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震後一年的汶川記憶(2009年)(2 / 3)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成都西北方向六十餘公裏處,距離被“5·12”地震嚴重摧毀的映秀鎮僅30餘公裏。受汶川地震影響,該市共有3000多人不幸遇難。沿著馬路前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坍塌和半坍塌的建築。然而都江堰著名標誌建築——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並沒有因地震受到很大的毀壞。著名的“魚嘴”是由水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壩,將岷江分隔成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因為在地震時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產生了明顯的裂隙,如今已經得到修複。地震中受到較大毀壞的伏龍觀和二王廟,在古代用來供奉水利工程的開鑿者李冰父子,如今正在清華大學的指揮下重新修繕。幸運的是,伏龍觀內存放的李冰的雕像,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這也鼓勵了全體修繕人員。

事實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國家文物局局長親自到當地查看受損情況並計劃相關修複工程。據當地官員張忠勝回憶,地震發生後,這裏的遊客大大削減,然而通過他們從對口支援都江堰重建的上海市和其他地方獲得的信息,都江堰的旅遊業已經恢複到了先前的正常水平,平均每天能接納五六百人參觀。遊客不僅是中國人還有外國友人。

在都江堰,我和一個來自南京的旅行團裏的兩位老人進行了交談,他們都被該水利工程的宏大氣勢深深地吸引著。兩位來自台灣的學生也給予了相同的評價。在另一個旅行團裏,我還遇到了一位以色列人,他說對這裏的水利工程非常感興趣,因為以色列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所以一直致力於海水脫鹽化和水利項目課題的研究。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對都江堰水利項目給予的關注正是對該地區物質和精神上的強有力支持。

另一件在我看來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是在去年10月15日,羅馬交響樂團在當地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所有的收入都用於對當地水利工程的修複和災後的重建工程。一名當地官員給我們介紹,在得知前不久意大利阿布魯佐發生地震後,懷著對意大利人在這裏舉辦音樂會的感激之情,都江堰的學生們給意大利地震災區拉奎拉的孩子們寫了一封祝福鼓勵的信,並寄給了北京意大利駐華大使館。盡管距離上萬公裏,這種受災民眾間的相互關愛給彼此的心增添了無限的希望。

都江堰向峨小學工地

當天下午,我們來到了距離都江堰市區十幾公裏外的新建向峨鄉小學工地。一路上,我們看到了很多有上海市對口援建都江堰的樣板房,其中很多都被分配給了在地震中無家可歸的當地農民。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這裏重建工作的飛速進展。

向峨鄉地處山區,漫山遍野都是樹木,種植著獼猴桃和水稻。事實上,這裏種植的獼猴桃是當地人的主要經濟來源。原先向峨鄉小學和中學曾經麵對附近山區十餘個村莊的孩子們。因為是建造於80年代,學校沒有經受住強烈地震的考驗,在廢墟下埋葬了300多名學生。如今談及此事,當地教育官員依舊痛不欲生。據了解,新建的學校可以接收540名學生上課,全部使用加拿大提供的木質結構建造。學校的建造工程始於去年8月,計劃今年7月底完工,9月投入教學使用。該工程由上海綠地公司承包。屆時學生們可以在這所全新的現代化生態校園內學習,學校配有學生宿舍、計算機教室、體育場、圖書館等現代化設施,因此這裏將成為一所災後重建的校園典範。

棋盤村

棋盤村位於向峨鄉,是一個全新的災後重建示範點,接納了若幹個受地震毀壞的自然村的1000餘位居民。這裏沿著馬路建有一排排四層和兩層的白色小樓,是當地農民通過交換自家受災土地獲得使用居住權的。在春節期間,在自家大門上都掛著紅燈籠來增添節日快樂祥和的氣氛。

據棋盤村黨委書記李天平女士介紹,當地農民對這種全新的布局非常滿意,因此在12月底遷入新居後,他們為當地的領導、建築公司和曾經幫助過他們的誌願者共兩千餘人組織了一個宴會,以此表示感謝。

在棋盤村,因地震造成的死者不算很多,大約三十餘人。因為在地震發生時,正是獼猴桃花開的季節,大部分當地人都在山上忙於獼猴桃花枝的修剪,可以說正是這個經濟作物挽救了他們的生命。地震過後,他們一直在帳篷裏生活到去年年底。然而災後重建工作的高速進展並沒有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地方政府派駐監察員進行了很好的監察。正是憑借這種實用主義精神和中國人的勇敢精神,當地領導將這場災難成功地轉化為了機遇,創建了這樣一個快樂祥和的小村莊,並麵向遊客開放,除了能給當地人帶來傳統的獼猴桃和茶葉銷售外,還可以進一步增加當地人的經濟收益。

深入震中映秀 感悟重建希望

在“5·12”大地震之前,從都江堰到映秀30多公裏的公路裏程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蔥鬱的大山穀下,沿著湍流的岷江,這條公路曾經是連通映秀至臥龍熊貓自然保護區旅遊專線的要道。然而27日早上我們足足花了五個多小時才抵達被“5·12”大地震嚴重摧毀的映秀。一路上,幾百輛負責運輸建材、推土機以及各種材料的卡車排起了長隊。這條曾經完全淹沒在碎石中的道路仍然在修複當中,幾天前,也就是4月21日至25日還曾因為道路施工關閉過幾天,因此就不難想象今天堵車的原因了。

汽車緩慢的前行使得我們有精力注意到群山中崩塌了的岩壁,看到了山上裸露的岩石,山穀中墜落的大量碎石,正在搶修中的斷橋以及岷江拐彎處的施工工地。在汽車駛入阿壩自治州的時候,當地負責人和穿有羌、藏族民族服飾的姑娘們前來迎接我們,給我們獻上了紅色和白色的哈達(紅色哈達代表羌族,白色哈達代表藏族,這兩個少數民族構成了當地大部分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