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尤老板和“紅色法拉利”(2005年)(1 / 2)

尤老板的個子瘦瘦小小的,但是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顯示出他的精明能幹與熱情大方。他的全名是尤恩生,今年38歲,山東臨沂本地人。為了帶我去選購一些臨沂特產,他特意開著他的紅色大眾高爾夫載我去一個位於他家以南的市場,那裏可以買到蔬菜餅、醬油和他最愛的辣茄子。我們在車上一路攀談,尤老板不無自豪地向我介紹起他的家底:他的資產已經達到2000萬人民幣(200萬歐元),有一幢兩層高的小別墅……途中,尤老板的車在一家商店門口停了一會,跟正坐在那裏的嶽母打了一聲招呼。臨沂是一個小城,這裏的居民因此都互相熟識,而尤老板則更是一個幾乎無人不曉的人物——他依靠自己的勤勞、踏實和執著,在中國政府支持創業的優惠政策支持下逐漸發家致富的故事,一直為這裏的眾人津津樂道。尤老板開著他的紅色高爾夫一直把我送到了臨沂最好的一個超市,而他自己則匆匆離開去處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我於是獨自走進這家超市,發現北京大超市裏有的東西在這裏全部都能找到,當然這裏還有北京所沒有的本地特產,例如八寶豆豉、全蠍酒(臨沂附近的沂蒙山盛產蠍子)和辣椒醬。尤老板回來接我的時候身邊已經多了一個人,一位比他個子高而且和藹卻不失堅定的女士,那是他的妻子。超市附近有一家回民餐館,尤老板在那裏給大家買了20串羊肉串——我想說,這是我在中國18年時間裏吃到的最辣的羊肉串。在我的請求下,尤老板介紹了他與妻子相識相愛的故事:他和妻子曾在同一家企業工作,妻子是臨沂城裏人,家境不錯,而他卻是來自臨沂附近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他們的關係因此也曾遭到妻子父母的反對。對他愛得不可自拔的妻子於是離家出走並偷偷地跟他結了婚,她的父母見事已至此,隻好無奈地接受了這一事實。12年前的中國當時還很封閉,他們的行為也因此曾經鬧得滿城風雨,但是現在卻已經沒有人再對此說三道四了,而且妻子的父母對於現在發家致富了的尤老板感到非常驕傲。尤老板夫婦有一個9歲的兒子,小家夥長得很漂亮,臉上總是掛著笑意,正在上小學。關於兒子的未來,尤老板希望他能夠好好學習,最好是去國外留學。盡管尤老板覺得應該讓兒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實現自我的發展,但是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希望兒子能夠接班管理他的企業。尤老板的朋友和外貿顧問於工先生建議尤老板不要跟風很多中國富裕家庭的做法,在兒女們還在上小學或中學的時候就將他們送到國外。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成熟,容易迷失,過早出國的他們因為沒有能力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往往會變得軟弱而優柔寡斷,到最後既不像中國人也不像西方人。尤老板非常讚同於工的意見——他對將他的“國泰”牌自攻螺釘打入國際市場雄心勃勃,對於兒子的未來卻表現得相對謹慎,從來不對兒子施加過多壓力。看到這個9歲的小家夥已經能夠大方地與飯店的客人聊天,有模有樣地幫服務員給客人遞餐巾紙和倒飲料,我想,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像他父親一樣慷慨大度的人。很多人跟我說,因為出身貧寒,尤老板付出了很多艱辛和努力才取得今時今日的成就,他也因此特別能夠體會窮人的需要和疾苦。尤老板告訴我,太多的錢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重要的是為別人做點什麼。因此,他出資為他的出生地鄭旺村修建了一條通往臨沂的公路,還在這裏修建了他的第二家工廠,為年輕的村民提供就業機會。此外,他還向一名差點因家庭貧困而放棄學業的大學生資助了8000元。尤老板有6個兄弟姐妹,他本人隻上到中學就不得不輟學打工,養活自己。尤老板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奶奶在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失去了一條腿——一日本兵讓他奶奶把一條腿伸直擱到家裏的木門檻上(在農村,有的門檻高度達到20厘米),然後在腿上施加重壓,生生地壓斷了她的這條腿。