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太後擔心梁王的事情,不進飲食,日夜哭泣不止,景帝也很憂慮。正好田叔等人查辦完梁王的事,返回長安,到達霸昌廄,田叔等將在梁國辦案取得的證詞全部燒毀,空著手來見景帝。景帝問:“梁王有罪嗎?”田叔回答說:“犯死罪的事是有的。”景帝問:“他的罪證在哪裏?”田叔說:“陛下不要過問梁王的罪證了。”景帝問:“為什麼?”田叔說:“有了罪證,如果不殺梁王,就廢棄了漢朝的法律;如果處死梁王,太後吃東西會沒有滋味,覺也睡不好,這樣就會給陛下帶來憂愁。”景帝非常讚成他所說的話,讓田叔等人謁見太後,並且說:“梁王不知情,主持這件事的隻有梁王的寵臣羊勝、公孫詭之流,這些人都已經按國法處死,梁王沒有受到傷害。”太後聽到這些話,立即起來吃飯,情緒也穩定了。
公元前144年,梁王上書想留在京師,景帝沒同意,梁王回國後鬱鬱不樂。次年4月,梁孝王亡。竇太後得知,哭得很傷心,不思飲食,說:“皇上果然殺了我兒。”景帝不知該怎麼辦,後與長公主商量,把梁分為五國,梁孝王的五個兒子全部封為王,五個女兒全都封給食邑,享有其封邑的賦稅收入。此情奏報給太後,太後的情緒才有所好轉。梁孝王死後,景帝還是很厚待這個親弟弟的。
受驕寵劉長自取滅亡
淮南王劉長出身低賤,不受高祖寵愛,他因此心生怨恨。文帝時,高祖的兒子大都已不在人世,隻剩下文帝和劉長。劉長自恃與文帝最親,經常驕縱犯法。漢文帝念及兄弟之情,不忍將他處死,隻是多次下詔斥責。可劉長對文帝的教誨不但置之不理,不思悔過,反而變本加厲。公元前174年,劉長陰謀勾結匈奴與閩越,公開發動叛亂,與朝廷對抗。事情敗露後,大臣皆曰可殺,文帝不忍,隻廢了他的王位,遷到蜀國。劉長死於途中,文帝追諡他為厲王。
當初,趙王張敖向高祖獻上一位美人,美人得寵幸而懷孕。後來,趙相貫高謀殺高祖的計劃敗露,美人也受株連被囚禁於河內。美人的弟弟趙兼請辟陽侯審食其向呂後求情,呂後嫉妒美人,不肯為她說話。美人這時已經生子,感到憤恨,便自殺身亡。官吏將其所生之子送給高祖,高祖也有後悔之意,遂為嬰兒取名劉長,令呂後收養,並葬其生母於真定。後來,高祖封劉長為淮南王。
淮南王劉長自幼喪母,一直親附呂後,所以在孝惠帝和呂後臨朝時,沒有受到呂後的迫害;但他心中卻常常怨恨辟陽侯審食其,認為審食其沒有向呂後力爭,才使他的生母含恨而死。及至文帝即位,淮南王劉長自認為與文帝最親近,驕縱蠻橫,屢違法紀;文帝經常從寬處置,不予追究。淮南王入朝,跟隨文帝去苑囿打獵,與文帝同乘一車,經常稱文帝為“大哥”。劉長有勇力,能舉起大鼎。一次,他去見辟陽侯審食其時,用袖中所藏鐵椎將他擊倒,並令隨從魏敬將他殺死。然後,劉長疾馳到皇宮門前,袒露上身,向文帝請罪。文帝感念他的為母親複仇之心,所以沒有治他的罪。當時,薄太後及太子和大臣們都懼怕淮南王。因此,淮南王歸國以後,更加驕橫恣肆,出入稱警蹕,自稱皇帝,上比於天子。袁盎進諫說:“諸侯過於驕傲,必生禍患。”文帝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