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一曲江水十八彎(1 / 2)

無論怎樣,能積得一份福報,也算是對自己重生一回最虔誠的膜拜,他要用這種方式,為他與前世劃上最後的句號。

把眾人表情盡收眼底。

方運說:“好了,接下來討論一下明天誰代表公司上台,歡迎自薦。”

沒有人。

方運又問了一遍:“誰明天代表公司上台?”

還是沒有人。

視線落在孫在安身上,方運說:“孫部長,你去。”

不等孫在安表態同意與否,方運扭頭看著坐在稍近中間位置的林彩兒,說道:“明天你與孫部長一起去參加晚會,登台估計每人手裏會拿個牌兒,我們公司的牌上就寫方正集團,三億元,到時候就麻煩你了。”

“好的,方總。”

林彩兒!

前段時間由方運親自到獵頭公司花費高薪挖到的技術性人才,暫時任職於方正科技,同時也參與到了‘樂在智中’的研發中去,可以說,她是一個才貌兼備的女子。

自然,一經入職,特別是方正科技研發部那種和尚部門,引發的‘地震’不可謂不驚人,甚至傳到了方運的耳中。

這也算得上是公司的一種花絮。

“孫部長,根據到時捐款數額的情況,你有臨時決斷權,務必一定要把捐款第一拿下來,它涉及到公司的下一步戰略部署……”

他斂起微笑,對著話筒說:“眾所周知的,普通廣告可以帶來知名度,各式促銷可以帶來銷量,但無論廣告還是促銷,都帶不來聲望和美譽。”

“明晚的賑災晚會,大家都知道要捐款,可是捐款簡單嗎?”

“從流程上來說,它特別簡單,無非就是上個台、舉個牌、講個話,可捐款真的簡單嗎?不簡單,因為捐款背後有策略,沒錯,就是策略。”

“我個人認為,將賑災捐款視為政治任務,或者單純視為變相的廣告費,都是不全麵的,隻有把賑災捐款提高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上,我們才能把花錢變成掙錢。”

說完,方運看向坐在右手邊上第三位的方三鋒:“剛才已經說了,廣告經濟歸根結底就是實物經濟,它為之服務的目標就是產品,說白了就是產品的銷量,而且,公司剛剛推出的智能化手機適逢其會,熱銷,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那麼,利用時勢來轉化推動產品的再銷售,明天晚上的捐款就是最佳的推力,這樣一來,既能助人又能助己,何樂不為?”

“我們需要做的,無非就是適當的進行輿論性的引導罷了。”

方運拿起桌麵上的茶水,輕抿了一口,繼續說道:“不過公司有公司的局限性,銷售部提交的彙總裏麵也提到,哪怕產品多麼熱銷,公司的產品渠道都遠遠達不到向全國鋪貨的能力,經營效益轉化率不會太高,跑馬圈地占的份額不大,隻是立足於一二線城市,這樣是致命的。”

聽到這裏,坐在會議室裏的一群人都有點蒙,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眼神閃爍,陷入到了沉思當中去。

孫在安就是其中之一。

格局決定層次。

顯然,喝過洋墨水的孫在安,他的眼界無疑要高於那些在廣市一畝三分地裏麵打混的中層領導,而且,他著眼的並不是捐款多少,而是方運先前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