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便將其意欲何為娓娓道來:“小弟觀天下之商業,北方有穩定的商業基礎和政治優勢,在此地經商,利穩且風險較小;而此刻南方經濟正處於迅速發展時期,可謂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也應是‘巨賈’崛起之地。
因此,我認為咱們常氏家族的商業應南北並舉,同步發展,如此,其前途不可限量啊!不知各位兄長意下如何?”
其兄萬達站起來拍拍他的肩膀道:“英雄所見略同。”其餘兩位長兄也拍掌大笑,麵露躍躍欲試之色。
於是不久之後,常氏家族便“分居”了,添房蓋院;分為“南常”,“北常”。“南常”以萬杞為代表,為“世榮堂”;“北常”以萬達為代表,為“進利常”。
常氏資力日益雄厚,又有善於經營的人才,所以“北常”、“南常”的發展十分迅捷。
北常從乾隆年間始,就以大德玉商號名義在恰克圖經營對俄貿易,他們拉著駱駝,千裏走沙漠,冒雪風、犯險阻。以其不畏艱辛,堅忍不拔的精神風貌開辟了一條以山西、河北為樞紐,北越長城,貫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庫倫,再至哈克圖,進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亞,又達歐洲腹地聖彼得堡、莫斯科的國際商路。
這是古代絲綢之路衰落之後,在清代興起的又一條陸上國際通路。
北常隨著其業務的發展和資本積累的增加,常氏於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又新設大升玉商號;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又增設大泉玉商號;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增設大美玉商號;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增設獨慎玉商號,形成了常氏的“玉”字連號。此外,獨慎玉商號還在莫斯科設立了分店。
份陽路履仁先生有一次到恰克圖,臨回前決定買一些紀念品回去。他便找了一位當地的居民詢問道:
“買東西最好到哪兒買呀?”
當地居民回答他說:“買賣城內有一東西向橫街和三條南北巷子組成,西巷有常家的大泉玉,中巷有常家的大升玉,東巷有常家的獨慎玉,那裏所需之物應有盡有。”
由此可見,北常商號其規模之大,正如《山西外貿誌》所說:“在恰克圖從事對俄貿易的眾多山西商號中,經營曆史最長、規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車輞常家,常氏一門,從乾隆時從事此項貿易開始,曆經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七朝,沿襲一五○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圖十數個較大商號中,常氏一門獨占其四,堪稱為清代晉省的外貿世家。”
據《漢口山陝會館誌》稱,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北常”的商號有如下十二家:大昌玉、大德玉、大泉玉、三德玉、保和玉、慎德玉、大升玉、三和源、大通玉、大順玉、泰和玉、獨慎玉。其中有十家帶“玉”字的商號最為著名,號稱“十大玉”。“南常”的商號名稱都帶有“昌”字,號稱“十大昌”。其商號遍布蘇州、上海、漢口等地。
常氏家族資產一代勝過一代,人才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常氏十世常懷愉乃萬達之子,少時讀書家塾,不僅聰穎異常而且總有出奇不意的奇思妙想。年長以後繼承父輩產業,曆經艱辛,大有所成。
經過幾年的曆練,常懷愉更是欽佩前輩們的經商謀略。他深知做生意要注意市場行情,所以他的作法總是靈活機動。同時,懷愉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做商人首先要學會做人。
商家一定要做到以義為重,利次之。義就是要讓利於人,要講信義,事實上,懷愉也確實做到了。
常懷愉購貨、訂貨有一套獨到的辦法。凡買大宗貨,合價三百銀兩以下的,現銀交易,不駁價,表示厚待“相與”。但如果價高貨次,則永不再與其共事。
常懷愉的這種做法名聲在外,也就無人敢來騙他,由於他處事謹慎,而且總能獨辟蹊徑。所以他的一些經商謀略和行方式為當時的世人紛紛效法。
常懷愉的做法正是商人謀略、人格素質綜合的產物,這也使得常家財源更旺。他的這種經營謀略,常氏家族也始終堅持,直到後來仍是如此。常懷愉,不僅善於經商,其為人的道德更是值得稱讚。
關於常懷愉的傳說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
常氏家族財務雖然有會計專管,但常懷愉時常來親自核查,所以財務很少出錯。
有一次,常懷愉因有事外出,數月未歸。沒成想帳目上竟真出了點小問題。