陸家堡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