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來吧。”楊陽招呼道,幫忙拿了行禮,看楊安在哪裏東張西望,“老三,隻是幾個月沒回來,你看什麼呢,不都老樣子,磨蹭什麼呢,快走,我都餓了。”
楊安的確在磨蹭,他可不是幾個月沒回家,而是十八年沒回這個家了。可這今生的記憶與前世記憶相差也太多了吧。
這裏不是一片田地嗎,怎麼種上荷花了,這裏不是有條小路嗎,還有這裏,明明記得有一顆桃樹,楊安還每年夏天都摘桃子吃的。怎麼全變了?
唉,看來記憶這都還真不靠譜。
跟著楊陽進了自己的老屋,楊村這塊地方建的房子其實很有特色,就像是一個簡化版的四合院,與四合院不一樣的是正房中間是一個大廳,高高的,最裏麵擺放著祖宗的排位,掛著祖宗的畫像,擺著香案,供著香火。
楊安父親三兄弟,老大楊樹木,老二楊樹林,老三楊樹森。楊安的爸爸排在老二。根據村裏的習俗,爺爺奶奶和大伯住在左邊,楊安一家和三叔一家住在右邊。總共幾十口人,這房子一共十六個房間,有一些房間隻是儲物間,住不了人,所以這一大家子住得非常擁擠。
“哥!”
楊安剛剛跨進家裏的小院,一個十歲左右小姑年就飛奔過來,撞進楊安的懷裏。
“哥,你怎麼才回來,我都等你好幾天了。”小姑娘嘴巴一扁,就要哭了。
楊安捏了捏楊樂的鼻子,說:“都十歲了,還哭,丟不丟人。”
楊樂把頭埋在楊安懷裏,使勁蹭了蹭,抬起頭,紅著眼睛說:“哥,我沒哭。”楊安一把抱起楊樂:“好了,我知道樂樂最乖啦。”
“嗯!”楊樂眼角還掛著淚滴,笑了。
“哥。”楊安的弟弟楊平上前小聲的喊了一聲。
“嗯,吃飯了嗎。”楊安一手抱著楊樂,一手摸摸楊平的頭,心裏特別滿足。
“我在做呢,等會就能吃了。不過,可能少了一點。”楊平不習慣哥哥突然摸他的頭,低著頭說著。
“沒事,再煮一份粉幹就好。”
“可是,家裏沒粉幹了……”
“這樣啊,沒事,我來搞定。”
都說長兄如父,楊父楊母常年在外,這個家除了爺爺奶奶,伯伯叔叔的照顧,其實楊平楊樂更依靠楊安。不過楊樂和楊平表現卻大不一樣。
楊樂是完全粘著楊安,有點像後世的哥控,總之楊安哥哥說的都是對的,楊安哥哥最厲害了。在楊安上高中前,甚至有時候睡覺都要抱著楊安睡。
而楊平則是有點怕楊安,前世楊安一直不懂楊平為什麼這麼懦弱,後來有一次,楊安看不過楊平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兩兄弟吵起來,楊安才知道,因為自己給楊平的壓力太大了。楊安是哥哥,成績又好,親戚朋友總是對楊平說:“你要學你哥哥,好好學習,將來也考上安城一中。”
這無形中給了楊平很大壓力,而楊平成績算不上好,他更喜歡其他的,後世楊安就知道,楊平喜歡電影、喜歡文藝這類東西。
楊安掀開鍋蓋看了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米飯倒是管夠,可是這菜的確太少了一點,兩個人就一份青菜,還有一份鹹菜,連青菜估計也是伯伯叔叔送的,沒有肉也沒有蛋。看著弟弟妹妹兩個單薄的身體,楊安心裏深深歎了一口氣,以前自己也這麼吃,沒覺得多不好,但既然重來一次的機會,楊安還是想讓生活變得好一些。
楊父楊母常年不在家,爺爺奶奶年紀也大了,偶爾也會給楊平楊樂買點肉,但畢竟老人私房錢不多,而且其他兩家孩子也多,不患寡而患不均呀。伯伯叔叔也一樣,都是有自己家庭的人,偶爾幫幫忙倒還好,可是這長年累月的,不是不是個辦法。
楊安看了看楊平,說:“家裏有養雞,雞蛋有嗎?去拿幾個過來。”
楊平欲言又止,楊安就轉頭對楊樂說:“樂樂,去拿幾個雞蛋過來。”
沒想到平時聽話的楊樂居然也搖著頭說道:“不能吃,哥,奶奶說要賣了換錢,要給哥哥上大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