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用一口簡潔流暢的英語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
說到這裏,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後我上課不點名,應諸君吃了長生果……”下課時,林語堂夾起皮包飄然而去。
抽水馬桶
林語堂曾經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邀請,講授“中國文化”課程。他在課堂上對美國的青年學生大談中國文化的好處,好像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人生哲學都是中國的好。這些學生既覺得耳目一新,又覺得不以為然。
有一位女學生見林語堂滔滔不絕地讚美中國,實在忍不住了,她舉手發言,問:“林博士,您好像是說,什麼東西都是你們中國的最好,難道我們美國沒有一樣東西比得上中國嗎?”
林語堂略一沉吟,樂嗬嗬地回答說:“有的,你們美國的抽水馬桶要比中國的好。”
1936年在美國紐約舉辦了第,屆全美書展。主辦者安排林語堂在書展上做一個演講,因林語堂的《吾國吾民》等書正髙居暢銷書榜龠,美國讀者正欲一睹他的風采。
林語堂不慌不忙地走上講台,一反他在歐美公眾場合著西裝的習慣,打扮得像在國內一樣,極中國化,也極平民化。熱心的聽眾被他嫻熟的英語、雄辯的口才以及俏皮的演講所折服,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大家聽得正人神,他卻突然收住語氣說:“中國哲人的作風是:有話就說,說完就走。”
說完,他拾起他的煙鬥,揮了揮他的長袖,飄然而去。
我是小纖
抗曰戰爭勝利後,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他的學生們設宴為大師餞行。這次宴會邀請了梅蘭芳等社會名流出席。
宴會伊始,張先生向梅蘭芳敬酒,並對梅先生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
梅蘭芳不解其意,忙含笑問:“此作何解?”
大千先生笑著答道:“你是君子一動口;我是小人——動手。”
太人明察秋毫
梁啟超10歲那年,一天隨父親到朋友家做客。一進家門,他便被院裏一株含苞的杏樹迷住了,並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寬大的袖筒裏。誰知,他的這一舉動,恰恰被父親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裏。他的父親教子甚嚴,但又不好當麵開口,便匆匆走進客廳安然落座了。
筵席上,父親總為兒子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聲色地暗示兒子一番。為了活躍氣氛,父親便當眾對啟超說:“開宴前,我先出一上聯,如能對好,方可舉杯,否則,隻能為長輩斟酒沏茶,不準落座。”
小啟超不知父親的用意,毫無思想準備,但憑腹中的才學,自信不會出醜,手是滿口答應下來。
父親略加思索,做出上聯:“袖裏籠花,小子暗藏春色”。小啟超聽後一驚,恍然大悟,但也未顯失色隨口對來:“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迅的一次“高招”
30年代海有家書局給作者付稿費時,隻按實際字數計算,標點符號、段落空格都不算。
於是,魯迅有一次故意給該書局寄去既沒劃分段落,更無一個標點的稿子。書局無奈,隻得寫信給魯迅:“請先生分一分章節和段落,加一加新式標點符號。”
角迅回信說:“既然要作者分段落加標點,可見標點和空格還是必要的,那就得把標點和空格也算字數。”
書局隻好認輸。
批許廣蘋論繼
許廣平寫了一篇論文《羅素的話》請魯迅評改。魯迅認為許廣平寫論文盡是在照抄羅素的原話,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便作了如下的批語:
“擬給90分,其中給你5分(妙工2分,結尾幾句3分),其餘85分都給羅素。”
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一次革命行動失敗後,轉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時機東山再起。
有一天,幾個革命同誌閑來無聊,便麻將娛樂。不巧,被孫巾山攛見了。他們自知犯錯,一陣驚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麵對如此尷尬場麵,孫中山不但繼續叫他們打下去,而且還笑著說:“打吧,打麻將很像我們革命起義,這一局輸了沒啥關係,可寄希望於下一局,永遠充滿了機會,永遠充滿了希望。”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辦。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著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隻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幹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
衛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競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衛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
孫中山急忙扶衛兵起身,並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比現在更漂黨
孫中山先生旅日期間,有一天,日本右翼浪人頭目頭山滿邀請他和陳少白到東京的一位朋友家聚會,並找了些一流的藝伎作陪。中山先生既不喝酒,也不談笑總是埋頭看書。
“您覺得在座的女人哪一漂亮?”頭山滿問他。
“都很溧亮。”中山先生漫不經心地答道。
“其中誰最漂亮?”頭山滿再問。
“都一樣的漂亮。”中山先生又答道。
這時頭山滿指著坐在孫中山旁邊的女人說:“是不是這個最漂亮?”
頭山滿以為孫中山一定會說“是”。然而孫中山再三端詳她後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