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你的心到底被什麼蠱惑(1)(3 / 3)

另一證據是《史記·封禪書》中記載漢武帝時,方士少翁因獻仙方被封為文成將軍,後其方無效,而且又弄巧欺騙武帝,於是殺之。漢武帝殺死文成之後,事後又怕因此斷絕了方士的來路,為了掩飾文成的死,他向另一位寵幸的方士欒大說:“文成食馬肝死爾;子誠能修其方,吾何愛乎。”故事的背景就是秦漢以來相傳修道之人忌食馬肝,漢武帝推說文成是因吃馬肝而死,一方麵為自己洗刷罪名,另一方麵又繼續拉攏其他方士。後人有詩雲:“死為文成食馬肝”,可以印證這件事。

劉徹是非常不喜歡在同一塊石頭上摔倒的,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但是之於長生不老的事情,劉徹少了這樣的骨氣。盡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當受騙,他仍然癡心不改,不覺得是自己追求的荒謬性,而是覺得沒有找到真正的高人。

現代社會的一個經典問題:我和你媽掉進河裏你先救誰?

關於這個問題,嘴上一個答案,心中一個答案。

漢朝時期也不乏這樣的無聊之人。

有一次,在一個祭天的儀式上,一個大臣問劉徹,黃帝當年升天的時候,他的妻子和家人都希望和他一起,但是這樣卻是不能的,最後黃帝隻能是拋妻棄子。如果讓陛下在妻子和升天之間選擇,您會選擇什麼?

劉徹沒有猶豫。

結果劉徹毫不猶豫地回答:“將棄妻子如蔽屣(破鞋子的意思)!”這就是真相,之於一個漢朝最強男人的真相,在劉徹的心中,沒有小細膩,沒有小感情,在他前進的道路上任何能牽絆他腳步的事情都是假象。

漢武帝劉徹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年)建造著名的建章宮。建章宮北為太液池。《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太液池在當時是一個相當寬廣的人工湖,因池中築有三神山而著稱。

為什麼要在建章宮後麵挖一個太液池呢?這裏有一個奇妙的傳說,相傳在中國東邊的大海裏,有三座仙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仙山上有神仙居住。這個神話迷住了秦始皇。他想長生不老,多次派人去找仙山,尋求長生不老的藥。他還親自到浙江、山東的海邊去求蓬萊仙人,但沒找到。後來,劉徹就叫人在建章宮北邊挖一個大池子,名叫“太液池”;象征那無底大海,中間堆土為山,象征蓬萊三仙山。

去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漢長安城工作隊對漢長安城建章宮遺址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在一號建築遺址內,考古人員發現了五座房址和大量的建築遺物,顯露出的建章宮規模非常宏偉,目前已開發出建章宮前殿、太液池、神明台、鳳闕等遺址。這個證據也客觀地證明了《史記》中記載的漢武帝確實有造太液池求仙一事。

劉徹為了長生不老的確下了不少血本。

曆史是最好的見證人,漢武帝劉徹七歲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七十歲駕崩。在他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中,一上台就開始大肆搞起了求仙活動。在他晚年時,終於引發了一場大禍,這就是漢代曆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

什麼是帝王心態,讓我們分析一下,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往往對自己操縱不了的事情敬而遠之,而帝王就不是這樣了,為所欲為已經成為他們的思想慣性了,尤其是對於劉徹,大臣不滿意了,該殺殺、該換換;老婆不滿意了,該換換、該殺殺;甚至是他的孩子。

人間可操縱的事情對於劉徹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萬壽無疆”才是他的一塊心病。於是求不死之藥,求長生之術,求異人仙境,便成了他最熱衷的事。

而劉徹的熱衷無異於給大漢國百姓做了最好的一則廣告,效果和現在的天皇巨星代言差不多,你想想啊,連皇帝都信這個,都說這個好,咱們平頭老百姓能不擁護嗎?

於是,裝神弄鬼很快在民間傳開,所有小老百姓都在孜孜不倦地做著神神道道的事情,真可謂“齊桓公好服紫,而一國盡服紫”。

麵對這麼大的市場需要,方士成為當時最流行的職業,方士之術在當時非常盛行,劉徹在其中負有絕對的領導責任,而且直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就是劉徹這麼個精明人卻一輩子在求仙,但卻一輩子在受騙。

有一個方士,名叫少翁,其實也不是什麼名字啦,就是因為他長了一張年輕的臉,頭發卻雪白,自稱好幾百歲了。

他知道劉徹最寵愛的美人李夫人死了,劉徹老是悶悶不樂地想念著她,就說自己有仙術,能叫死去的人顯靈。這正合了劉徹的心意,於是,趕緊派人把少翁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