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星光燦爛的漢朝天空(3)(3 / 3)

此時,我越發地想起霍去病,就是這個少年在這樣的環境下,用自己內心無懼的勇氣,憑著一副俠骨、一顆忠心,鎮定指揮,每戰必勝。我到現在都不明白,到底是什麼讓他那麼蔑視死亡。

大概是他對死亡的蔑視觸怒了老天,我也隻能這樣解釋了。

劉徹舍不得霍去病啊,他把霍去病的陵寢安葬在了自己的陵寢旁邊。

霍去病把短暫美好的青春獻給了大漢。

搶飯碗

我們接著說說在大將軍幕府衛青和平陽公主進行的那一次不怎麼愉快的談話。

談話的內容涉及到了一個主題,那就是搶飯碗。

搶飯碗的事情我們見的多了,經典的故事架構就是,A辛辛苦苦培育了B,但是B在多年之後卻超越了A,乃至和A搶飯碗,於是A與B恩情不再,反目成仇。

滋生這種故事的最好溫床就是從事同一行業,而且還遇到一個喜新厭舊的主子。

劉徹、衛青、霍去病,這三個主人公都在,而且人物背景差不多也符合搶飯碗的條件,可是,這場小內訌還真沒打起來,這裏,我們不能不折服於兩位將軍優秀的品質。

漢武帝對霍去病是非常喜愛的。霍去病的死讓劉徹非常傷心,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在世的時候,劉徹曾經三次封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河西之戰兩次大勝而歸,劉徹連封兩次。秋天的時候,霍去病又成功接手匈奴降兵,再次被封。

立了戰功封侯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劉徹對霍去病的封賞如此快速、密集,可見劉徹對霍去病的喜愛程度。

在霍去病被發現之前,在軍中獨掌軍權的人是衛青,就像爸媽寵慣了老大,誰也沒和老大商量就生了個小的。霍去病就是這個小的,霍去病在軍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打破了衛青的專屬寵愛。

這樣一個開頭,發展好不到哪兒去。

可人家這一老一少兩將軍,不僅軍事本領過硬,就連人品也是沒得說。

劉徹是一個性情中人,他十分偏愛這個小的,有的時候甚至是忽略了衛青的存在。而此時的衛青是喜憂參半,高興的是這老衛家又出了一個青年才俊,煩惱的是,衛青自己感受到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衝擊。

對此是什麼態度,我翻了翻史書,竟然鮮有記載,也就是說,衛青基本上保持了沉默。

沉默其實是最大的寬容,讓我們再一次向這位老將的胸懷致敬。

這不僅僅說明衛青是一個寬容的人,而且也是一個明智的人。閱曆豐富的他,從這個皇帝身上看到的是一種向前衍生的趨勢和不可撼動的力量。他現在不會爆發,但是卻以每秒鍾很快的速度瘋長著,劉徹為了防止外戚實力過於強大,避免呂後時代的事情再次發生,有意疏遠衛青。

衛青很能擺得清他和劉徹之間的君臣關係,說明白點兒就是衛青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無論皇帝怎麼恩寵霍去病,他都不會表現出半句怨言,這點我們在史記中可以找到證據,這個證據的形式就是我們在史記中找不到任何有關衛青不滿的隻言片語。

霍去病這個青年才俊似乎也不熱衷於權力那一套,霍仲孺——霍去病的親生父親當初不願做胎中霍去病的父親,母親衛少兒也就從來不曾告訴過他自己的身世。當他立下赫赫戰功之後,他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在他成為驃騎將軍之後,他來到了平陽,向當年拋棄了自己的父親霍仲孺下跪叩拜,霍仲孺此時已經羞得不敢抬頭了,他甚至不敢相信,眼前這個青年到底從誰身上繼承了這種美好的品質,他不像我啊。

隨後,霍去病為這個曾經以他為恥的父親置辦田宅,還把後母的兒子霍光帶到長安栽培成才。

再次,我們有著和霍仲孺一樣的疑問,霍去病的血液裏到底有著什麼樣的DNA。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誌而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