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位大臣走前一步,對皇上說道:“皇上,臣剛才看了蔡大人做的這個東西,這可是完全替代了過去的竹簡和絲絹,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的出現,可能以後再也用不著用學富五車,證明學問的多少了,臣看了這個紙的質地像絲絹,就應該用絲旁。”
眾大臣聽了都附和著“對,對,對。”
“是啊,是啊,蔡大人可是幹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啊。”
“是啊,是啊,這個東西輕便多了,把文人用繁重竹簡寫作,記載,完全解放出來了。”
“皇上,臣以為剛才魏大人說道,這個紙薄如絲絹,應該有一個絲旁,可不可以在絲旁加一個氏,用以表現這個紙要為人氏服務。”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看著大臣議論紛紛,就拿起筆按大家議論的意思,在蔡倫送上的奏折背麵,按大臣的描述,寫了一個“紙”字,他拿起來看了看,自我欣賞了一下,然後對下麵的大臣說道:“你們看看這樣寫可否。”
說完他把寫的字,向旁邊主持太監揮了一下手,太監會意,拿過奏折遞給前排一個大臣,眾大臣傳看後,都說道這樣寫好,其中一個大臣向皇上稟報:“我皇寫的“紙”字,字體工整,字意深遠,就用此字表示紙字甚好。”
皇上聽了非常高興,他說道:“好,那就這麼寫,此字代表紙,蔡大人研究這個東西,啊,哦,叫紙的東西,眾大臣都看了,實在是功不可沒,用此物可以大大節省人力,物力,還將是文字更加書寫方便,快捷。朕要嘉獎你,就封蔡倫為候爵。”
蔡倫聽到皇上封他為候,高興的不得了,他趕忙跪地叩謝:“謝皇上,吾皇萬歲。”
皇上繼續說道:“朕還有要求,就是由你盡快在各地,傳授製作這個紙的技術,讓各地的學者盡快都用上紙,要受惠於民。”
蔡倫還在地上爬著,他聽到皇上給他工作,就俯首答道:“臣領旨,臣定當努力,全力傳授造紙技術,盡快讓各地學者感受我皇的恩惠。”
皇帝見蔡倫俯首跪地,就揮手說道:“蔡大人平身吧,朕希望在不長的時間內,學者們都能用上紙,讓國家學者感受紙帶來的便利。”
皇上見蔡倫又要跪地,就趕忙製止道:“好了,好了,眾位愛卿還有什麼事情要奏,如果沒有就退朝。”
眾位大臣都俯首叩謝。
蔡倫從宮殿裏出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此刻藍天白雲,一群白鴿從空中飛翔,他眼望天空,露出舒心的表情。
字幕:公元105年,蔡倫發明的紙就這樣誕生了,從此以後蔡倫發明的紙,很快就在各地盛行,並且還流入越南,朝鮮,以後隨著絲綢之路傳到了歐洲,造紙成為我國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四大發明”之一,自從紙發明成功以後,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紙在人類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紙不僅是書寫工具。它在包裝,餐飲,衛生,等各個領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九七七年,美國麥克?哈特博士出版的《影響人類曆史進程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造紙排名第七,由此可見蔡倫造紙為人類文明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