老人如今已經95歲高齡,對於尤老板這位聰明能幹的孫子,她感到特別自豪。尤老板從小就非常頑皮,調皮搗蛋的事跡在村子裏遠近聞名。後來他很早就離開家去大連當兵,實現了小時候從軍的夢想,並在部隊裏學會了駕駛和修理汽車。退役後,尤老板進入一家大企業開車,並在後來成為廠長的司機,陪著他四處洽談業務。一直想做生意的尤老板就這樣踏入了生意圈的門檻,並於5年前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辦了他的第一家金屬線廠。第二家工廠的興建則來自他的靈光一閃。有一次尤老板在浙江寧波參觀了一家生產自攻螺釘的廠家,發現南方的該類廠家數量不少且已形成相當的生產規模,而在華北地區還幾乎沒有這樣的廠家。他於是很快做出了開辦自攻螺釘廠的決定,並把一名叫金宏莊的經理從他參觀過的那家工廠裏挖了過來聘用為廠長,管理自己的企業。據金廠長介紹,從建築到室內裝潢,從家用電器、摩托車到汽車行業,自攻螺釘在眾多領域都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自攻螺釘的生產對工藝和技術也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和要求,特別是最後的鍍鋅工序容易造成汙染,這也是這類工廠數量較少的原因。在參觀尤老板這家剛剛於5月2日開工的工廠時,我看到了生產螺絲的各個工序:先用特製的機器切割鐵絲,然後用高溫硬化,最後鍍鋅。廠子裏的工人都是村裏介於16到18歲之間的年輕人,當然,他們接受過老工人的指導和培訓。女孩子們則負責往每一個螺絲上裝上墊圈和包裝成品。金廠長來自因中小企業而聞名的浙江省。他告訴我,到浙江打工的人很多都來自四川和貴州等地,他們往往會在工作兩三年後就因工作強度太大而離開工廠回到原籍,因此,浙江的勞動力市場其實是不那麼穩定的。而在中國北方主要雇傭的是本地農村的年輕人,因此工作強度和產量都要低一些。尤老板目前麵臨的最大問題是市場越來越大,而他的工廠麵對這一巨大的市場越來越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成為困擾其工廠發展的一大難題。因為原來工作過的那家寧波的工廠與台中的一家企業有合作關係,金廠長有幸於1998年到台灣接受過3個月的培訓,他也因此被認為是這一領域當之無愧的專家。尤老板的工廠使用的鋼材來自寶鋼,以前這種鋼材隻能從韓國或中國台灣進口,現在卻已經有5家中國大陸鋼鐵企業有能力生產了。金廠長也有一個與尤老板類似的奮鬥故事:因為家庭貧困,上完中學後即輟學,把上大學的機會留給了他成績更優異的孿生兄弟,並用自己打工所掙的錢供他上完大學。現在,金廠長的兄弟已經成為一名建築工程師,並對金廠長的幫助滿懷感激。金廠長告訴我,他與他的老板——尤老板的關係非常好,平時倆人就像親兄弟一樣。尤老板為人慷慨大方,特別注重員工的各種需求,因此員工們都樂於為他工作。工廠的銷售經理唐永祥告訴我,尤老板似乎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能力,能夠輕描淡寫地化解所有麻煩,解決所有問題。他認為尤老板的這種能力歸功於他對機械工業的熱愛和他善於分析的優點,而這也使得與他共事成為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對希望自己創業的年輕人,尤老板會給出怎樣的建議?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市場和合理地選擇產品。對於國泰的未來,尤老板又有著怎樣的謀劃和設想?他向我介紹說:“國際上對於自攻螺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注重質量和標準的前提下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已經有意大利方麵的客戶看中了我們的產品,我們也正在加緊與他們進行聯係。尤老板其實早就有過出境的經曆——他曾到過中國香港和泰國進行旅遊。這樣一次的遊曆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就餐習慣的差異,與中國大陸所有人吃一大桌子菜不同,境外都是自己點自己需要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